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錢江潮評 新聞詳情 A- A+
錢江潮評|錢塘潮涌改革風 市場經濟花千樹
發佈時間:2018-07-23 09:01:23    

  “進一家門、到一個窗”,即可“辦理多家”事;老百姓辦事,“最多跑一次”。

  這説的是浙江,因為浙江的政府樂於“放下身段”服務市場。

  1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制定實施的“八八戰略”,開宗明義強調:“要進一步發揮浙江的體制機制優勢”。

  浙江體制機制的優勢是什麼?首先就是市場化的改革取向和政府職能的轉換。

  30多年前,浙江率先啟動市場化改革,誕生了中國第一傢俬營企業、第一個專業市場、第一個股份合作社…… 15年前,“八八戰略”實施以來,使得浙江始終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源頭活水,匯聚起全社會磅薄的活力與市場創造力,誕生了阿里巴巴、華三通信、海康威視、聚光科技等世界知名的龍頭企業。所以説,浙江是我國率先實行市場化取向改革的重要發源地。

  近日召開的浙江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做為頭等大事來抓,以期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繼續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加快推進“兩個高水準”建設。

  誠然,站上歷史發展的新起點,浙江要繼續引領風騷,率先邁向現代化,關鍵在於繼續走在改革前列,再創浙江體制機制新優勢。這是浙江勇立潮頭的最強動力、最活源頭。

  一個“放”字,調動市場經濟的千軍萬馬

  阿里巴巴為什麼誕生在杭州?馬雲曾説,是浙江對民營企業的支援和創業的風氣造就了自己。

  早在其他地方限制甚至禁止興辦私營企業之時,浙江許多地方就已降低準入門檻,城鄉居民均可申請創辦企業。對於民間的創業創新活動,浙江各級黨委、政府堅持市場化取向改革,通過“先放開後引導、先搞活後規範、先發展後提高”,有效促進了市場主體成長和市場機制發育。為此,浙江率先構建起相對完善的區域市場經濟體制。

  於是,一個“放手發動、放膽發展、放水養魚、放寬政策”,全民創業的環境形成了。“不論成分重發展,不限比例看效益”,“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鄉辦、村辦、聯辦、戶辦四個輪子一起轉”,大膽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積極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大力推進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在全國較早形成了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的確,在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中,浙江各級黨委、政府較早意識到,凡是該由企業做的、市場辦的,政府絕不越位代勞,真正讓企業“法無禁止即可為”。所以説,在打破僵化的體制改革中,浙江是一個急先鋒,市場化取向改革先人一拍、快人一步,從而贏得了發展先機、充滿了發展活力。

  一個“改”字,松了綁的市場活力四射

  習總書記在“之江新語”《從“兩隻手”看深化改革》中曾提到: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要切實轉換政府這只手的職能,把政府職能切實轉換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

  為此浙江發起了一場政府“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以期建設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有限政府。

  從15年前的機關效能建設,到2013年11月,作為全國唯一試點啟動以“權力清單”為基礎的“四張清單一張網”的改革;再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政府一直努力做的,就是為市場鬆綁放權,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激發市場的活力。

  有數字顯示:從2013年底開始,浙江全面梳理省級部門行政權力,歷經清權、減權、制權3個環節,最終保留4236項列入權力清單,精簡幅度超過六成。2014年,除權力清單外,責任清單、企業投資負面清單、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清單也先後制定出來。

  最近一年多來,“最多跑一次”改革勢如破竹,橫掃體制積弊、打破資訊孤島,也消融了企業群眾到政府辦事難的“隔心墻”,贏得百姓紛紛點讚、企業普遍叫好。調查顯示,“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87.9%、滿意率達94.7%。與此同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經濟體制、公共服務體制等各方面各領域的改革,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通過打造“有為政府”推進建設“有效市場”,不斷放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牽引作用。

  政府面對市場的“低身段”,恰恰體現引領發展的“高站位”,推動發展的“高效率”。當下,浙江各級政府正致力於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政務環境最優、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省份。

