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政府發佈《浙江省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行動計劃》,為全面推進創新強省建設、加快培育形成發展新動能明確了方向和路徑。
搶抓發展機遇
全景網杭州路演中心
培育新動能,從本質上講就是要給經濟增長帶來新動力,這個動力既包括新科技的突破、新産業興起,也包括新市場主體的崛起和發展。
全球視角:加快培育新動能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題中之義,是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戰略舉措。
國家層面:加快培育新動能是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
浙江發展:加快培育新動能是自覺踐行“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必然要求,是影響浙江長遠發展的重點改革內容。
《行動計劃》的出臺,為浙江積極推動以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的形成提供了行動指南。
打造“雙創”高地
寧波智博會現場
《行動計劃》提出,浙江新動能培育將分兩步走:
➤力爭到2022年,創新實力顯著提升,新經濟成為推動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主引擎,建設全國新動能培育先行區,打造全球數字經濟創新高地;
➤到2035年,形成若干世界級新興産業集群,成為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創新創業高地。
《行動計劃》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提出了新動能培育的六大工程33項重點任務,給出了浙江培育新動能的路線圖和施工表。
——實施科技能力突破工程,搶佔科技戰略制高點
重點推進之江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産業創新中心、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G20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名校大院等建設。
到2022年,之江實驗室爭創成為國家實驗室,建成2個大科學裝置;新引進20所國內外著名高校,新增建設10家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建成1個國家産業創新中心、1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300個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40家國際科技合作創新載體;實施移動互聯技術示範應用等7個重大科技示範應用專項,建立100個科技産業化應用示範點。
——實施新經濟領跑工程,搶佔産業發展制高點
主攻數字經濟,做強生物經濟,壯大綠色低碳經濟,培育航空航太、量子資訊、柔性電子、前沿新材料等重量級未來産業;加快發展金融科技和高技術服務業。
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達到10000億元、生物經濟2000億元、綠色低碳經濟4000億元、未來産業1000億元、高技術服務業4000億元。
——實施新模式推廣應用工程,搶佔融合發展制高點
重點深化“網際網路+”行動、打造世界電子貿易(eWTP)商務平臺,促進新消費發展、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打造共用經濟平臺、加速軍民深度融合。
到2022年,培育形成20個以上“網際網路+”示範園區,20家國內領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供應鏈龍頭企業,25個左右國內知名、行業領先的共用經濟平臺;建成不少於4個市、20個縣(市、區)和功能區的省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建設50個省級特色軍民融合産業基地。
——實施科創平臺建設工程,構築區域競爭新優勢
重點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大平臺,推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增強杭州和寧波、溫州自主創新示範區輻射帶動能力。
到2022年,實現中心城市科技城設區市全覆蓋,設區市國家高新區全覆蓋,産業集聚區和工業大縣省級高新技術園區全覆蓋;新培育20個省級以上雙創示範基地和一批高新技術特色小鎮。
——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構築龍頭引領新優勢
加強千億級新經濟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的培育,扶持中小微創新型企業發展,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
到2022年,力爭培育10家左右千億級新經濟龍頭企業,100家以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知名度的浙江品牌創新型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達50家左右,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分別達到1.6萬家和6萬家,新增八大萬億産業小微企業20萬家。
——實施雙創環境優化工程,構築雙創生態新優勢
重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完善人力資本服務,建成全國一流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用,優化創新創業政務環境,構建“産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聯動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狠抓貫徹落實
紹興人才簽約儀式
圍繞抓好貫徹落實,《行動計劃》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協調和統籌推進。把培育新動能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導向和核心目標,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推進組建工作交流群,建立定期工作資訊報送制度,加強日常工作對接與聯絡。
➤落實責任分工和任務分解。各地發改部門牽頭,抓緊編制形成當地新動能培育的年度工作要點,編制重點工作清單,務實推進新動能培育各項工作。
➤加強規劃引領和政策配套。加快出臺各地新動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省市縣聯動,進一步細化科技創新、人才引育、政府採購、稅收優惠、試點示範等各類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上下貫通、支撐有力的新動能政策體系。
➤積極開展新動能統計監測。加快構建新動能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完善新興經濟領域市場主體統計調查和監測分析制度,強化數據蒐集、處理、發佈和共用工作。加強第三方評估,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作者係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來源: 《今日浙江》雜誌 | 作者:林駿 | 責編:趙曉霞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