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在資訊化時代下,網路安全的重要性——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作,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事實上,2014年以來,“維護網路安全”上升到中國的國家戰略,此次習近平總書記重申網路安全,寓意尤其深刻,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去認識。
個人和公共安全:一對基本問題
網路安全包括個人安全和公共安全。
個人安全是對個人私人領域的保護,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公共安全是連接個人與個人的紐帶,為個人和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而開放的環境。
“維護網路安全”是一個長期而系統工程,最終目的是保障群眾的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面臨的挑戰愈來愈嚴峻。一方面,人們對大數據、雲計算、移動支付等新技術的依賴,讓私人領域的邊界愈發模糊。另一方面,新技術的便利讓侵犯私人領域的成本大大降低,濫用權力的潛在風險增加。
近年來,不少網際網路企業非常迷信“大數據”,熱衷於通過收集數據分析需求,尋找精準用戶。這本無可厚非,理論上看,大數據也確實可以給企業和用戶實現“雙贏”。然而,其中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小覷。掌握大量數據的企業或個人獲得了操控數據的權力,也就存在著濫用數據的風險。
隨著“去中心化”的網際網路格局被一個個新的中心取代,大量來源於社交、網購和搜索平臺甚至手機短信的數據被不斷上傳到公共的“雲端”,是否會産生數據濫用、數據壟斷的問題? 對於這種數據濫用和壟斷,又該如何監管?
雖然《網路安全法》和正在修訂的《民法總則》都提到了加強個人資訊數據的保護,但是如何執行,仍需進一步細化。同時,職能部門如何在監管和干預中把握“度”的問題,避免侵犯私人領域,這也是職能部門今後工作中要把握的事情。
政府、企業、個人:一組治理模式
關於維護網路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四個方面:
▲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加強資訊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防護,加強網路安全資訊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加強網路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路安全産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落實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防護責任,行業、企業作為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運營者承擔主體防護責任,主管部門履行好監管責任。
▲依法嚴厲打擊網路駭客、電信網路詐騙、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切斷網路犯罪利益鏈條,持續形成高壓態勢,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深入開展網路安全知識技能宣傳普及,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網路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
這些方面既包含了政府職能部門的職責,也同時定位了企業與個人在維護網路安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職能部門,要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網路環境。一方面依法打擊涉網違法犯罪行為;另一方面完善防護設施和健全安全意識,尤其是在不侵犯私人領域的前提下,加強對相關企業、數據平臺和服務系統的技術檢測,提高準入門檻和行業準則。
企業和個人,既要“獨善其身”,還要“兼濟天下”,積極參與到網路安全的共建共治中,做到“網路安全為人人,網路安全靠人人”。
為此,近年來各地都在進行積極探索。在浙江,相關職能部門利用産業優勢,發動企業、高校和社會團體,在穩固網路安全屏障的同時,進行了多項社會化治理的實踐。
2016年以來,浙江選樹好網民代表,積極傳播網路正能量,同時加強網路社會組織建設。截至2017年底,浙江共有20名網路人士被授予“中國好網民”、“青年好網民”等榮譽稱號,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網路社會組織301家,其中“中國好網民”建設參與度超80%。
2017年9月,浙江省網路安全宣傳週期間,浙江省委網信辦與高校合作成立網路空間安全創新研究中心和網路空間研究院,通過産學研融合,深化網路空間安全建設。
同年10月,浙江建成首個省級青少年網路素養教育基地,專注于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路素養、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的新一代青少年好網民。
目前,浙江已經基本形成強化統籌、協調聯動的網信工作格局。
創新市場:一套制度機制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不僅提到了維護網路安全,還提到了提高網路綜合治理能力和推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的突破。事實上,這三者的關係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維護網路安全,既要形成多主體參與,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也要有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
互利網創新是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作為網際網路大國的中國,必然要擔負起創新的擔子,在國際治理中提供更多的“中國智慧”。“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當前,隨著網際網路事業迅速發展,在其奔流之際,不免淤泥泛起,諸如資訊洩露、網路詐騙、惡意傳播、病毒感染等現象還偶有發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機制體制,開拓創世界互聯治理,築牢網路安全防線,保障和維護好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
網信事業發展是要讓人民群眾在資訊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中國網路安全的建設和維護,任重而道遠,但前景始終美好。
來源: 網信浙江 | 作者:楊雲寒 | 責編:楊雲寒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