  一個“立”字,資源配置有序高效流動

  “立”,是確立資源配置的市場機制,是設立新的“遊戲規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之江新語》也有雲:“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的作用,有針對性地消除導致産業結構低度化和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型的體制性根源,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

  浙江率先開始了探索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改革。

  2004年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提出:“建設資源要素優化配置的有效機制是當前深化改革的一項緊迫任務。要積極探索運用價格杠桿合理確定土地、能源、水資源等各類要素的比價關係,形成有利於集約使用資源要素的機制。”

  於是,浙江在2006年啟動工業用地“招拍挂”改革試點;2015年初,東陽和義烏開創全國水權交易制度改革先河;同年,浙江對六大高能耗行業“動手術”,實行差別電價改革和煤電價格聯動改革,並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層面的生態補償辦法……

  2017年以來,浙江在工業領域推出了“畝均論英雄”改革,推行要素差別化定價和企業分類指導制度,促進資源要素節約集約利用。這不但促進了傳統産業改造提升,而且推動了新動能的培育發展。 此外,還在項目領域推出了“標準地”改革,推行“區域能評+區塊能耗標準”“區域環評+環境標準”,不但有利於土地等要素的優化配置,更為投資項目審批實現“最多跑一次”奠定了基礎。在生態建設領域推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等制度,不但有利於環境容量的優化配置,更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了原創素材。在農村,通過改革賦權激發農民積極性,將權利量化到人(戶),並探索“權隨人走”“帶權進城”,在保障農民權益基礎上,推進“人的城鎮化”。

  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為代表的一系列舉措,使得浙江在資源要素的“合理配、優質配、合法配、高效配”方面,形成長效機制。而市場的力量一旦形成,那只高高舉起的“無形的手”很快就顯示了它的威力,各種資源要素流動變得有章可循、高效有序。

  一個“試”字,勇破禁區與天花板

  改革“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搞試點要“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取得若干經驗後再推廣;先易後難,先淺後深,不搞“一刀切”,不求“齊步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總結的“改革論”。

  近幾年來,浙江承擔了幾十項國家戰略和改革試點任務,大力促進金融體制、商事登記、投資審批、貿易通關、“多規合一”等各項改革開花結果,取得了一系列可複製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於是人們看到:杭州設立了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自主創新示範區;寧波開展保險創新改革試點、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溫州進行金融綜合改革試點並擴大民營銀行試點;義烏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嘉善開展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建設;湖州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為鼓勵改革浙江推出了“容錯機制”的嘗試。2016年底,浙江省下發了關於完善改革創新容錯免責機制的若干意見,鼓勵創新,寬容失誤。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加大改革實績權重。在去年市縣領導班子集中換屆和省直機關屆末考察時,浙江省委支援保護了一些為改革擔風險的幹部,公正評價了一批因改革遭非議的幹部,提拔重用了一批改革實績突出的幹部。

  另據統計,浙江省省級及以上重大改革試點共164項,其中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復的有21項。一大批改革試點成為新時期浙江改革發展的閃耀亮點。

  一個“實”字,走在前列 要謀新篇

  進一步發揮體制機制優勢,要在“做實”上見行動。

  15年來“八八戰略”引領浙江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鞏固發展了浙江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地位;引領浙江經濟“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推動浙江經濟進入了轉型升級的快車道。

  事實上,特色小鎮、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數字經濟、小微企業園區、“鳳凰行動”、“畝均論英雄”等改革,都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理念進行再學習、再領悟、再實踐的結果。去年以來,浙江省聚焦聚力高品質、競爭力、現代化,紮實推進“六個浙江”“四個強省”和“兩個高水準”建設;今年又提出加快建設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打造體制機制創新的現代化先行區。之江大地掀起了一股“繼續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實幹浪潮。

  “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眼下,浙江省上下正以釘釘子精神抓改革落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改革進程中感受到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若此,改革之風遍及浙江大地。一個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正以積極、無限的服務,激發市場活力,現代化浙江的建設,焉能不沿著高水準發展之路,開出市場經濟的夏花燦爛、姹紫嫣紅?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徐王嬰    | 責編:楊雲寒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