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啟動儀式上,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科學部主任阮光鋒正在努力地把注射器裏的藍色墨水打進西瓜裏,但實際上西瓜內部的瓜肉是完整的整體,外界東西是很難進去的,即使打進去,藍色的墨水也會流出來。通過生動的實驗,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麼容易被人識別的造假,商家是不會做的,西瓜打針謠言不攻自破。
日前,作為全國食品安全周重要主題活動之一,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下舉辦的“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啟動式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相關企業、媒體的代表共同探討了食品安全謠言生成機制和治理措施。
相關數據顯示,網路謠言中“舌尖上的謠言”佔45%,食品安全領域成為網路謠言的重災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明珠表示,嚴懲食品安全謠言傳播,不僅需要政府部門下重拳、出狠招,還需要企業、協會學會、新聞媒體、專業機構、社會公眾等共同參與、攜手推進,織密食品安全謠言防控網,協同構建全鏈條、科學化、立體化的治理模式。可以探索綜合運用法律、道德、教育、傳播、科技等手段,在食品安全謠言治理方面拿出“新招式”、打出“組合拳”,讓真相跑贏謠言,共同推動構建尚德守法、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李克強總理強調,權威發佈一旦跟不上,謠言就會滿天飛。”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表示,在全媒體的傳播新格局下,資訊發佈要注重時機、節奏和策略,通過對時效度的把握,讓真相和權威資訊跑在謠言前面。
騰訊網副總編輯李天亮則分析了食品安全類謠言所具有載體新、傳播迅速、長尾性強、影響大等特點。而新媒體謠言則具有多主體、多形態、技術性強等特點。破除新媒體謠言則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實現“科技向善”。
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偉國、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産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等專家分別從食品謠言的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以食育方式抵禦謠言等不同角度進行專題演講。
啟動儀式上,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天創科技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副經理陳培嬋發佈《2017年食品謠言治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由中國食品藥品監管數據中心指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食品藥品輿情監測中心與騰訊較真平臺、騰訊指數聯合發佈。《報告》從時間、地域、傳播渠道、傳播類型、傳播特點等方面對2017年食品謠言概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公佈了食品謠言十大熱詞以及十大謠言分析。《報告》還針對“塑膠紫菜”“棉花肉松”“橡膠麵條”等2017年典型謠言熱點事件進行了輿情點評。《報告》認為,有效地辟謠需要政府部門、媒體、專家、企業、協會等通力協作,形成“辟謠大軍”,除了自媒體平臺外,更好地利用權威媒體發聲,採用新聞網、平面媒體等多元渠道發聲,全媒體回擊,加強全系統內的協同聯動,對於權威辟謠資訊及時轉發,建立社會多元主體共治謠言的長效機制,形成全鏈條立體式的治理模式。
據悉,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自主研發的食品輿情監測和分析系統,是當前全國食品領域最專業、數據庫最全的輿情監測系統,可以日平均對超過500萬條全國食品藥品安全熱點資訊進行跟蹤檢測,並進行專業分析研判,對食品安全謠言進行風險預警;此外,還擁有國內唯一的食品藥品謠言庫,系統對謠言的自動識別準確度也在逐漸增強,準確率可以達到75%以上,目前已經與餓了麼、美團等機構建立合作關係。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聯合首批地方食藥監管部門在會上啟動了“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美團點評集團公司事務副總裁陳榮凱作為企業代表,宣讀了“撐起網路藍天·宣戰食品謠言”倡議書。倡議書提出:要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堅決遵守法律法規;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堅決推進企業自律;堅守公平競爭原則,堅決抵制網路食品謠言;凝心聚力共促謠言治理。
據了解,在2018年食品安全宣傳週期間,中國健康傳媒集團還將舉辦“食安戰略青年智庫論壇”和“食品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啟動儀式。
來源: 中國品質報 | 作者:王嘉 | 責編:李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