時維九月,在瓶窯這片擁有5000年曆史的廣袤大地上,古老的鄉村正在煥發出新的光彩。
伴隨著第一批美麗鄉村精品村的創建成功,杭州市瓶窯鎮的美麗鄉村建設已然駛上了快車道。
或打景觀牌、或走農業路、或挂文化名片,走進每一個村落,都能感受到別樣的生機與韻味。
西安寺村:在“希望的田野”上收穫希望
西安寺村是個純農業村,光是耕地面積就有5000多畝,佔據了村域面積的“半壁江山”。
村民們説,住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幸福的。
遊客們説,在城市化如此迅猛的今天,這樣原生態的大片稻田是罕見的。
攝影愛好者們説,這是他們的絕佳取景地,“只要有好天氣,‘大片’是不愁拍不到的。”
如何圍繞這片“希望的田野”做文章,讓更多的人們享受到這份詩意與美好,便成了村裏的“頭等大事。”
村居環境的提升是基礎。“各家各戶的圍墻要統一風格、房前屋後要立面整治,公共設施也要更新。”村委書記王永明説,前期村裏發動黨員到府介紹方案,希望做幾戶“樣板房”來進一步徵求意見。“一開始我們也擔心鄉親們有顧慮,沒想到他們認同度會這麼高,有不少人家還爭著搶著要做樣板。”不少村民都説,“現在的房子住著感覺更加舒服了,和周邊風格也很統一,我們怎麼會不支援呢?”
有了“綠水青山”,還得考慮怎樣把它們變成“金山銀山”。“最終還是要利用現有的環境,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讓外面的人都來看一看我們西安寺村。”
王永明説,一方面,通過土地流轉,原先村民手中閒置的田地都被轉包給了種糧大戶,“每家三五畝的閒田,集中起來就能發揮更大的效用,除了種糧食,還可以搞蔬菜種植、養魚,收入都很客觀。農戶自己每月也能拿到一筆可觀的租金。”
此外,去年村裏便開始運作,讓一部分在外打工做生意,常年不回村裏的村民將自家房子騰出來,發展民宿。由村裏出租金,運營工作可以交給運營商,也可以由農戶來承擔。目前已有幾戶進行了試點。“房子閒著也是閒著,還能解決村裏富餘勞動力的問題。”
又到收穫的季節,這片“希望的田野”,很快就將再次向人們展示她的生機與活力。
鳳都村:“新瓶窯人”當起主人翁
“以前一些工友下班晚了,是不敢一個人走夜路的。現在不一樣了,有巡邏隊在,盡可以放心大膽走。”
高滿疊來自溫州蒼南,平日裏在鳳都工業園區裏一家印刷廠上班。下班後的他則有了另一重身份:鳳都村外來流動人口支部的一名巡邏隊員。他的身份轉換,恰是鳳都村發揮“新瓶窯人”作用,共建共用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
鳳都村緊挨著工業園區,數量眾多的外來流動人口,給美麗鄉村建設帶來了不小的難題。“建設美麗鄉村,不光是做優環境,也要在‘人’身上下功夫。”在村委書記張小春看來,社會治理的推動,與打造美麗環境相得益彰。而黨建,則成為了其中的載體和突破口。
“紅色驛站建起來之後,外來務工子女可以在‘候鳥家園’感受到陪伴與關愛,他們的父母也可以更安心地工作。每逢週末這裡還提供便民服務。”村裏還與商會“強強聯手”,通過農家書屋、法律講堂等形式,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提升文化素養。一批志願者和愛心企業也加入到了這個行列中。
“確實感覺很溫暖,每天下班的心情也舒暢了很多。”高滿疊説,不只是參與巡邏隊,村裏的大事小事,他們也一樣有發言權,這都令他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有了“新瓶窯人”的大力支援和共同參與,鳳都村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勢頭也很迅猛,到8月底,已經完成233處庭院的美化,拆除違建42750方。通過黨建平臺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1起,矛盾糾紛發生率下降了45%,老百姓的滿意度則提升了16.3%。
南山村:文化引領,強村富民
南臨浩瀚的北湖草蕩,東傍波光粼粼的苕溪,西倚聞名遐邇的栲栳山;黃山自然村,是北宋宰相盛度的故里;元代摩崖造像,則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南山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濃厚的文化底蘊令人艷羨。
就在10年前,這裡還是出了名的集體經濟薄弱村。如今,依託美麗鄉村建設,村裏的年經營性收入已然增長到432萬元。
在村黨委書記楊月平看來,美麗鄉村建設,便是他們繼續壯大村級經濟最好的機遇。
這些年來,村裏積極地整合資源。木橋畈旱改水項目、石畈路水田改造、劉家畈水田改造等項目,預計可實現增收1800萬元;一些老的廠房、教學樓被改造成倉庫,每年100萬元的營收也很可觀;村裏還出資購買了7000平米的營業用房拿來出租,這一項每年又可以帶來約200萬元的營收。預計,到2020年村經營性收入可達到800萬元。
集體經濟的發展,最終還是要為百姓帶來實惠。村裏投入近300萬元興建的文化禮堂,古色古香、精緻大氣。走進禮堂,排練廳、健身房書畫創作室、閱覽室……設施齊全,南山村的村史村情與鄉風民俗也被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在裏面的文化長廊中。村裏還建起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免費為本村低保戶、空巢老人提供住宿、用餐等服務。從2015年開始,每一位70歲以上老人,每月還能領到100元的生活補助。
“打造美麗鄉村,美化環境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是提升文化涵養,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楊月平説,依託文化禮堂這個“陣地”,“道德講堂”、“春泥計劃”、“文化走親”……一系列的文化惠民活動都開展得如火如荼。村裏的舞獅隊也頻頻在鎮區兩級的大型活動中精彩亮相。今年年初,村裏還成功舉辦了一場熱鬧的“村晚”——歌舞、戲曲、小品,都是村民自排自演。計劃容納300人的廣場一下涌進了上千人,場面十分火爆。
瓶窯鎮農辦副主任陳軍介紹,瓶窯鎮第一批美麗鄉村建設有一個示範村,五個精品村,共投入建設資金7000余萬元。不僅一村一品,建成自己的特色,而且依託良渚申遺借力發力,錦上添花,極大地美化了瓶窯的環境。後期,鎮裏還將全面開展美麗鄉村系列創建活動,系統實施美麗鄉村示範鎮,精品村、精品示範村和美麗庭院示範戶、示範帶“三級聯創”。努力形成“面上潔凈、管理有序,村點出彩、亮點紛呈”的瓶窯都市鄉村新格局,推動美麗鄉村從“環境美”邁向“發展美”。
各個村的特色發展之路越來越清晰,瓶窯的發展越來越有生氣。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起鄉愁,優美的自然環境,為各村的美麗經濟産業裝上了新引擎。正如瓶窯鎮黨委書記呂復春所言:“建設好大美瓶窯,民生始終是第一目標。”在這一點上,瓶窯也已然走在了前列。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李斌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