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濟高品質發展,關鍵的支撐是活力充沛和競爭力強大的合格市場主體,既需要大批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也需要鋪天蓋地的中小微企業;既需要若干承載大企業持續發展的大平臺,也需要大量適合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小微平臺。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各項部署,以大抓落實之功,破“小微”發展之難,大力整治“低散亂”現象,加快建設提升小微企業園,激勵和倒逼小微企業走上高品質發展之路,不斷夯實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基礎。
加快建設提升小微企業園和大力整治“低散亂”現象,夯實浙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基礎
首先,浙江經濟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小微企業的基礎支撐。小微活,就業旺,經濟興。廣大小微企業是促進就業、激發創業、推動創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基礎力量,是市場經濟主體中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從國際看,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小微企業的創業創新越是活躍。從我國看,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貢獻了全國90%以上的企業數量、80%的就業、70%左右的專利發明、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從我省看,小微企業更是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是我省製造業發展的主體力量和創業創新領域的活躍力量。目前,我省共有小微企業190萬家,佔企業總數的97%,2017年貢獻了全省GDP的65%、稅收的54%、出口的76%。我省許多龍頭企業、“隱形冠軍”都是從小微企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可以説,沒有小微企業的高品質發展,就沒有整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其次,建設美麗浙江、平安浙江離不開小微企業“低散亂”整治這一重要舉措。我省工業發展脫胎于農村工業化、鄉鎮工業化,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累積形成的粗放發展模式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一大批“四無”企業和作坊游離于政府管理之外,造成了較大的品質、安全、環保、社會等問題和隱患。過去把這叫做“低小散”,現在我們改叫“低散亂”,有兩層意思:一是“小”要給予平反正名,二是“亂”的治理要更加突出。為此,近些年來我省打出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組合拳,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要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低散亂”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低散亂”現象依然是環境污染的重要根源,依然是安全生産的主要隱患。我們要正視這一現實問題,決不能讓“低散亂”現象成為生態建設的絆腳石、社會平安的隱患點、轉型升級的攔路虎,下定壯士斷腕的決心、拿出重整山河的氣概,切實改變小微企業“低散亂”面貌,把美麗浙江和平安浙江建設不斷推向深入。
再次,推動小微企業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小微企業園這一重要載體。如何支援小微企業發展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幫助小微企業解決“缺用地空間、缺規範管理、缺配套服務、缺要素支撐”等問題,推動小微企業競爭力提升和高品質發展,是世界各國和我國各地都致力破解的大課題。小微企業園就是這一探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重要載體,可以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提供孵化培育平臺,集聚發展提供生産製造空間,轉型升級提供公共配套服務,促進小微企業集聚、規範、創新、綠色發展。小微企業入園的過程,往往是一個“硬體和軟體一起上、入園和技改同推進”的過程,不僅實現了生産的大幅增長,還會帶來設備的更新、産品的升級、管理的改進,産生顯著的綜合效益。我們要把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擺在轉型升級的重要位置,作為傳統産業改造提升的重要一招,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為小微企業高品質發展提供良好生態和重要載體。
加快建設提升小微企業園和大力整治“低散亂”現象,營造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態
