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浙江,詩畫江南,有著獨特自然稟賦的浙江一直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美麗浙江建設風生水起。而今,建設“大花園”行動正在全面提升美麗浙江能級,引領著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繼續走在前列。
水是生命之源、生態之基、生産之要,水資源的保質保量供給在浙江實施“大花園”戰略中至關重要。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並提出“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把節水提升到國家戰略的新高度。
一直以來,浙江以“八八戰略”為指引,貫徹治水興水新思想新理念,始終把水利放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抓手,嚴守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為浙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全面發力之下,成果斐然——“十二五期間”,浙江省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納污總量控制三大目標全面完成。“十三五”開局,在國家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浙江省位列第二,也是我省連續3年獲得國家考核優秀等次。2017年用水總量為179.50億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3.5%。
今天,國家節水行動號角吹響,人們對綠水青山日益渴求,浙江水利人依然保持勇立潮頭、改革創新的精神面貌,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為建設美麗浙江、打造全省“大花園”提供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全過程,堅守紅線嚴格管理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是寶貴的戰略資源,新時代治水方針中,“節水優先”居於首位。為此,我省堅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對涉及節水的各個過程環節進行梳理,採取紮實措施,節水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在省級層面,出臺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意見》和考核辦法,分解下達水資源總量、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全面建立省、市、縣三級水資源控制指標體系與管理目標責任制。
節水就是減排,節水促進增效,節水惠及民生。理念引領實踐,省政府建立了水資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常態化運作的工作機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在全省全面落實,各地創新舉措,亮點頻現。
在舟山,産業發展必須要以水定産,無論是總體規劃、區域規劃和重大項目建設,必須實施嚴格的水資源論證制度,未通過水資源論證的有關規劃不得批准實施;在德清,作為我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縣,該縣率先制訂《德清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從改革農業水價入手,建立節水減排新模式;在東陽與義烏,紹興、余姚與慈溪等水權交易試點,“跨地區賣水”越賣越火,水資源跨越行政界限實現高效“流通”……
此外,全省水價改革全面推進,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和非居民用水戶用水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基本實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管理進一步加強,水質監測全面覆蓋、動態化,重要飲用水源地保護分級管理、制度化;“河長制”實現省市縣鄉(鎮)村五級全覆蓋,河湖實現了長效管理……層出不窮的節水管水舉措為浙江GDP貼上了節水環保的綠色標簽。
“浙江積極響應國家節水行動,深化改革,勇於創新,爭做節水領跑者。”浙江省水利廳水資源水保處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底,省財政、環保、發改、水利等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建立省內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浙江成為全國首個在省內流域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省份,著力於推進流域上下游之間的相互補償,不再單一依靠中央、省級財政給予的縱向補償資金,再次為全國水資源管理提供了浙江智慧。
全覆蓋,持續構建節水格局
節水型社會建設,既是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解決水資源問題、推進水利現代化的迫切要求。浙江省高度重視節水型試點建設的引導作用,因地制宜、分類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形成了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節水格局。
早在2004年,岱山縣作為嚴重缺水地區代表被列入浙江省首個省級試點,並於2009年通過驗收成為浙江首個省級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縣。此後,試點又在溫嶺、開化展開。與此同時,義烏、余姚、玉環、舟山相繼被水利部確定為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並通過終期驗收。
7個試點地區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也初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省特點的節水型社會規劃編制、技術指導、監督管理、評價驗收等一套工作體系。海陸山原的節水行動各具特色,節水型社會建設在全省遍地開花,創造了一批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經驗。
由於水資源非常緊缺,岱山縣于2001年就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家水務局,通過制度設計和建設、水權明晰和配置、水資源統一管理等方面的嘗試和探索,為其成為我省首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縣提供了體制機制的保障。
又如余姚作為平原水網典型地區,推廣以經濟型噴滴灌為代表的先進節水技術,構建水庫群——河網多水源多用戶的水質水量聯合調配體系,建設投融資平臺,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為更好地保障生産、生活、生態用水提供鮮活樣板。
進入新時代,面對美好生活對水資源提出的更全面更均衡的要求,人們對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內容和承載目標也有更高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對此,我省拉高標桿,自我加壓,在全省全面啟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出臺《浙江省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監督管理體系,節水型社會基本建成,形成一個人人講節水、處處要節水的大格局。
全方位,制度政策保障有力
節水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抓節水需要謀長遠、管全局,需要建規矩、強約束, 更需要有激勵、重引導。
謀劃長遠,浙江先後組織編制實施了《浙江省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浙江省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浙江省節水灌溉規劃》《浙江省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等一系列水資源管理規劃。
