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網路安全周 > 新聞報道 新聞詳情 A- A+
5年跑了30萬公里 杭州淳安村書記追蜂記
發佈時間:2018-06-21 09:06:39    

  一個在城區天天和麵粉打交道的男人最後決定上山追蜂。

  杭州淳安20多個鄉鎮,他都去過。千島湖邊,哪有蜂他就在哪。一個並不準確的統計——為了追蜂,最近5年他大概跑了30萬公里。

1529278750087_5b26f11e159bb81749ce9add.jpeg

  他尋找的叫“中華蜂”,是中國獨有的蜜蜂品種。在他上山追蜂之前,他所在的千島湖金峰鄉幾乎已經看不到中華蜂的身影,漫山遍野採蜜的都是“義大利蜂”。

  一群一群的野外蜜蜂被他發現,被他選育,被他保護,粗粗一算,這些年他大概找到並保護了700群蜜蜂,合約700萬隻。

  城裏的麵包商人,要做山間的“蜂王”

  李君竹最近10年的日子過得讓很多人看不懂:從城裏到鄉下,從麵包到野蜂,從年收入百萬到挨家挨戶去收蜜,一斤兩斤三斤……

  “最先的時候很矛盾,到底是一心一意在鎮上做生意還是回到村裏來。”李君竹今年45歲,2011年時他在杭州淳安千島湖鎮做麵包和蛋糕,一年有上百萬的賺頭,是村民眼裏的能人。在當地鄉黨委政府人才回歸的招引和村民的期盼中,他當選為村書記。

  回金峰鄉安上村不久,一件事開始讓他擔憂。“我記得小時候村裏很多人家都養蜂,後來看到的卻都是外地放蜂人。”他説,外地人用貨車裝來一箱箱的蜜蜂採蜜,花期過了收蜂就走。

  再後來他知道,幾乎已經消失的本地蜂種叫“中華蜂”,而外地放蜂的品種則叫“意蜂”。“不要説本村,周邊幾個村莊加起來,中華蜂的數量也就幾十桶,山裏已經是意蜂的天下。”他知道意蜂的産量高,但只針對某一種花採蜜,如果遇花就能採蜜的中華蜂消失,對物種以及百花授粉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2013年,在前期的技術學習和對野外中華蜂的摸排調查後,李君竹轉讓了鎮上的麵包蛋糕坊,他決意要擴大中華蜂的種群,去山間做一個“蜂王”。

1529278750113_5b26f11e159bb81749ce9ade.jpg

  為了追蜂,5年跑了30萬公里

  想得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想要擴大蜂群,首先要找到蜂群。

  李君竹的越野車出發,他想知道哪有野外蜂群,哪個蜂群的品質更好,哪些蜂群適合引下山培育。

  “哪有野蜂就往哪去,水邊、山上,到處都去。”李君竹説,他常常是一個人,準備好引蜂用的“蜂帽子”就行。他找到蜂群,觀看群落大小,查看健康程度,判斷引種可能……這裡面吃過的苦就不説了,曾經遭受過的危險也不是能用一兩句話説清楚的。

  “‘上山入地’總可能會發生意外,一不當心就可能很危險。”他不太願意多談自己曾在野外遭遇的危險,但有一組數據可以印證其中的艱難:在最近5年的時間裏,他的越野車跑了大概30萬公里,前後共從野外引回蜂群200群,合約200萬隻。

1529278750139_5b26f11e159bb81749ce9adf.jpg

  因為他的追蜂,成立保護區變成了可能

  “斷斷續續養了些日子,但很多技術還需要李君竹來幫忙。”徐綠生今年75歲,養蜂歷史50多年,卻是個“新手”。他在20多歲的時候開始養蜂,一直到30多歲外出務工,三四年前年紀大了,不能出遠門,他決定在家裏養蜂。“18群蜂一年總有三四千元收入。”他説家裏的蜂蜜有很大一部分都送給了親人朋友,吃不完的才讓李君竹到府收。

  “請”徐綠生這樣的村民來“幫忙”,是李君竹在2014年底想出來的法子。

  “一個人總是有限的,發動大家一起來才能真正壯大族群。”於是他想到了發動村民——提供種蜂、提供技術、蜂蜜回收。當年開始,他陸續在金峰鄉政府的引導支援下發放種蜂796群——只要是低收入家庭都能免費領到種蜂,這些種蜂又通過育種、分箱先後變成了7000多群,淳安本地7個鄉鎮2000多戶村民開始養中華蜂;送入外地的種蜂也發展成了3000余群。他儼然成為低收入戶增收的“領頭蜂”。

1529278750176_5b26f11e159bb81749ce9ae0.jpg

 

  “每一次送去種蜂,我都既高興又擔憂。”李君竹説,高興是因為種群擴大,擔憂是因為外地蜂農遊放意蜂。“義大利蜂翅膀振動的頻率與中華蜜蜂相似,中華蜜蜂會誤認為它是雄蜂。事實上意蜂在進入中華蜂巢門後會殺死中華蜂蜂王,導致其他中華蜂飛走。”

  “2013年當地就曾提出過成立中華蜂保護區的設想,因為有了李君竹的追蜂、試樣、育種、分群,保護區才變成了可能。”金峰鄉黨委副書記吳新君説,李君竹是蜜蜂土專家,也是安上村的黨支部書記,如何結合本地實際消薄增收是基層黨員幹部的工作內容之一,當地鄉鎮也在多個領域進行了嘗試。

  他説在技術、種群等條件成熟後,金峰鄉黨委政府提出了“全鄉低收入農戶新發展至少一桶蜂,戶均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的目標,也正是因為這種“政府引領+企業引導+農戶參與”的形式,使得中華蜂蜂群快速擴大,並在2015年初成立了省內第一個中華蜜蜂保護區,外來品種蜜蜂不得在保護區遊放。

  記者了解到,李君竹目前已經成立了千島湖好清蜜蜜蜂專業合作社,這個合作社對接種蜂、技術,同時也對蜂蜜兜底收購,203名社員註冊了“千島金蜂”商標,他們的種蜂覆蓋了淳安半數鄉鎮,種蜂産業吸引了新加坡、美國、印度等七個國家的專家到府考察交流。

  一個曾經的“面蟲”,通過近乎癡迷的追蜂,變成了“蜂王”,多了蜂富了人。

來源: 央廣網    | 作者:鮑亞飛    | 責編:章築恬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