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和“低散亂”整治,本質上是建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態系統,必須以“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為指引,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把建設和整治中的難題一個個標出來,精準施策、集中攻關,啃下一個個硬骨頭。重點要抓好七件事。
嚴抓小微企業“低散亂”整治。“低散亂”整治工作絕對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項難度大、挑戰多、政策性強的硬任務,必須堅持正面激勵和反向倒逼相結合、依法行政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緊扣“四無”企業、低效企業、低效區塊等重點和難點,以有力有效的舉措深化整治工作。一要堅持依法整治。精準劍指企業生産經營中存在的違法用地、違法建築、違法經營以及安全生産、環境保護、節能降耗、産品品質等不達標問題,開展專項執法和聯合執法,依法全面整治以“四無”為重點的“低散亂”企業(作坊),對法律法規明確關停、整改無望或整改後仍不達標的企業(作坊),依法通過兼併重組、破産等方式出清,堅決扭轉“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二要強化市場倒逼。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實施差別化資源要素配置政策,倒逼畝均效益綜合評價排位末檔、資源利用效率低、綜合績效差的企業轉型發展或退出市場,真正讓企業數量“瘦身”、企業發展“強身”。要把整治的視角從企業拓展到工業區塊,對功能佈局不科學、基礎設施不完善、配套服務不健全的老舊工業點、低效園區,從整體上進行改造提升。三要注重統籌推進。“低散亂”整治工作,要與治水拆違結合起來,與處置“僵屍企業”結合起來,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結合起來,努力做到任務上同向發力、行動上步調一致,推動企業加快轉型轉産、優化升級。小微企業並不是“低散亂”的代名詞,也不是關得越多越好。對污染大、能耗高、安全隱患大的小微企業,要堅決予以淘汰;對幾乎沒有污染、安全措施可以整改的小微企業,應該允許繼續發展,尤其是“優質火種”一定要保留,並鼓勵企業在設備改造、技術研發、品牌打造上下更大功夫,更好走上轉型升級之路。
做好小微企業園發展規劃。推動小微企業高品質發展,既要“善破”更要“善立”,如果説“低散亂”整治是在“破”字上謀出路,那麼小微企業園建設就是在“立”字上做文章。規劃是建設的龍頭,搞好建設需要科學的規劃作保障。一要立足企業需求,明晰總體目標。到2022年全省建成各類小微企業園1200多個,推動10萬家小微企業入園發展。各地要做好企業需求的量化分析,好好算一算多少進園區、多少可不動、多少要淘汰,確定小微企業園建設目標,進行深入細緻的前瞻謀劃。二要著眼功能佈局,編制發展規劃。小微企業園發展規劃的編制,要合理佈局、適度超前,統籌兼顧新興産業培育和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加強與城鄉、土地、環保等規劃的有機銜接,切實讓規劃可執行能落地。要提倡採用“園中園”模式,基本實現小微企業園在産業集聚區、經濟開發區、高新園區、工業園區等發展空間的全覆蓋,提昇平臺間産業的關聯度和配套度。三要突出行業特點,做好整體設計。既要明確建築規模、廠房結構和行業指標,實現生産空間利用更為合理、功能佈局更為融合;又要提高建築美感,盡可能體現現代風格、文化內涵和生態要求,讓園區職工望得見綠、看得見景,讓入園企業彰顯文化、展示特色。
鼓勵多主體多模式開發小微企業園。經過多年實踐,目前小微企業園建設有政府主導開發、工業地産開發、企業聯建、專業機構開發等多種模式。這些模式各有利弊、各有特色,各地要採用切合實際的開發模式,做到揚長避短、因地制宜。比如政府主導項目,優點是建設速度快,配套設施完善,成本相對可控,後期管理較為規範,所以要求有一定比例的小微企業園由政府主導開發,但各地要考慮財政承受能力,量力而行。比如工業地産項目,有利於減少政府投資壓力,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更加貼近市場需求,要鼓勵企業積極投資,同時加強管理、主動引導,限制地價房價和炒作行為,努力把開發建設成本降下來。比如企業聯建項目,有利於同行業企業相互抱團,在園區功能配套上更符合行業需求,要支援多個企業聯合開發小微企業園,嚴格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總之,無論採用哪種開發模式,都要注重小微企業園的準公益屬性,都要確保小微企業園低成本性質,為小微企業提供“進得起、留得住、發展得好”的綜合平臺。
完善小微企業園配套服務功能。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勢單力薄”,承擔各項成本能力低,特別是引進人才的能力弱、資訊缺、機會少,更加需要園區提供優質公共服務。一方面,要突出完善生産服務配套。這是衡量小微企業園建設水準的重要標準。要在有條件的小微企業園創建産業服務創新綜合體,為入園企業提供技術開發、産品設計、資訊諮詢、教育培訓等服務,還要想辦法加強倉儲物流、融資對接等方面的配套,通過全方位的服務支援,促進小微企業創新發展和做強做優。科技、人力社保等有關部門要將相關政策向小微企業園集中。另一方面,要加強生活服務配套。這也是解決招工難的舉措之一。要同步完善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功能,為小微企業引進和留住人才提供優良生活環境,使小微企業園更加宜居,使職工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促使小微企業園實現生産、生活、生態有機融合。
