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浪潮資訊“岱東居民以漁業為生,在上船跳處建有石碼頭,漁民在此處跳上船頭揚帆起航,久而久之,我們這個村落就被叫做‘上船跳徐福文化村’。”岱東鎮旅遊辦工作人員張怡寧向參與“仙島岱山就是不一樣”全國知名網媒岱山行的作者介紹精品村落改造時如是説。對此,包括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等32家媒體作者認為該村落可打造“民俗文化村”。岱山新聞辦副主任傅元元向作者介紹説,上船跳徐福文化村從2012年開始進行精緻村落打造,2015年起,上船跳徐福文化村探索美麗鄉村+休閒旅遊模式,小漁村漸漸實現了向休閒旅遊特色村的嬗變。
上船跳徐福文化村東靠青山,南鄰大海,西面是大塊的鹽田和鹽鹼濕地,一條彎曲的水泥路通向村裏。據傳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耕海牧漁,燒陶結繩。西元前210年,秦始皇派遣徐福組建了龐大的船隊,前往尋求長生不老術。徐福大軍到達蓬萊仙島岱山後,留下了一批婦孺皆知的故事。而上船跳徐福文化村則是徐福東渡啟航的地方。
在美麗海島建設的浪潮中,上船跳依託“徐福文化”,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並融合岱東特色制鹽、花生等本土元素,開始規劃打造一個集文化、休閒、體育于一體的上船跳徐福文化村精品村落。
張怡寧向作者團介紹,在上船跳徐福文化村入口的同心橋,可以看到相愛的情侶將代表愛情的鎖扣在上面,象徵愛情的不離不棄。當作者團走到曬生小院時,沙洋花生似乎在訴説著它與徐福的淵源。
“天得斯平、頂頭摸腳、穩篤陸株……”方言墻上列舉的岱山方言,使東方網魏政有趣詼諧地讀了起來。中國甘肅網邵江梅説:“灰墻木條,又是一組好看的背景墻,在這裡拍張照也非常美。”
隨即,傅元元向作者介紹説,休漁謝洋後,村民可利用充足的時間,打理自家閒置的民房。目前,上船跳徐福文化村已啟動二期工程,今年計劃投資約1000萬元,建設玻璃休閒大棚、高端民宿等項目。
作者發現上船跳徐福文化村也在悄然變化:漁民已開始修建自家的房屋,部分漁民則充當“藝術家”在墻上繪起和魚有關的“藝術品”。村裏逐漸出現了咖啡館、窯洞酒吧、仙草茶吧等多種業態融入到“全景東沙”的版圖中。
中國首個海岬公園
來自岱山本島東北部的“中國海岬公園”,引起作者團們的關注。岱山縣風景旅遊管理局景區管理執法科科長毛宗祺告訴作者,2013年燕黃公路建成,兩年後提出中國海岬公園的概念。燕黃線範圍作為“中國海岬公園”的核心板塊,採用了時尚的理念整合東沙古鎮、颱風博物館、鹿欄沙晴等旅遊資源打造濱海旅遊休閒度假區。
中國海岬公園的北端是東沙鎮燕窩山景區、南端是岱東鎮鹿欄晴沙景區。現有沿海岬彎曲的燕黃線5公里自行車騎行道,其中隧道460多米。1個自然漁村和6個自然沙灘。
傅元元告訴作者,自2015年以來,岱山縣投入350萬元完成5公里登山步道、1公里濱海棧道,東沙鎮投入200萬元完成桐盤灣海濱浴場。2016年,岱山縣再次投入300萬元完成毛家岙、施家岙沙灘主要出入口與道路的連接,並完成停車場、景觀等配套建設。
隨著海岬公園的開發,在整合岱山本島的濱海旅遊資源中逐漸形成功能佈局合理、外地遊客與本島居民共用的休閒旅遊帶。海岬公園正是充分利用了岱山海洋、海島的旅遊資源,發揮險峻的礁石絕壁、海溝峽谷地形的優勢,按照“一島一主題,一灣一特色”的思路,打造“車行、騎行、步行、滑行、舟行”的五行海岬公園。
“海岬公園與連接上海的沿海大通道相吻合,在建設長三角地區,特別是上海寧波地區。在對接未來旅遊市場的新業態、新趨勢下,結合岱山運動休閒旅遊度假的品牌打造和岱山運動休閒度假島的主題定位,是今後旅遊發展的亮點和重點。”毛宗祺説。
據了解,海岬慢遊體驗區也是岱東“一帶五區”全景旅遊新格局的關鍵節點之一。海岬慢遊體驗區以燕黃線沿線數個海岬為基礎,發展騎行觀光、休閒漁業、山體慢行等項目,輔以漁人碼頭、自行車驛站等節點,進一步豐富遊客體驗,打響“中國海岬公園”品牌。(中國網作者 張雲松)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張雲松 | 責編:張雲松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