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對於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進行了深入且全面的闡述。他提出“六個推動”,涉及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
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寫道“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可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和繁榮,將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以人為本”。農村發展、關鍵在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做好農村的人才工作,一靠“留”,二靠“引”,三靠“用”。 “留”就是要把本土的農民留下來。最懂農村的是農民,最迫切希望農村振興發展的也是農民。要打好“鄉情牌”,念好“事業經”,讓農民心甘情願的“留下來”。“引”就是要制定吸引人才、服務人才的政策,加快提升農村基礎建設的步伐,把那些能夠帶動農村發展的人才給引進來。“用”就是要挖掘鄉村致富帶頭人和農村的實用人才,通過他們來帶領群眾發展生産、搞好村莊建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在産業發展上下功夫。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鄉村産業振興,既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客觀要求。農業産業的發展要結合自己的特色,堅持走“現代化農業”的道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以糧食生産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作為切入點,加快構建以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為載體的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以點到線、以線帶面的大規模輻射效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牢固樹立生態發展理念。天藍水清,生態宜居。我們既要繼續在“拆、治、改”等工作和民生工程上下功夫,形成“水清、路暢、村凈、景美”的居住空間;也要把自然保護作為農村改造的前提,讓歷史元素在農村當中得以體現,讓美麗鄉村留得住青山綠水,留得住鄉愁鄉情;更要加快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教育、衛生、醫療等資源向農村傾斜,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實現民生幸福與環境優美的互促並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厚植農村文化的根基。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潤,才能更加欣欣向榮;勤勞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今年1月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要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當前,鄉愁文化正逐步刺激著鄉村旅遊的發展,文旅融合已是大勢所趨。農村發展更要抓住這個機遇,搭乘時代的順風車,加快文化的植入,努力實現鄉村旅遊由“看景點”向“品文化”的跨越。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依然任重道遠。我們必須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的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來源: 網信浙江 | 作者:諸葛昊 | 責編:楊雲寒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