加強小微企業園管理運營。“三分建,七分管”,建好更要管好,通過提升管理運營水準,使小微企業園的平臺作用發揮得更加充分。一要實行動態準入退出管理。不能“撿進籃子都是菜”,既要有入園門檻又要有退出要求,優先安排創新型、成長型小微企業入園,禁止“臟亂差”企業入園,避免造成低端平移和二次“低散亂”,絕不能讓小微企業園成為低端産能的“避風港”“救助站”。要明確小微企業園的産業定位,不要成為各類産業和企業“大雜燴”,而要注重産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的聯繫度,支援招引縱向上下游及橫向配套企業入園,推動形成特色化、專業化和集群化發展。二要推行專業化運營管理。明確小微企業園運營管理機構或責任主體,鼓勵引入專業化的物業管理和運營機構,鼓勵他們開展連鎖經營,建立健全規範化的管理運作機制。三要推進智慧化管理。這是主動適應園區管理數字化的要求,也是降低單個企業資訊化成本的有效舉措。要探索開發全省統一的小微企業園管理資訊系統,建立小微企業園備案登記、數據報送和定期通報制度,加強運作監測分析。各個小微企業園要不斷提升智慧化水準,幫助小微企業“上雲”,將小微企業園的智慧管理水準提升到新的高度。
抓好入園企業培育提升。入園集聚只是第一步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入園後的提升發展,重點實施三大行動:一要大力實施入園企業梯度培育行動,加大創業輔導、精準服務力度,紮實做好“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鼓勵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一批“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和獨角獸企業,讓小微企業園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陣地。二要大力實施入園企業提質增效行動,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鼓勵小微企業應用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開展“機聯網”“廠聯網”建設,提高自動化、智慧化、網路化製造水準。加大對小微企業研發創新支援力度,鼓勵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自有知名品牌、較高附加值的新産品。三要大力實施入園企業減負降本行動,努力在審批、建設、運營、管理各個環節精準施策,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成本,最大程度減免稅負成本,確定合適租售比例,切實降低入園企業生産經營的綜合成本。
加強小微企業園建設的要素保障。小微企業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還是土地、人才、資金等方面要素制約,這就要我們千方百計去加以破解。土地要素方面,各地要將小微企業園建設用地納入年度供地計劃,及時落實用地指標和項目供地,要把批而未供土地作為小微企業園建設的主要土地來源,積極做好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文章,多渠道多途徑保障小微企業園的供地;省級層面要進一步研究土地指標獎勵政策,越是對土地用得好的地方越要支援。人才要素方面,要大力創設人才柔性引進和流動機制,推出更多發揮人才普惠作用的舉措,推動人才、技術等要素在小微企業園這個平臺實現融通共用;完善人才落戶、住房、職稱和子女教育等優惠政策,為企業引才創造良好環境。資金要素方面,要從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提升小微企業園的運營管理水準和配套公共服務能力。各類金融機構要加強對小微企業園建設的金融服務,加強對入園企業的多元化、個性化金融支援,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水準。
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和“低散亂”整治,是一場要真刀真槍去幹的大仗硬仗,整治時要注意“漏網之魚”,整治後要防止“死灰複燃”,規劃建設要“出精品出形象”,管理運營要“精準化精細化”,這些都要求我們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優化政府服務,狠抓工作落實。省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工作聯席會議要發揮好統籌規劃、政策制定和協調重大問題等作用,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加強合作,各市、縣(市、區)要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形成橫向協作、縱向聯動的推進合力。要充分發揮“最多跑一次”改革牽引作用,統籌實施好“標準地”“區域能評+環評+水保”等改革措施,不斷優化整治和建設的制度環境。要加強對“低散亂”整治的督查,開展對小微企業園建設的考核,組織開展小微企業園績效評價,以督促整、以考促建,確保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落到實處。要進一步總結提煉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加快向全省推廣,以先進典型引路,推動全省小微企業加快走上高品質發展的軌道。
(摘自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同志在全省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暨“低散亂”整治推進大會上的講話)
來源: 《今日浙江》雜誌 | 作者:車 俊 | 責編:趙曉霞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