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不破不立。”中國文化裏,破與立始終是一個深邃的命題。但在開發建設的“破”“立”之間,需有明晰的紅線和底線,更需有抵制不良傾向的行動自覺。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提及長江經濟帶開發,指出“過去已經有一些地方搶跑,甚至出現無序開發,違法挖河砂、搞捕撈、搞運輸,岸線被隨意佔用等情況,如果這樣下去,所謂的長江經濟帶建設就變成了一個‘建設性’的大破壞。”
全國兩會上總書記敲響的這一記警鐘,應成為當代中國發展中始終牢記的警示。當前一些地方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中出現的“破壞性開發”“保護性拆除”“商業化改造”,確實令人啼笑皆非:老村落的所謂“保護”,在簡單粗暴的粉刷一新後,卻丟了鄉愁、少了野趣;文物古跡的拆真建假、拆舊蓋新里,改變的不單單是遺跡原貌,更丟失了傳統的精神原鄉;借“海綿城市”之名推進的河道整治、挖湖堆山,大搞工程建設卻違背了生態保護的初衷。這些項目看起來頂著“發展建設”的帽子,實質上裏子還是野蠻的開發,著實讓人扼腕。
誠然,“不破不立”,但生態環境的破壞往往是不可逆轉的。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破壞原有的歷史遺存和生態積澱,輕則導致環境失調失序,重則將是對地方山水文脈的重創和打擊。近年來隨著各地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論述的認識不斷深入,守護綠色中國的全民共識正逐漸形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要“確保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全面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魅力中國”。用生態保護紅線將功能重要、環境脆弱的地區串成全國“一張圖”,作為頂層設計的制度屏障正徐徐拉開,劃出了“破”的紅線和底線,但要杜絕“建設性”的大破壞,實現更可持續更有品質的“立”,還有賴於更多的行動自覺。
這份自覺,應當落實于當下美麗中國的具體行動。綠富美的發展路徑,會讓中國廣袤大地上蘊含的那些原始質樸的美,釋放出更多時代魅力。從當下入手,起而行之。當蓊蓊鬱鬱的山巒、清澈見底的溪水、和諧共處的眾生與“公共交通到村頭,硬化路面到地頭,超市到門頭”的理想田園真真切切照進人們的現實生活時,便會發現當年“破”“立”之間的決定,是多麼清醒且睿智的選擇。
這份自覺,應當深植到各地轉型發展的各個環節。“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不是負擔,而是新的機遇。當前世界經濟正在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中國也正處於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歷史關口,這種內外聯動的“歷史性交匯”,為各地經濟升級提供了難得機遇。亂砍濫伐、竭澤而漁不可取,“守著青山綠水苦熬”的窮路也走不下去,“破”“立”之間要兼得“青山”與“金山”,關乎謀劃全盤發展的智慧,而不是只在某一個領域、某一個環節。
這份自覺,應當貫穿在未來各項決策的形成始終。計利當計天下利,創業當創長青業。近年來美麗中國的版圖上發生了太多“礦山復綠變金山”的故事,書寫著人們壯士斷腕、揮別過去的勇氣,更驗證著革故鼎新、開創未來的遠見。“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生態保護的紅線、底線既已劃定,便應在實幹苦幹中遵循,落實到決策者的腦中、執行者的手中、老百姓的心中,方能在時間的檢驗之下得見真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有敬畏自然的文化基因。對新時代的中國而言,改革的大潮依然浩浩蕩蕩,但“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是我們不斷賡續改革發展的基本堅守。説到底,杜絕“建設性”的大破壞,我們要“破”的不是環境,而是無序開發的思維和做法,要“立”的不是簡單的建築和人造景觀,更應該是在理念上對美麗中國、生態保護的自發踐行。這樣的“破中有立”,才有望實現“綠水青山”保護和“金山銀山”開發的雙重華麗變奏。
來源: 網信浙江 | 作者:唐文薇 | 責編:楊雲寒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