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新聞詳情 A- A+
“杭州母親”劇情反轉應該成為法治範例
發佈時間:2017-05-24 17:36:53    

  從當街暴打幼小女兒的視頻被曝光而成為眾矢之的,到單親媽媽的不幸人生被起底而令旁觀者心酸無語,10天前在杭州蕭山勞務市場腳踩女兒的“杭州母親”,短短12天時間上了兩次“頭條”。而讓劇情與圍觀者情緒徹底反轉的,正是因為杭州警方的這次“特別行動”。

20170524174012.jpg

  不出意外的話,街頭暴打小女的這位“杭州母親”,應該屬於警方在輿情激憤之下需要繩之以法的對象。然而尋著各種線索一路追到湖南大山深處的辦案民警,一點點剝開的不是一個兇悍農婦的絕情人性,而是一個不幸母親的悲慘人生。人們在接下來的圍觀中發現,需要解救的不只是這個孩子,而是一個走在絕望邊緣的家庭,包括這位“兇殘”的母親。

  遭遇貧困、産後憂鬱自殺未成、離異等不幸的湖南農婦黃瀟瀟,來杭州是想討點零工養活自己和女兒的。然而帶著2歲多的孩子找活做,沒這麼容易。於是討活做變成了討飯吃。曾經母女倆最餓時,她把半個饅頭給了孩子,自己肚子裏灌滿白開水。無路可走時,她有過抱著女兒自殺的絕望念頭。那天發生在蕭山勞務市場的一幕,人們看到的是一個母親的兇殘,卻不知背後是一把的辛酸淚。當時女兒餓得直叫,眼巴巴看著烤香腸的攤點,這位母親從最後的一點錢裏拿出2元給女兒買了一根烤香腸,結果不知女兒是燙著了還是什麼原因,咬了一口便吐出來了。這一刻,這位母親的情緒崩潰了……

  這是杭州警方從湖南帶回來的故事,同時帶回來的是這對上過“頭條”的母女。辦案民警把她們帶回來,不是法辦的,而是為這對母親尋找擺脫不幸命運的辦法的。事實證明,用口水淹死一個足以引起“公憤”的母親很容易,只看一段視頻就行。同理,用法治的準繩完成一個執法的程式也不難,有這段視頻足夠。但是事實同樣證明,只要介入社會情緒的姿勢正確,社會情緒朝著正確的方向反轉便不難。杭州蕭山警方這次的執法便是最好的例證。

20170524173942.jpg

  杭州警方對於腳踩女兒的“杭州母親”執法,導向的是不只是當時當刻的真相,而是真相背後的關聯真相。如果追到湖南的辦案民警,簡單地按照視頻中“杭州母親”的行為推導出法治的結果,圍觀者一定會覺得警方出手“幹得漂亮”。但是,警方這次並沒有被激憤的情緒推著走,也沒有按照簡單的法辦程式走,而是跟著這個家庭的命運節奏走,把這對母女的遭遇當成了辦案的線索,讓圍觀者在這個湖南農婦的悲劇人生中重新“代入”自己,在黃瀟瀟生存絕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惡與善中,重新梳理情緒,重新定位法治的訴求。

  這是一次與圍觀者一起尋求正確三觀的辦案實踐。更多更新的真相呈現出來,不是用來給當初憤怒的圍觀者打臉的,也不是為了杭州形象來尋求漂白的,而是與圍觀者一起在人群中多看這對母女一眼,看得更多些、更細些,一起尋求表達正義情緒的方式,尋求真正的大愛應該怎麼去書寫。

  當今中國社會,不乏建立在同情心與同理心之上、對於善惡分明時所表達的各種情緒,包括像對待這位視頻中兇悍的“杭州母親”的憤怒情緒。今天的這場情緒反轉,不是中國社會的情緒太複雜,而是社會生活中很多複雜的真相沒有更多用心的人去用力呈現。圍觀者常常錯誤地表達情緒,未必都是圍觀者淺薄而犯錯,而是把握社會情緒的人們,常常沒有把努力呈現更多的真相,作為把控導向的最佳路徑。杭州警方這次執法的意義在於,圍觀者從群體性暴怒、到集體掬一把同情淚水,劇情與情緒的反轉不是帶給所有人尷尬,而是將圍觀者帶到一個重新定位善與惡的刻板概念、重新審視正義如何精準抵達法治的路徑中去。

  很多案子,都可以這麼辦。很多社會矛盾,都可以這麼化解。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劉雪松    | 責編:張雲松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