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不強則民不富,民不富則心不安。2017年7月,浙江吹響了全省“消薄”集結號。日前,本刊記者深入瑞安、文成、景寧、雲和等“消薄”一線採訪,探尋一個個富民強村背後的故事。
無中生有 有中出新
瑞安市馬嶼鎮江橋村個私經濟發達,村民收入較高,但是由於村集體資源不足、集體經濟常年入不敷出,“民富村窮”現象嚴重。
2016年,江橋村在村中的50畝荒池中種下了蓮藕。“當時就是想美化一下村莊風貌,適當增加點賣蓮藕收入。”沒有想到,當年夏天,滿池怒放的荷花吸引了大批遊客,江橋荷花名聲大噪。村幹部們思路頓開:江橋村有山有水有古跡,鄉村旅遊這條路子,絕對有奔頭!
瑞安市江橋村荷花旅遊節
2017年,江橋村以村民入股、村集體控股的方式籌資500多萬元,開發新建造浪游泳池、城堡廣場、登山步道、湖心亭、百畝桃園等項目,並結合棋盤山、石棚墓、安泰寨、千年古剎等歷史古跡的開發保護,成功打響“荷塘月色”旅遊品牌。同時,提升村環境面貌,村民素質,讓遊客“進得來、留得下、玩得好”,更引來投資2.8億元的天井垟田園觀光綜合體項目落地。今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過120萬元,年底村民們就能收到第一筆分紅。
江橋村的做法,是我省各地以鄉村旅遊為抓手推進“消薄”工作的縮影。近年來,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壯大集體經濟。2017年,全省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3.2億人次,實現旅遊經營總收入300多億元。
聯合開發 抱團攻堅
在文成縣西坑鎮讓川村,流傳著一個“1元錢撬開村集體經濟增收閥門”的故事。
讓川村原是文成縣西北部山區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山村,由於交通不便,村民僅靠房前屋後的種養或外出務工為生,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
2013年,隨著330省道的修建,村民們看到了發展的契機。村集體和溫州天悅天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20年租賃協議,將一座村民舊宅打造成古色古香的“悅慢小院”,以每年1元的租金交給公司運營。在公司專業化運作下,“悅慢小院”一經推出便火爆文成旅遊市場,客商企業在第二年便回收了投資額的70%。嘗到甜頭後,客商企業又投資300萬元,以市場價向村集體流轉農房,打造了香樟小院和紅楓小院,陸續形成了集聚效應。
文成縣讓川村民宿
村集體挖掘畬族元素,打造了一條集風景觀賞和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文化長廊,推出品紅豆米飯、農家米酒等特色小吃,賞情歌對唱、婚嫁表演等畬家長桌宴,有效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如今,讓川村已經建成了畬家小院、竹籬樟影、山水人家等9家民宿。2017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00多萬元,村集體增收12萬多元。
先栽梧桐樹,再引金鳳凰,聯合開發抱團攻堅,讓川村的做法並非個例。
▲瑞安:平陽坑鎮聯合全鎮22個行政村,利用農産品種植養殖基地,打造善康農業開發産業園,走出了一條通過産業振興實現村民致富與集體經濟增收共贏的路子。
▲文成:百丈漈鎮新平村通過開荒造林發展果樹種植、拆改結合重現古村面貌,成功引來了天頂湖生態農莊的項目投資,村裏的數百畝茶園梅林成為名副其實的“聚寶盆”。
▲景寧:東坑鎮吳山頭村通過藝術加工枯死的木樁樹枝,把整個村莊建成了“枯木逢春”創意園,村民紛紛變身“美麗創客”,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實現了從0.2萬元到12萬元的突破。
▲雲和:石塘鎮長汀村依託毗鄰水庫優勢,在岸邊修葺了長達千米的人造沙灘,打響了“陽光沙灘、山裏看海”的“長汀沙灘”品牌,靠著這處大山深處的“海景”,短短兩年間村年集體經濟收入就突破了100萬元。
一個個看似“異想天開”的創意,成為各地富民強村的“金鑰匙”。截至8月中旬,全省已有3700多家企業和相關村莊簽訂了3100多份協議,到位資金達4.7億元。
頭雁引領 項目為王
景寧縣鶴溪街道東弄村田園綜合體立足“畬族”色,以“農業、文旅、民宿”三個産業為核心,集迴圈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自今年7月13日開園以來大受歡迎,每週接待遊客上萬人次。為更好發揮項目帶動作用,景寧組建了畬家田園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項目所在地及周邊7個村集體深度參與田園綜合體的共同發展和利益共用。
景寧東弄畬家田園綜合體
在“消薄”攻堅戰中,各地紛紛把強班子、抓項目作為“消薄”之要全力推進,一級一級落實責任、一個村一個村地抓項目、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抓落實。
▲景寧:選派縣主要部門一把手擔任53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第一書記”,實現一村一策一團隊,並把“消薄”工作納入基層黨建考核和領導幹部、村社幹部實績考核,全面落實“消薄”責任。
▲瑞安:按照“低風險、高回報、見效快、受益廣”原則,投資14.5億元,謀劃實施了“1+16+337”市鎮村三級聯動的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矩陣,即1個市級抱團平臺、16個鎮級抱團項目、337個村級新增項目,項目建成後村集體經濟每年可增收1.3億元。目前,瑞安市908個村共有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1061個。
▲文成:今年5月集中開工了267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覆蓋17個鄉鎮278個村,預計為村集體增收3433萬餘元。
▲雲和:將“消薄”作為縣鄉村三級書記和薄弱村“第一書記”的“一號工程”,根據全縣168個村的實際條件,量身定制了168份“消薄”計劃書。截至今年6月,雲和縣所有行政村100%集體經濟收入達10萬元以上、100%經營性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全面完成消薄“雙百”任務。
來源: 《今日浙江》雜誌社 | 作者:郟文綱 袁衛 | 責編:鮑寧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