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三生中國 > 聚焦三生 新聞詳情 A- A+
春季如何護肝養生?專家告訴你這樣做
發佈時間:2017-02-20 09:14:28    

   目前,肝病是嚴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常見病之一。據衛計委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百萬計的病毒性肝炎發病病例,2015年中國新增病毒性肝炎患者超過120萬人,發病率0.89%,位列傳染性疾病第一。其中部分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未來可能演變為肝硬化、肝癌,會出現危及生命的嚴重並發癥,再加上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患者數連年攀升,未來潛在的慢性肝病患者群體將十分巨大。所以,提前預防肝病,科學做好養肝護肝的保健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QQ截圖20170220091721_副本.png

  而眼下正值春季萬物復蘇時節,是春季養肝的最好時節。著名醫典《黃帝內經》裏所説:“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自然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依據中醫理論,四季之中,春天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氣通肝,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臟在人體內是主理疏泄與藏血,非常重要。因此,春季養生宜順應陽氣自然升發舒暢的特點,以養肝為要務。在中醫理論中,肝開竅于目,若肝血不足,則易使兩目幹澀,視物昏花。春令進補有訣竅,養肝明目是首要。
 
  那麼,如何加強預防保健,遠離肝病侵襲?該如何做好肝臟養生?為此,三生(中國)健康産業有限公司特邀請了保健學博士、健康養生研究學者、三生全球産品研發顧問委員會的理君博士講述春季護肝的養生之道,幫助大家打開春季養肝的正確方式。
 
  順勢而為,春季養肝正其時
 
  在中國傳統的醫學理論中,肝屬木,喜條達,與春令升發之陽氣相應。春季是養肝護肝的最佳時節,也是肝病的多發時節。如果不注意情志調攝,肝氣抑鬱,則會生出許多病來。如情志不遂,肝陽上亢,血壓升高,有心腦血管病者還容易發生中風。而作為自然界中的生物,隨著氣候節氣等環境狀況改變,人體的五臟六腑的運作狀態也會隨之改變,因此,人的飲食起居也要作出相應的調整,這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人的精神煥發。可是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鬱結,都易損傷肝臟,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因此,順應天時變化,對自己的日常飲食起居及精神攝養進行相應調整,“未病先防,有病防變”加強對肝臟的保健正當其時。
 
  春季養肝,重在多管齊下
 
  春季養肝的一大重點就是順應天時的變化,調養肝臟不僅在日常飲食起居以及精神攝養等方面都作出相應的調整,同時在生活上也要有所注意,保持開朗的情緒。
 
  一、養肝先要睡得香
 
  養肝重在睡眠。現代人陰陽顛倒的生活習慣對於肝臟的損害尤其嚴重。現在很多人的肝病其實是“熬”出來的,“一般熬了夜的人大多雙目赤紅,這是肝火上升的症狀。長期如此,必然傷肝。”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人將睡眠稱為“眠食”。曾國藩有“養生之道,莫大於眠食”的名言。英國大劇作家莎士比亞將睡眠譽為“生命筵席”上的“滋補品”。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睡得香”為健康的重要客觀標誌之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類自身對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有效調節。在高品質睡眠狀態下,體內會出現一系列有利於生理、生化的變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黃帝內經》中記載:“人臥血歸於肝”,而在春季應“夜臥早起”。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流經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並加快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抵禦春季多種傳染病的侵襲。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注重科學睡眠。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時;60歲以上老年人7小時左右;80歲以上老年人應睡8-9小時;體弱多病者可適當增加睡眠時間。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晚飯莫過飽,睡前莫喝濃茶及咖啡。講究睡姿,睡時應“臥如弓”,以右側臥位,睡眠方向以頭東腳西為宜。要有靜謐的睡眠環境,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床舖舒適,利於進入甜蜜的夢鄉。
 
  二、飲食減酸增甘宜溫補
 
  在飲食上,春天飲食應遵從《黃帝內經》裏説的“春夏養陽”的原則,適當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説:“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春天適量吃些性溫的韭菜,可起到補人體陽氣,增強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此外,日常我們餐桌上常見的“蔥”一身都是藥,其葉能利五臟,消水腫;蔥白可通陽發汗、解毒消腫;蔥汁可解毒,活血止痛;蔥根能治痔瘡及便血。
 
  在口味上則宜甜少酸。大棗、山藥最宜於春季食用,李時珍稱讚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山藥味甘性平,具有健脾養肝、滋肺益氣、補腎固精等功效,可用棗、山藥與大米、小米、豇豆煮粥食用,以健脾養肝益胃,滋陰潤燥。
 
  此外,春天要多吃蔬菜和野菜,如黃豆芽、綠豆芽、香菜、春筍、萵筍、菠菜、香椿、薺菜、芹菜、油菜、柳芽等,既能補充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又可清熱潤燥,有利於體內積熱的散發。在春天要儘量忌吃油膩、生冷、黏硬食物,以免傷及肝脾。
 
  三、堅持運動健身心
 
  春季養肝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運動與心態。萬木吐翠的春天,正是採納自然陽氣養肝的好時機,而運動則是絕好的方法。各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鍊項目。清晨、傍晚及節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徑,舞拳弄劍于河畔林間,或去郊外踏青問柳,遊山戲水,賞花行歌,登高望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無形之中增強了心身健康。
 
  另外,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對於肝臟的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老百姓平時常説“火大傷肝”,“怒傷肝”,“肝火太旺”,其實都是在説情志過度刺激會使五臟之氣平衡協調的關係受到破壞。故而,春天應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方可使肝氣順暢條達。這就要求大夥兒要學會自我調控和駕馭好情緒,心胸開闊,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並及時進行宣泄,防止肝氣鬱結。平時要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多些興趣愛好。
 
  四、養肝也要講辨證
 
  中醫最精髓的思想就是“辨證”,講究“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春季養肝的飲食也應如此。
 
  對於辨證養肝,如果一個人在春天常常生氣,情志不暢就會引發胸悶、心煩、容易發怒、頭痛頭暈、眼睛發紅、牙痛或牙齦紅腫、耳鳴、口乾口苦、小便黃、大便乾等症狀。這就是中醫常説的“肝火上炎”導致“氣鬱化火”引起的。這樣的人在飲食以清淡為宜,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食物及飲酒,多吃芹菜、苦瓜、野菜,多喝綠茶、菊花茶、蓮子心茶,以清肝火。
 
  總之,春季養生,養肝護肝至關重要,青色食物來保肝,清淡忌油免煎炸,子時安眠少煩惱,肝疏血藏過好春,讓自己過個清清爽爽的春天吧!(廣告)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編:趙皓月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