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40年來,溫州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精神,率先進行市場取向改革,率先發展個私經濟、民營經濟,創造了全國聞名的“溫州模式”,成為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改革開放基本路線的成功典範。
2002年12月2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寄語溫州:“我對溫州有一個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溫州把這部創新史繼續寫下去,探索新規律,創造新業績,寫出新經驗,為全省帶好頭,也為全國作示範。”
溫州40年探索
沒有民營經濟就沒有溫州經濟,沒有民營經濟就沒有“溫州模式”。溫州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民營經濟發展史。
——40年來,溫州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做大做強,成為溫州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最大特色,實現了從資源小市到經濟大市的跨越。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抓住機遇大膽發展民營經濟,個體工商業、家庭工廠、專業市場蓬勃發展,成為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行區。
“八八戰略”實施以來,溫州民營經濟投資領域從集中在傳統製造業和商貿業,向全面進入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及新經濟拓展,溫州從一個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資源小市,逐步發展成為富裕發達的沿海經濟大市。
40年來,全市生産總值從13.2億元增長到5453.2億元,增長412倍;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從238元提高到59306元,增長248倍;財政收入從1.35億元提高到778.3億元,增長575倍。到2017年底,溫州全市在冊市場主體90.2萬戶,其中企業22.3萬戶,民營經濟對全市GDP貢獻率超過80%,民營經濟的工業增加值佔91.5%,從業人員佔92.9%,稅收收入佔82.4%。
——40年來,溫州民營經濟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創造了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溫州模式”。
溫州市頒發的“全國第一份”個體工商執照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從第一份個體戶工商執照,到第一個實行金融浮動利率改革、第一個跨國農業公司、第一個民間異地商會等,形成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先發性優勢,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區。
“八八戰略”實施以來,溫州主動承接52項國家級和省部級改革試點,通過實施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創建海峽西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推進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農村改革試驗區、民辦教育改革、社會辦醫改革等國家級改革試點,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等省級改革試點,成功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其中“溫州金改”被認為具有“民間資本風向標”意義的體制機制創新試驗。經過40年的探索,溫州構建了相對完善的區域市場體系,成為全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40年來,溫州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産業層次和品質效益明顯提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邁出實質性步伐。
1984年的溫州市區木杓巷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從農村工業化起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呈現出小商品大市場、小企業大協作、小區塊大産業、小資源大製造、小資本大經營的鮮明特徵,走出一條不同於傳統工業化模式的發展新路,培育了正泰、華峰等一批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規模型民營企業。
“八八戰略”實施以來,溫州堅定不移地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推進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不斷營造先發優勢。
2017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佔規上工業比重達12.7%、41.4%、45.4%。同時積極開展“僵屍企業”處置,深入整治無證無照、無安全保障、無合法場所、無環保措施生産經營單位,共整治“四無”企業23萬家,其中關停取締9.7萬家。目前全市共有上市企業23家、股改企業1063家、擬上市企業逾200家。
——40年來,溫州民營經濟夯實城鎮化物質基礎,有力地推動城鄉建設和城市發展,使溫州逐步發展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區域中心城市。
洞頭五島公路
民營經濟、專業市場和産業集群的發展,有力促進了小城鎮的發展,形成了紐扣、徽章等全國聞名的十大專業市場,崛起了柳市、龍港等一批強鎮大鎮。
特別是近15年來,溫州深入貫徹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城市建設交通建設進入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實施項目最多、發展成效最佳的時期,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洞頭撤縣設區,城市格局從“甌江時代”邁向“東海時代”,成為領跑浙南閩北贛東的東南沿海重要區域中心城市。
——40年來,溫州民營經濟創造了豐裕的社會財富,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水準大幅提高,實現了“富民”與“強市”的統一。
溫州民營經濟40年的快速發展,就是溫州百姓個人財富不斷積累的過程,造就了藏富於民、發展為民的典範。40年來,溫州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477元提高到51866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113元提高到25154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2.06:1,家庭每人平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貧困現象全面消除。
溫州經驗啟示
1999年奧康集團銷毀假冒皮鞋
▲ 發展初始階段
面對假冒騙、偷漏稅等問題,堅持“品質立市,名牌興業”,大力建設“信用溫州”,推動民營經濟從不規範到規範、從無序到有序,逐步走上了健康的發展軌道。
▲ 進入新世紀後
遭遇“成長煩惱”的溫州,通過區域金融綜合改革、社會信用體系重構、中小企業升級、科技驅動和落後産能淘汰等途徑,累計處置不良貸款1600多億元,不良率從最高時的4.68%下降至目前的1.57%,民營經濟從“風險先發”到“率先突圍”,為全國打好金融風險攻堅戰率先探路。
在溫州改革開放實踐中,民營經濟厥功至偉,形成了五條經驗:
○堅持把民營經濟發展與市場取向改革緊密結合在一起。
○堅持把民營經濟發展與産業集群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
○堅持把民營經濟發展與“走出去”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
○堅持把民營經濟發展與發揮政府作用緊密結合在一起。
○堅持把民營經濟發展與弘揚溫州人精神緊密結合在一起。
爭當前哨先鋒
正泰集團大數據中心
▲ 推進模式創新
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內外聯動,著力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特別是當前,更要全力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發展先行區,努力為全國全省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探索樣板,重塑全國民營經濟發展“新標桿”和“溫州模式”新形象。
▲ 推進制度創新
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形成多元的産權結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科學的決策機制。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推動企業上市,推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 推進科技創新
以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契機,搭建多層次區域創新平臺,引導民營企業加強産學研結合,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 推進産業創新
鼓勵和支援民營企業進入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智慧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培育新業態新産業新經濟,加快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 推進環境創新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突破口,不斷改善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 推進文化創新
深入挖掘溫州“文化基因”,激發企業家精神,引導企業家以産業報國、實業強國,為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
來源: 《今日浙江》雜誌 | 作者:哲信 | 責編:趙曉霞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