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曝光臺 新聞詳情 A- A+
這位70歲老人“救活”了一門藝術
發佈時間:2018-05-31 16:30:48    

   泥塑構稿2.jpg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公博出生於黃楊木雕之鄉——溫州樂清,經過五十年的繼承創新,成功創造了“根雕”“劈雕”“意雕”三大新型藝術表現手法,讓黃楊木雕走出了百年困局,成為現代黃楊木雕藝術的開拓者和傳統黃楊木雕藝術的集大成者。

  少年學藝
 
  1965年,16歲的高公博因家境貧寒放棄學業,但幸運地考入樂清黃楊木雕廠。進廠後,他不斷向廠裏各具特長的師傅們討教,如饑似渴地吸收著藝術養料。
 
  1979年,他被推薦到溫州,參加了中國現代雕塑家周輕鼎先生舉辦的動物雕塑藝術研究班學習。
 
  高公博開始倣古木雕的創作,在色澤處理和表現手法上進行創新,打破了黃楊木雕過去只刻小件作品的格局,通過雕、鑿、刻、鏤技法,高公博創作出《敦煌飛天》《紅綢舞》等優秀倣古木雕作品。
 
  探索創新
 
  《濟公百態》是高公博的成名作,也是他在創新道路上重要的承前啟後之作。當時電視劇《濟公》熱播,讓高公博萌生了創作100個神態各異的濟公的想法。他從1986年開始創作,採用全新的轉刀雕、抖刀雕等技法,推出“雲團紋”“倣樹紋”“岩石紋”等新的衣褶處理手法,將濟公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濟公百態》局部.jpg
《濟公百態》局部
 
  高公博思考:有沒有一種黃楊木雕能夠如草書般縱橫奔逸?他用鐵錘捶,不行;用火燒,還是不行;後來他乾脆把黃楊木從中劈開。
 
  劈紋的千變萬化和黃楊木肌理的千姿百態,給了高公博極大的想像空間和創作餘地。1990年,他的第一件劈雕作品《魚湖雨聲》誕生了,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另一件劈雕作品《屈原》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
 
  傾力傳承
 
  2006年,黃楊木雕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作為一代匠人,高公博十分重視這一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他不但到大中學校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還親自編寫書本,探討和推廣黃楊樹根雕創作藝術。
 
傳承.jpg
 
  從2007年起,高公博帶著學徒,用傳統黃楊木雕技法創作《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四大名著中的經典人物。“完成這一創作需耗時多年,若講經濟效益,得不償失。但我在乎的是傳承的價值。”高公博説。

來源: 《今日浙江》雜誌社    | 作者:李 暉    | 責編:鮑寧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