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縣衢山島中心漁港,大大小小的漁船鳴笛進出,秩序井然。岱山本島西側的魚山島上,數以萬計的工人正爭分奪秒地建設國家戰略項目——綠色石化基地。
這些年,岱山縣漁民捕撈糾紛少了,島上幾萬名建設工人未發生一起重大刑治案件,這是如何做到的?這源於岱山縣探索走出的一條獨特的新時代“海上楓橋”之路。
管出和諧大工地
岱山縣“工棚調解室”
在岱山魚山島,4.8萬餘名施工人員在島上作業、生活,高峰期達到6萬人。縣公安局魚山警務站政治指導員鄭凡潞還記得,2015年赴島上任時如履薄冰,每天生怕“出什麼大事”。時過境遷,如今他和同事考慮最多的,是如何繼續保持重大刑治案件及安全生産事故“零發案”。
轉變,源於“連隊化+科技化”的治安管理機制。現在在魚山島,基地內項目中標單位是“連”,下屬分包公司是“排”,施工隊是“班”,員工寢室是“室”。每個層級權責明確,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
由此,整個島變得安然有序:生活區,10000余間寢室均標注門牌號,並張貼住宿人員姓名及身份二維碼;工地上,近5000輛工程車都按照單位分色安裝車頂。
兩年前,中交上航局員工陳德榮上島後第一件事,就是辦理“一卡通”IC卡。這張卡不僅記錄了人員基本資訊,還有門禁、考勤、工資、就餐、消費等多種功能。上島碼頭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和指紋識別系統,島上有民警巡邏,讓人很有安全感。
這些舉措,讓不法者無處可逃。犯罪嫌疑人周某在老家偷車出逃,準備到偏遠海島避避風頭,沒想到,登島第二天就在警方的資訊化手段下現了原形。截至目前,島上共抓獲逃犯20名。
2018年以來,縣公安局魚山警務站還在魚山島工地掛牌設立“工棚調解室”,聘請了406個工棚調解員。“工棚調解室”前移到工人勞動、生活的一線,既在機器轟鳴的工地上,也在收工後的寢室裏,一旦有糾紛就隨時隨地調解。目前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0余起,化解率、滿意率達100%,實現了小事大事不出島。
打造共治新格局
岱山縣海上調解船“瀛洲紅帆”
天濛濛亮,岱山縣衢山鎮船老大顏永武就駕駛著浙岱漁03234齣海了。駕駛室正上方,懸挂著一張紅彤彤的“瀛洲紅帆”標誌。
將黨建延伸到海上,2017年以來,衢山鎮黨委探索推行“瀛洲紅帆”行動,引導116名黨員船老大掛牌亮相。目前,衢山鎮23個漁業村社共有各類漁船976艘,被命名“瀛洲紅帆”的共有40艘。
截至目前,“紅帆”船已開展搶險救災活動8次,帶領同一編組船隊開展搶險救災67次,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02起。
海上有“瀛洲紅帆”,陸上有“東海漁嫂”。高亭鎮山外社區進行港口花園城建設時,30余名漁嫂志願者輪流駐紮在城中村改造指揮部,隨時準備調解矛盾糾紛。每到伏休期,所有船隻靠港,島上人員複雜,漁嫂們組成治安巡邏隊,隨公安民警進漁村、上碼頭巡邏。
如今,衢山漁嫂助禁毒、江南漁嫂助和諧、長涂漁嫂助文化、岱東漁嫂重素養等特色服務,在岱山全面開花。漁嫂們擰成一股繩,在基層社會治理各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探索維穩新機制
在東海海域,漁事糾紛經常發生,但通過“海陸聯動”海上糾紛調解機制,基本都能成功化解。
2015年8月,長途鎮東海灣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
2016年,調委會依託黨建平臺建立了4個調解小組,1個設在陸上,3個設在船隊黨支部所在的漁船上,並命名為“東海灣調解船”。
2018年,衢山鎮設立海上調解船13艘。
2019年,岱東抲魚漁業專業合作社設立海上調解船12艘。
……
如今,一張“海陸聯動”的調解網路已編織成型。
➤涉及海上漁業生産、漁民生活的簡易糾紛,由海上調解船直接調處;
➤陸上後勤保障、生産補給等引發的簡單糾紛,由陸上調解小組調處;
➤無法直接調處的糾紛則上交給東海灣調委會。
截至目前,全縣共建立“海陸聯動”調解組織3個,“海上調解船”28艘,共調處矛盾糾紛382件,成功率達到99%。
除了化解糾紛,海上流動人口管理也是關鍵。岱山縣創新實施“一船一檔、四員聯動”海上流動人口管理提升工程,實現在出租房內由流動人口專職協管員落實“以房管人”;在村裏由船舶管理員落實“以業管人”;在港口碼頭由船舶安全管理員落實“以船管人”;在海上由海洋與漁業局的執法監督員落實“以證管人”。四管齊下,形成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式的海上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
來源: 《今日浙江》雜誌 | 作者:上軍 寧璐 盈貝 | 責編:趙曉霞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