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夏末扶風
#改革在身邊# 【從渡輪到郵輪】還記得小時候跟父母去溫州玩,要坐車到黃華碼頭,通過渡輪到溫州安瀾亭碼頭,要花好幾個小時才能到,現在只要半個小時高速就可以到溫州市區了。去年溫州國際郵輪港首航,地中海郵輪“抒情號”從溫州狀元岙港出發,航行至日本長崎,短暫停留後返回狀元岙港,從此溫州人將在家門口乘坐郵輪巡遊世界。#夏風閒談# 從自行車到小汽車到共用單車,從綠皮火車到動車到地鐵輕軌,從小渡輪到大郵輪到遊艇,從小機場到T2航廈~~~改革40年以來,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巨大進步,以後單人飛行器、無人駕駛、航太飛船等等都會在新時代全面實現。
網友@林阿勒
#改革在身邊#我家的老宅,是偏遠海島的兩間簡陋平房。上世紀七十年代造的。一家五口人擠在80平方米裏,沒有衛生設施,燒飯用土灶。現在,搬到了城裏,住在高層樓房,有電梯,外墻幹挂石材,冬暖夏涼,有中央空調,還配了地暖。住房條件的改善,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最直觀的感受。
網友@浮川s若夢
#改革在身邊# 出生在嵊泗,生長在嵊泗,如今也要紮根在這裡。看著那些老照片就像聽著媽媽在講過去的老故事,小時候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但這些年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感受到了小城歲月的變遷和離島的快速發展,它們承載了幾十年幾代人的人生軌跡和衣食住行。希望我們的家鄉越來越美好吧~
網友@獨步天下故事
#改革在身邊#我們小的時候,學校的條件非常簡陋,特別是村小,就幾張桌子一塊黑板,老師是全科老師,什麼都教,什麼年級都教,在規模小的村小,都採用複式班的形式,上完一年級,二年級就做作業。那時社會活動很多,比如修農田水利,植樹造林等等。我們這代人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見證者,見證了四十年的快速變化。
網友@清水濁漪
#改革在身邊# 出生於82年且又在農村長大的我,真真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我生活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兒時農村電壓不穩,經常停電,於是煤油燈和洋蠟燭是必備;兒時沒有煤氣灶,土灶是我幫媽媽幹活的重要地盤,一年兩季收割稻穀後留下的稻草總是被爸爸堆扎的嚴嚴實實,因為這是一年的“柴火”;兒時喜歡和奶奶躺在馬桶、桌子、踏腳板和床于一體的硬板木頭床,奶奶搖著大蒲扇給我講故事,時光就那麼悠悠的過著。。。而今,我已中年,家裏有穩定的供電,空調電扇送我清涼,天然氣24小時供應,沙發席夢思又能讓我舒服的葛優躺。。。我深信持續的改革開放也會讓我們的下一輩過的更美好!
網友@陳醋溜排
#改革在身邊# 一座橋,滿載著童年的回憶;一座橋,記載了城市的發展;一座橋,承載著歷史的變遷。時光荏苒,芹江大橋從改革開放初期陪伴了我們近40年。聽老人説,在那個物質貧乏的時代,是這座橋架起了農村通往城市的發展道路。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在這座橋上和小夥伴們歡呼雀躍地奔跑嬉鬧。每個城市都有一座同你一起長大的橋,説説你和它之間的故事吧[來][來][來]#錢江源國家公園##開化是個好地方#
網友@閒雲戰鶴
#改革在身邊# 【養老保險撐起老爸的幸福晚年】老爸今年80歲了,1958年參加省地質隊工作,1962年,他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回到農村務農。改革開放以後,他經營一家農機維修店一直幹到2008年才休息,剛開始沒有退休金,除了他自己的一點積蓄,我們子女也會補貼一些給他。2014年後村裏徵地,老爸購買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和醫保,退休金從剛開始的1500元,增加到現在每月有近2000元好拿,這些錢已夠老爸自己日常開銷了,現在他逢人説的最多的就是感謝黨和政府,感謝改革開放使國家變得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水準也越來越好。
網友@HC翅膀
#改革在身邊# 週末老媽整理家居然翻出了這麼多的“錢”,第一次發現原來我家這麼有錢[偷笑][偷笑],老媽在購物的時候從用糧票到紙幣到現在能熟練使用支付寶和微信付款,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高,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
網友@德清製造
#改革在身邊# 小時候,想和外地親友聯繫時,只能寫信、發電報,幾天甚至幾週後才能收到回信。後來,能打電話、發短信了,可以暢快地溝通聊天,不用再經歷漫長的等待。現在,可以語音,可以視頻,還可以直接買張高鐵票或飛機票去到對方的身邊,天涯咫尺,距離早已不再是問題
網友@雲光與敘
#改革在身邊#收音機,一個時代的見證者,曾經是外公外婆珍愛的奢侈品,外婆用它聽戲,外公用它了解體育新聞。如今,新興文化傳播事業在我國發展和壯大,老人家都學會了用智慧手機代替收音機,想聽什麼,隨選隨聽。改革在身邊,你我都是見證者!
來源: 網信浙江 | 作者: | 責編:楊雲寒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