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陵晚報》報道,某電視欄目採訪了一名“專家”,該“專家”表示:如果雪糕或冰激淩達不到要求的儲存溫度,就會引起一些結構的變化,形狀也會發生變化。有些雪糕經過融化以後再重新凍住,就會産生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如“可溶性毒蛋白”等。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其實,“毒雪糕”的罪魁禍首是細菌,而不是蛋白質。據《北京晨報》報道,蛋白質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蛋白質發生變質,分解出有害的其他物質,如富含蛋白質的雞蛋、牛奶等變質,分解出硫化物;二是蛋白質會吸引細菌大量繁殖,吃了含這些有害菌的食物,就很可能導致胃腸道疾病;三是一些人會對蛋白質過敏。雪糕溶化再凍,最可能影響健康的情況是冷藏環境不符合要求,引發細菌過量繁殖,這和蛋白質並沒有關係。
至於“可溶性毒蛋白”更是無稽之談。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谷傳玲在接受《山西日報》採訪時表示,雪糕、冰淇淋的保存溫度要求在-18℃以下,如果儲藏不當,融化變形是必然的。但僅憑溫度變化就能讓蛋白質變得有毒,這種説法不僅沒有科學依據,而且聳人聽聞,大家不需要擔心經過二次融化的“變形雪糕”會産生什麼毒蛋白。谷傳玲表示,沒有聽説過“可溶性毒蛋白”這個名詞,查閱文獻也未發現這個字眼。
那麼,在選購雪糕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據《金陵晚報》報道,全國知名品牌、當地的知名品牌雪糕應是首選;其次,看包裝,包裝是否有破漏、産品是否融化過等,絕對不能買“三無”産品;再次,要從正規渠道購買。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陸靖 | 責編:李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