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場所“蹭網”,點擊不明連結,或者掃描不明二維碼,這些平時生活中的一個小舉動,説不定就是一個網路安全“陷阱”,個人資訊可能已經被不法分子竊取。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這張無形的網路背後,暗流涌動。
如何讓網路更安全?9月18日上午,2017年浙江省網路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在臨安開幕。宣傳周的主題為“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會上,網路安全領域的各路精英齊聚一堂,暢所欲言。自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網路安全法》以來,這場關乎網路安全的大討論,具有重大意義。
大咖教你
如何防止個人隱私洩露
從事網路安全技術10餘年的徐建忠,是杭州世平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級副總裁,最早服務於傳統網路安全,近幾年他開始潛心研究個人隱私資訊保護工作。徐建忠研究發現,網路安全的“陷阱”正觸及到百姓的方方面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竊取資訊,蒙受損失。如何防止個人隱私資訊洩露,有一連串技巧:儘量不用或者少用來路不明的WiFi,慎點網址,防止釣魚網站;開啟手機驗證和支付密碼;關閉“附近的人”和“允許查看”功能……在杭州乃至浙江,有很多像徐建忠這樣的網路安全技術人才和團隊,正在做著這項意義重大的工作。這次活動也吸引了很多網路安全相關的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展示了大數據風險圖,用大數據能力將各類網路犯罪狙擊到底。
朋友圈曬旅遊照
暗藏隱患
採訪中,多位網路安全專家提及了上半年曾經席捲全球的“勒索病毒”事件。大家認為,這次事件不僅是一場升級版的駭客攻擊,更重要的是向大家提出了網路安全的新挑戰。作為國內資深網路安全專家,杭州安恒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范淵在啟動儀式之後就被媒體作者團團圍住。“隨著網路時代的巨變,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的發展,網路安全的威脅也在發生著改變。像智慧家居,家裏的攝像頭,甚至移動的網際網路汽車等,這些都存有網路安全隱患。”
面對新挑戰,范淵説:“最終還需要在技術上尋求突破,要有前瞻性,利用全局數據,來為各行各業和相關部門保駕護航。”
對於最近比較流行的人臉識別系統等新技術,人們擔心其背後可能存有網路安全隱患。對此,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吳鋌認為:“技術就是一把雙刃劍,在某種程度上來説,包括大數據等在內,攻防雙方都在用,都可能帶來某種便利,只能説它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動態過程,沒有一勞永逸。”
他説,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每個人都處在資訊流中,可以説網路安全威脅無處不在。“舉個很小的例子,朋友圈中有很多人喜歡曬出遊照片。但是,你曬這照片,意味著告訴小偷家裏沒人。所以,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人的網路安全意識還應該要不斷提高,不能把自己拒之於網際網路世界之外。”
來源: 浙江線上 | 作者: | 責編:鄧翠芳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