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土地為基。浙江各級自然資源部門積極開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念好“規、保、盤”三字訣,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有力保障了美麗鄉村建設和産業融合發展的用地之需。
優規劃
諸暨市馬酈村
用好土地,規劃先行。浙江以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為抓手,全域優化佈局農村生産、生活和生態空間。
諸暨市浬浦鎮馬酈村有2760多畝土地,因村民外出打工或進城買房,出現較多無人居住的老危舊房,村莊“空心化”嚴重,閒置面積達100多畝。
馬酈村啟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按照“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的理念,重新佈局空間:村東南的生態林是整個村的生態屏障;村中部是村民生活區,原有建築規劃為“保留區”、“建新區”和“拆舊區”;生産區則分佈在村西部、中部區域,大部分用於高效農業和休閒農業,少量是工業倉儲和旅遊設施用地。
重新規劃和整治後,馬酈村騰出發展空間,吸引了投資項目。香港中財集團看中馬酈村集中連片的500畝流轉土地,計劃投資1億元,打造一個以倣古建築酒店和休閒農業産業園為主體的鄉村旅遊區域。
以馬酈村等為試點,今後兩年,浙江將綜合村莊人口、産業、設施、功能、規模、空間等特點,為2000個行政村編制土地利用規劃,為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提供規劃依據。
保重點
武義縣大公山村“一水間”民宿
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讓浙江農村“生長”出宜居宜業的配套設施,亟需強化土地保障。
位於武義大田鄉大公山村的民宿“一水間”,原先是村裏以設施農用地審批的一處養鵝場,因“五水共治”轉型為農家樂項目。該項目在城鄉建設擴展邊界以外,所佔土地為農用地,不符合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無法進行依法報批。
針對農村用地政策中沒有民宿、旅遊用地的依據,武義縣在2017年啟動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用地創新試點,推出差別化用地政策,通過規範流程對一些項目用地進行規範,讓合理用地的項目真正實現依法依規用地。
武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説:“通過試點政策,可以將‘一水間’這類民宿用地新業態,納入試點産業用地類型進行管理規範,通過法定程式進行建設用地報批。”
為集約精准保障美麗鄉村建設和産業融合發展用地,浙江出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土地利用政策細則,完善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用地分類管理辦法,重點保障鄉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産業發展、農民建房、異地搬遷等用地。
同時,專項下達農民建房指標,異地搬遷項目按每人平均80平方米保障下達;利用農村存量建設用地進行農産品加工等農業産業鏈項目或用於小微創業園、鄉村旅遊的項目,按照3:1獎勵用地計劃指標;對於部分面積較小、難以定位的農村新産業新業態用地,允許使用規劃新增建設用地預留指標。
盤存量
諸暨綠色田園
2018年6月20日,紹興上虞區丁宅鄉上宅村村民袁蘭娟領到了1萬元年租金。前不久,她將1幢閒置農房出租給上虞大通市場發展有限公司。當天,大通公司拿到了宅基地及房屋租賃使用權證書,有效期20年。袁蘭娟領到了一本房屋使用權證。
近年來,隨著大量農村人口外出,浙江不少農村農房長年閒置。
為激活農村閒置農房,紹興市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對閒置農房通過“回購”“返租”“入股”等多種流轉方式,由村集體統一收儲、統一開發利用,採用出租、合作、合資等方式,引入工商資本共同開發,並同步開展宅基地及房屋租賃使用權抵押登記。
去年8月22日,上虞區發放了首張宅基地及房屋租賃使用權登記證明。憑此證明,大通市場發展有限公司拿到了上虞農商銀行的23萬元抵押貸款。
“開展宅基地及房屋租賃使用權抵押登記,可以有效保障租賃雙方權益,同時解決了農房抵押難、交易難以及租賃權可流轉等問題。”紹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上虞分局相關負責人説。
紹興市通過實施“閒置農房激活計劃”,引入780多個鄉村振興項目,吸納社會資本22.6億元,激活閒置農房6600余幢,激活土地山林1.3萬多畝,讓農戶增加租金收入6781萬元,村級集體收入增加4723萬元。
2018年,浙江啟動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三年行動,已實施第一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150個,涉及148個鄉鎮(街道)、657個行政村,土地面積408萬畝,計劃總投資339億元,促進了鄉村有機更新,實現美麗蝶變。
來源: 《今日浙江》雜誌 | 作者:李風 | 責編:林雙桑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