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二男,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歲學習皮影戲,15歲上臺演出,精通傳統皮影戲劇目150余出,擅長各種開臺(摺子武戲)、正本戲演出,代表作有《蜈蚣嶺》《南天國》《聚寶盆》《白家雙狀元》等。
耳濡目染 刻苦學戲
1932年,徐二男出生於海寧市周王廟鎮的一個皮影戲世家,父親徐玉林是皮影戲班木香徐家班的班頭。小時候,徐二男跟隨父親走南闖北、走村串戶搭臺演戲。
1943年,剛滿12歲的徐二男正式出道,隨父親學習皮影戲;3年學徒期滿後正式上臺演出。
1949年7月,年僅44歲的徐玉林病故,徐家班失去“臺柱子”。徐二男聽説桐鄉亭子橋的皮影戲師傅趙岳春技藝精、水準高,連夜直奔趙家,邀請趙岳春加入徐家班。
趙岳春的加盟給徐家班帶來了生機。演出時,趙岳春做上手,徐二男做下手,收入大家一起分。空閒時,趙岳春教徐二男學戲、做道具、做油盞頭。當時正是海寧皮影戲的巔峰時期,農村皮影戲演出風氣很盛,1949這一年,徐二男差不多唱了470多本戲。
徐二男的皮影戲操作技巧嫺熟精湛,一個人手拿8個影偶都綽綽有餘。他也學會了趙岳春師傅的80多部皮影戲,加上從父親那裏繼承下來的劇目,他會演出250多部皮影戲。
排除萬難 重振旗鼓
1962年,皮影戲班被解散,趙岳春師傅也離開了。臨別之時兩人約定,有機會,大家再一起演戲。沒想到這一等,就是17年。
1979年,許多熱愛皮影戲的人士開始著手恢復海寧皮影戲演出。時任斜橋鎮文化站站長王錢松四處召集皮影老藝人,恢復皮影戲演出。徐二男受到邀請,和王錢松、郎自立、平柏榮、潘富康等7位老藝人組建成立斜橋皮影戲劇團。他們到各個村巡迴演出,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徐二男以為,終於等來了皮影戲的春天。然而隨著上世紀80年代末電視機的普及,皮影戲觀眾流失嚴重。
不溫不火一段時間後,以徐二男為代表的海寧皮影戲藝人們收到杭州宋城駐點演出的邀請,參加宋城傳統文化表演。宋城演出打響了海寧皮影戲的名號,徐二男等人又受邀去烏鎮景區表演。通過這兩次的駐點演出,海寧皮影戲的認知人群不斷擴大。
2004年,徐二男率領5位老藝人進駐海寧鹽官觀潮景區江南民俗風情館,定點演出皮影戲。同年11月,另一位海寧皮影戲藝人沈聖標註冊成立海寧市江南皮影藝術團,聘請徐二男擔任藝術指導。海寧皮影戲終於重振旗鼓、重新出發。
帶徒授藝 播撒種子
2003年,徐二男代表海寧皮影戲到紐西蘭參加“中國新年燈會”。時任紐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趕來觀看,還專門為徐二男頒發了一枚獎章。
這讓徐二男堅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皮影戲這門民間藝術一定會重新得到重視。他萌發了向年輕人傳授皮影戲的想法。
2009年,海寧市啟動為期10年的“傳統皮影戲錄音錄影工程”,將徐二男畢生所學用影像記錄下來。第二年,徐二男退居幕後,潛心指導年輕人。如今他的徒弟已經成為海寧皮影戲的中流砥柱,其中,張靚和高娟琴在2016年6月被認定為海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來源: 《今日浙江》雜誌社 | 作者:王曉莉 | 責編:鮑寧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