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財政廳正式印發《“錢隨人走”制度改革總體方案》,浙江成為全國首個系統化、整合化探索“錢隨人走”制度改革的省。
其改革目標用幾句溫馨的表述就是:未來,希望有更好發展的人,仍可以往大城市跑;喜歡安逸生活的就留在縣城,也不用擔心那裏的教育、醫療等基礎公共品會比大城市差太多。
圖源網路
01
過去大城市與小縣城的差別一目了然:不管是城市面貌還是基礎設施,不管是公共服務,還是私有服務,通通不可同日而語。
更多的機會基本都在城市裏。縣城,尤其是鄉村基本成了一片被遺忘的土地。中國的城市化(城鎮化)能以高於世界平均速度多的速度進行,天壤之別的差異化“功不可沒”。
人人皆知,公共資源的流向決定了整體公共服務的水準和週全度。
財政部去年印發的《支援浙江省探索創新打造財政推動共同富裕省域範例的實施方案》中,有一條就是“支援浙江省探索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有效路徑”,加快構建“錢隨人走”制度體系廣受關注。
什麼是“錢隨人走”?浙江又將如何開路?這和普通人生活有啥關係?密切不密切?大城市所能提供的發展機會能否在縣城也能找到一些?
這些,都在“錢隨人走”大框架的思慮中。
02
浙江的思路是一種有益的探索。提高到“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意義的高度看,這個改革的重量就尤其不可輕視。
浙江省流動人口在最近幾年快速增長,名列全國前茅。人口流動,在為流入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給人口流入較多地區帶來了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壓力,而現行政策中也存在地區間保障水準差異較大、補助和支出需求錯配等問題,如何解決好外來人口的公共服務保障,是一個不可輕置的問題。
作為一項重要的體制機制創新,浙江省已在衛生、教育領域率先開展改革試點,提高轉移支付分配的合理性和精準度。
現在通過這項改革,將構建一個以人為核心的轉移支付體系,把財政資金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讓財政資金配置更加精準、市縣的財力保障更加均衡、各地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水準更加均等,保障標準和服務水準穩步提高,引導全省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推進實現全國範圍內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浙江樣本”。
這是一種承諾,也是科學分析統領下的現實需求。目的是通過厘清“錢”“人”“走”等關係,來弄清“錢隨人走”制度改革的目標和實現路徑。
03
人與錢緊密相連並“錢隨人走”是一件很難的事——這種精細的分配考驗制度設計的科學性。
浙江以《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明確的11類公共服務領域、95項公共服務項目為基礎,結合各類基本公共服務的提供主體、服務內容、服務對象等屬性,確定納入“錢隨人走”制度改革的範圍清單。
而不同的公共服務領域對應的人群和服務對象並不相同,因此分類改革是必然的選擇。
“走”也是最難的。浙江的思路是,結合改革實施主體的財力狀況,優先選擇與人口或特定享受對象直接相關、按核定標準執行的運作成本,合理確定補助標準和人口因素權重。比如,義務教育的改革,優先選擇學生生活補助、免費提供教科書等與學生密切相關的項目,再逐步推廣到學校運作、校舍建設等方面。
這些理論上基本明白的事情落實到具體實踐上,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難處。比如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的標準、部分地區上級補助的消減,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尤其是後者。常住人口的減少帶來公共服務變動成本的減少,按照資金隨人走的原則,相應的轉移支付如果不變,反而會造成資金配置效益的降低。這就需要建立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機制,通盤考慮全省各市縣的財力保障水準,安排均衡性補助資金,保障全省財力更加均衡。
因此這個《“錢隨人走”制度改革總體方案》使得浙江成為全國首個系統化、整合化探索“錢隨人走”制度改革的省份,其重量和改革難度可見一斑。
正如開始説的那幾句話,浙江的這個探索的願景值得期待:人走到哪,資金就跟到哪,基本公共服務就提供到哪。
這樣的和諧發展、科學佈局自然會使得民眾的幸福感大大增加。到那時,公共服務的不平衡、不科學都會得到改善,民眾享受服務的細微感受會更加深刻。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