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魚曾是開化農民自給自足、招待客人和敬送長輩的“副産品”,如今成了集體消薄、農戶增收的“富産品”。要挖掘魚文化,拓展魚內涵,以魚促旅、以旅興魚,不斷提升附加值,讓開化清水魚“有文化”“有故事”。
如何加快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富民優勢,是我一直思考探索的課題。5月6日,我就清水魚産業發展,來到核心産區——何田鄉蹲點調研,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啟發良多。
“憂”與“盼”的交織
何田鄉地處偏遠,山路與水路並肩蜿蜒,是中國清水魚古法養魚第一鄉,有600多年的養殖歷史,現有魚塘2378口,是開化的“魚香小鎮”。
何田鄉魚塘基地
來到晴村,村黨支部書記余思昌介紹,去年村集體投入4萬元發展了1畝清水魚養殖基地,不到一年時間就為村集體增收7萬餘元,今年打算擴大養殖規模。
鄉黨委書記徐城生告訴我,去年,全鄉10個行政村有6個依靠發展魚塘,當年都完成了村級集體經濟消薄任務。這讓我深受啟發:開化還有一些集體經濟薄弱村,要召開現場會總結推廣這種模式。
但村民們也有憂。去年“6·24”洪災讓開化的清水魚減産260噸,直接經濟損失1300萬元;柴家村村民何香花家的魚塘每年賣魚能增收7000元,但去年受病害影響,只賺了3000多元,急盼能規避風險。我當即交辦,要求分管副縣長牽頭抓緊研究村民的訴求。
柴家村是農家樂特色村,經營戶余明貴每年養殖清水魚550公斤,去年營業額20多萬元。他最期盼的就是交通能更加便捷。我告訴他,通往何田的徐齊線已列入改造計劃,即將動工。
村民的“憂”和“盼”,讓我深思。此前,縣裏已著手開展病害預防,看來還是要再進一步採取措施,全面推廣恒溫迴圈水養殖技術,有效解決水污染、用水不足、魚病害相互傳染等問題。同時要強化政策設計,在精準有效扶持的基礎上,加快政策性保險落地,讓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産與銷的“博弈”
田畈村村民汪名娥幾年前因意外失去了左手掌,但依靠養魚,每年收入都超過10萬元。她告訴我,這些年政策好,市場銷路也好,魚根本不愁賣。
寓外鄉賢廖立忠介紹,現在清水魚主要銷往杭州樓外樓等知名餐飲企業,要繼續開拓上海、杭州市場,經常會因供給不足導致“收不足魚”。他分析,市場年缺口達250萬公斤,但目前全縣年産只有180萬公斤。
開化家庭農場
漁趣家庭農場是廖立忠的供魚大戶,農場主汪立友2008年回鄉養魚,還辦起了農家樂,現在每年營業額超過50萬元。我問他,有沒有擴大規模打算。他卻説,最緊迫的是建一個水質凈化池,魚要多養,但水環境更要保護好。這讓我感到既欣慰又擔憂,欣慰的是生態自覺深入人心,擔憂的是如何科學處理好環境承載力和規模養殖量的關係。
靠水吃水,但決不能竭澤而漁。據測算,開化清水魚最大養殖量為年産360萬公斤。為此,要加快制定出臺清水魚産業發展規劃,科學劃定適宜養殖區域,做到有序發展。同時,要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加強産銷對接,架起農戶與市場的橋梁。
“副”到“富”的轉化
傳統意義上的清水魚,是自給自足、招待客人和敬送長輩的“副産品”,如今也成了集體消薄、農戶增收的“富産品”。在座談會上,養殖大戶、鄉村幹部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討論著清水魚從“副”到“富”的轉化。
大家一致認為,這樣的轉化正是“兩山”重要思想的成功實踐,是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生動演繹,發展清水魚産業前景好、潛力大,完全可以做深做足系列文章,提升清水魚附加值,實現效益最大化。要挖掘魚文化,拓展魚內涵,讓開化清水魚“有文化”“有故事”。要加強魚旅融合,打造好訪古問魚精品線,以魚促旅、以旅興魚。要創新行銷模式,推廣清水魚溯源標識體系,運用“網際網路+”手段,開辦“週末魚塘”,促進線上線下互動……
5月17日,根據蹲點調研中村民的所憂所盼所求,我組織召開了清水魚産業發展現場推進會,明確了佈局圖、新政策、任務書、時間表,落實了縣鄉幹部聯戶包村等舉措。我期待,這“一條魚”越養越大。
來源: 《今日浙江》雜誌社 | 作者:項瑞良 | 責編:鮑寧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