管住全局,浙江先後發佈了《關於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建設節水型社會的若干意見》《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
建立規矩,浙江先後出臺了《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浙江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浙江省節約用水辦法》等法規規章。
強化約束,浙江先後出臺了《浙江省取水許可制度實施細則》《浙江省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實施方案》《浙江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和“十三五”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強取水許可和水資源管理的制度文件。
激勵引導,浙江先後出臺了《關於建立健全促進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的若干意見》《關於開展節水型灌區創建活動的通知》《關於開展節水型企業建設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節水型單位創建活動的通知》等一系列節水載體和生態補償方面的激勵措施。
這些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的發佈,進一步健全了節水管理制度,為浙江省節水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為各地區因地制宜開展節水工作提供了方向。
全鏈條,改革創新服務體系
當前的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風起雲湧,成為優化社會發展環境、服務廣大群眾和企業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浙江水利人積極響應審批“放管服”改革,轉變工作思路,強化服務意識,改革創新縱深推進。
這項重大改革行動中,2017年,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審批取消,我省涉水審批事項均已實現“最多跑一次”目標,部分項目實現“跑零次”,真正做到一個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辦事流程得到優化、簡化,辦事效率大大提升,有效促進了水資源管理工作的落地。
在長興,根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省水利廳下發的《全省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事項指導目錄》,梳理確定“最多跑一次”事項共計32項,並建立了“水行政審批仲介服務機構QQ群”和“審批資料QQ群”,以創新服務手段的方式,為企業提供服務。
在桐鄉,取水許可審批納入“一窗受理,整合服務”。原本需要跑十幾趟至少20多個工作日才能辦理好的審批,現在只要材料齊全就可在一個窗口一次辦結,讓群眾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
通過改革,我省辦理取水許可、入河排污口設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事項需提交的申請材料數量從原來的39項減少至13項,辦事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進一步提高。
改革永無止境,創新永遠在路上。為了進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凝聚節水共識,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質檢總局聯合製定發佈了《水效標識管理辦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水效標識的産品目錄(第一批)》《坐便器水效標識實施規則》將於201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今後沒貼“水效標識”的馬桶一律不得銷售。
類似重大政策制度層面的改革創新,將極大提高全社會的節水意識,促進全社會良好節水習慣的養成。浙江水利部門也將持續深入“最多跑一次”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創新監管手段,讓改革創新結出更多的碩果。
全社會,凝聚強大節水合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實現生産系統和生活系統迴圈連結”,這意味著生産與消費環節需要進一步打通,節水護水要成為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在浙江,通過在全省範圍內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和節水型社會建設,結合“五水共治” 治水行動,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全社會愛水護水的意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主動參與治水、護水、節水的行動不斷增多,涌現了一批“民間河長”“企業河長”“河小二”等護水典型和“水效領跑者”“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單位”“節水型灌區”“節水型小區”等節水載體。
浙江景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2017年國家重點用水企業造紙行業水效領跑者之一。為了最大限度推進節能減排,提升員工的節水意識,公司成立了節能減排辦公室,實行總經理負責制,將節水指標納入部門和員工考核激勵體系,並通過創新節水工藝,極大提升各項水效指標,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除了景興紙業,中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作為“工業節水”的典型標桿和行業示範,被列為2017年全國乙烯行業唯一的“水效領跑者”。
在浙江,水效領跑者和節水型企業、單位、灌區、小區不斷涌現,“河長制”延伸至浙江的江河湖塘,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參與進來,成為愛水、護水、節水的關鍵一員,凝聚起了強大的節水合力,為節水型社會的全面建成奠定了根基。
革命先驅李大釗曾説:“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後,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沿著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浙江水利人正圍繞經濟高品質發展和為人們安居樂業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保障,謀劃破題未來更長時間水資源管理和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藍圖。
新時代新征程,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措施,我省將開展自然資源資産統一監管和生態環境保護統一監管的試點工作,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全面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到2020年,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縣(市、區)要基本達到節水型社會建設標準;以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為載體、全社會參與其中的長效機制,讓更多的個人和團體參與到愛水、護水、節水行動中去。
浙江,正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以深化國家節水行動為抓手,以全面建成節水型社會為藍圖,闊步走上實現水利現代化的豪邁新征程。
來源: 浙江線上 | 作者:黃麗麗 | 責編:宋旋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