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作者跟隨市民巡訪團,對太陽城二區、金海家園、錦元華庭等小區,以及岱東鎮虎鬥社區村磨心下盛家等開展垃圾分類的居民聚居區,進行實地走訪,查看了解這些區域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
上午9時,巡訪員首先來到了太陽城二區,在該小區16號樓北側看到,一個固定的果殼箱旁,並排放置著兩個垃圾桶,分別以黑、綠兩種顏色,將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了區分,同時在桶身正面,還用中英文分別標注了餐櫥垃圾(綠)、其他垃圾(黑)字樣,標明其使用屬性。
“這幾個垃圾桶應該是服務16號樓居民的,桶裏面垃圾不多,應該是剛剛清理過的。”市民巡訪員孔雙玉説,“但垃圾桶放反了,標記著垃圾桶屬性的那面應該朝外,不然居民在倒垃圾時,容易混淆垃圾桶的使用屬性。”
而14、15號樓北側的垃圾桶放置區域內,只擺放了一個黑色垃圾桶,原本應該用來放其他垃圾的黑桶裏,卻可以清楚看到有雞蛋殼、蔬菜葉等餐廚垃圾“混”了進去。
“這兩個區域都能放二至三個垃圾桶,怎麼都只有一個黑桶?”市民巡訪員徐志霞表示疑惑不解,“一個桶還怎麼分類,居民肯定不分類,把垃圾都丟進去了。”
在15號樓旁的草坪上,巡訪員還看到一個裝滿塑膠泡沫箱、木板等建築垃圾的編織袋,幾根木條散落在編織袋旁,其中一根木條上還插滿的釘子。
隨後,巡訪員又來到了金海家園、錦元華庭兩個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據巡訪員觀察,這兩個小區,同樣在每個放置垃圾桶區域裏,擺放了黑綠兩種顏色的分類垃圾桶,同時在小區正門顯眼處,各放置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兩種分類垃圾桶。
巡訪員在離開錦元華庭時看到,該物業的工作人員鄭老伯正在對垃圾桶進行清洗。據鄭老伯介紹,每隔一天,環衛所的垃圾收集車來過之後,他就會把垃圾桶挨個清洗一遍,並按照規定進行擺放。相比城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漁農村的垃圾分類又做得如何呢?巡訪員帶著疑問,驅車來到了岱東鎮虎鬥社區村磨心下盛家一探究竟。
一走進磨心下盛家,濃厚的垃圾分類氛圍撲面而來的:家家戶戶門前都放置了一個區分可腐爛和不可腐爛的垃圾桶,桶身上還標記了廢棄瓶罐、瓜果皮核等8種垃圾的具體分類方式,每戶居民家的圍墻上,都張貼了一張來自虎鬥社區村的“告村民書”,對垃圾分類進行了具體説明。同時,圍墻上隨處可見“人人動手 清潔家園”等宣傳標語,並以墻畫的形式,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宣傳。
巡訪員翻看了幾個居民家門前的分類垃圾桶,裏面的垃圾基本都按照要求進行了分類。看到巡訪員的到來,居民王師傅和巡訪員交流起了垃圾分類的心得:“垃圾分類也挺簡單的,現在自己會有意識地進行分類。社區村裏,有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對分類垃圾桶裏的垃圾進行清理,每天等他們把垃圾收走,我就用水把桶沖洗一下,現在也基本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
經過一上午的走訪,市民巡訪員對垃圾分類工作分別有了自己的見解。孔雙玉説:“對比這幾個開展垃圾分類的區域,磨心下盛家這個漁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無論是宣傳氛圍,還是居民意識提升方面工作,都做得比較到位,所産生的效果也是比較理想的。而城區幾個小區在宣傳氛圍營造上還是有所欠缺,小區裏鮮有相應的宣傳內容。”“錦元華庭垃圾分類工作帶給我的印象也比較好,從分類垃圾桶的擺放和清潔度看,這個小區的工作人員還是比較負責任的。”孔雙玉認為,“垃圾分類這項工作任重道遠,政府應加強相應的宣傳工作,積極探索出一條適合我縣的垃圾分類路子,要在細節上,引導每一位市民自覺養成分類垃圾的習慣,當然,市民的配合也至關重要。”
徐志霞認為:“垃圾分類工作應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中全面實施,尤其在學校方面,要通過開展實踐課、講座等方式,將垃圾分類的‘種子’紮根在每一位學生思想中,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傳播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市民垃圾分類的意識,使垃圾分類這項工作真正在我縣得到普及,助力‘四個岱山’建設。”
來源: 岱山新聞網 | 作者:趙嘉波 葉佳磊 | 責編:王子怡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