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華市在推進工程體系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防汛防臺體系建設,提高基層防汛防臺抗災能力。
作者從金華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市防指辦)了解到,自2009年我省啟動基層防汛體系建設以來,全市已建立規範的基層防汛體系,並於2015年通過省防指基層防汛體系規範化建設、規範化考核驗收。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防汛減災能力,著力解決基層防汛工作中的短板,2016年,金華市按照省防指要求,結合山洪災害群測群防建設內容,借鑒多年基層防汛體系建設運作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遵循“簡明、實用、易操作、可複製”的原則,率先在全省開展基層防汛體系標準化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以防為主、以避為先,以‘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為最高目標,通過基層防汛體系標準化建設,使基層有效提升應對洪澇臺災害的能力。”市防指辦副主任汪展介紹,該基層防汛體系標準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組織責任、應急預案、監測預警、安全避險、搶險救援、宣傳培訓、運作保障七大體系。
汪展告訴作者,基層防汛體系標準化建設重在鄉鎮街道,細到各個村,並根據防汛任務的輕重,展開不同的建設標準,“通俗來説,就是根據《金華市基層防汛體系建設指南》,按照鄉(鎮、街道)‘十個有’,防汛任務較重的村(社區)‘十個一’標準,全面展開基層防汛體系標準化建設。”
與此同時,市防指在每年汛期、高溫乾旱天氣和颱風期間及時做到預警發佈,通過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的建設和對縣鄉級防指機構、村級防汛工作組、山洪災害預警員、水庫山塘巡查員等基層防汛責任人配備預警設施設備,有效緩解了預警資訊發佈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據統計,2016年全市共發出各類防汛防臺預警短信達300萬條。
“我們還編有《金華市區防禦大洪水方案》、《金華市抗旱工作預案》等45個專項預案,94個部門預案,3139個基層組織預案,就是為了能在洪澇臺等災害發生時,打有準備之仗。”汪展表示。
日前,作者來到作為基層防汛體系標準化建設示範點的婺城區長山鄉,發現在每個防汛重點村的村辦公地點前,都樹立著一塊十分醒目的婺城區防汛宣傳欄,宣傳欄上標注有避災轉移路線圖和防汛避險須知。市婺城區防指辦公室主任邵偉華告訴作者:“一旦發生洪水等災害時,避險須知上註明的A、B崗防汛責任人,能及時將防汛資訊告知給村民,並根據這個路線圖將村民轉移到安全的避災點,保障人員的生命安全”。
走進長山鄉的防汛辦公室,裏面各種搶險救災物資一應俱全,鐵鍬、手搖報警器、救生衣、應急燈、發電機等有序地擺放在貨架上。邵偉華介紹,這些救災物資都是根據防汛要求一一配備的。而在另一面墻上,作者看到了一份詳細的防汛物資倉庫管理制度和防汛值班制度告示,“平時我們還會向村民發放搶險知識宣傳冊、山洪災害防禦常識手冊,以提高村民的防災意識。”邵偉華説。
據統計,現全市共建有全國重點防汛搶險隊2支,縣級防汛搶險隊6支,落實縣級以上搶險人員434人。全市建成鄉、村級避災安置中心191處,總面積37.6萬平方米,可安置8萬餘人,全市山洪易發區建立了村級臨時避災點570個。
除了建立預案、配備防汛責任人員外,全市的水情遙測站建立是一切防汛抗旱的技術前提,近年來,遙測站布點建設不斷完善,站點覆蓋全市。截止至目前,全市已建水情遙測站點約526個(平均22平方公里設有一個水情採集點),並建有水雨情數據中心和雨潤遙測接收系統,基本實現了水雨情的智慧監測。據不完全統計,現全市共有防洪視頻監控點107個。
金華市自開展基層防汛體系建設以來,基層的防災減災和應急處置能力大大提高。在防禦2011年和2014年流域性大洪水和今年的“6.29”暴雨中成效顯著,實現連續5年零傷亡。由此可見,我市的基層防汛體系標準化建設,不僅提升了基層的防汛防臺能力,更重要的是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
來源: 金華廣播電視報 | 作者:潘盼 | 責編:鄧翠芳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