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中國訪談 新聞詳情 A- A+
十九大代表徐和誼: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較好
發佈時間:2017-10-25 08:54:16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網《中國訪談》十九大特別報道。在正在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國網作者採訪到了十九大代表徐和誼,他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以及所面臨的挑戰等問題回答了作者提問。

b8aeedd12cde1b57f4d00e.jpg

十九大代表,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要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壯大節能環保産業,近日科技部也發佈了新能源汽車的重大專項,這些政策可以説都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了重大的利好,您如何看待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呢?

  徐和誼:十九大報告當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綠色發展有一段長篇的話。十八大以來,國家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發展,特別強調綠色,綠色裏圍繞著汽車行業來講,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從過去的五年來講,可以説在這方面處於世界的領先位置。怎麼叫領先呢?第一,目前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佔到了全世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一半以上,是絕對的第一,有絕對的優勢。第二,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的水準,目前是處於世界先進水準,絕對是一流水準。目前國際上其他跨國公司最好的新能源汽車産品的水準和我們國家是相當的。可能大家更多的知道特斯拉,特斯拉確實有它的優勢,續航里程長一點,500公里,目前我們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現在已經突破400多公里,460多公里也沒問題,可以説和它基本是在同一個水準上。我們預計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超過500公里的續航里程的新能源産品都會出來了。第三:我們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一方面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支援,這個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所沒有的,唯獨中國,另一方面有自身的絕對優勢,在新能源發展當中,大家知道重要的是電池,電池所用的這些材料在中國可以説資源豐富,我們有自然資源的絕對優勢,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和培育,我們國家自己的電池的水準也達到了國際的一流水準。再有我們這些年發展傳統汽車所積累的技術資源以及各個方面的資源,憑藉著這些,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上確實走在了國際的前列。十九大之後,按照中央的整個大政方針和未來發展目標的描述來看,我相信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下一步還會更快速,更健康地發展。我個人預計,中國製造2025年的時候,新能源汽車會超越和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整個發展。

  中國網: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壯大,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説一些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能力不足,那您是如何看待新能源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挑戰的,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徐和誼:過去一段時間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一個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些困難。大家可能也聽説過“騙補”現象的發生,個別企業成了全行業的害群之馬,對整個新能源産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中國政府主管部門迅速地糾偏,加大查處力度,把原來的政策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再往下發展,我們確實還面臨著技術上的一些挑戰,從全球來看,電池技術的進步速度非常之快,我們雖然在電池這個領域一些企業有短期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能不能長期地堅持下去,恐怕對這些電池企業也是一個考驗。現在發展比較好的幾個電池企業都在加大研發力度,衷心地希望在發展新能源電池這個領域上,我們國家這些骨幹企業挑起重擔,全力往前走。發展新能源汽車還有一個挑戰,就是輕量化。這也對我們國家輕量化基礎材料研究和推廣應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下一步整車企業和輕量化以及具有一定優勢的企業要緊密結合,來共同攻克在輕量化應用上的一些難題,發揮合力,協同創新。

  中國網:新能源行業國內的市場非常廣闊,國際市場也是如此,對新能源汽車國際發展以及走出去,您有怎樣的建議和看法呢?

  徐和誼:目前從我了解到的國內汽車行業來講,新能源處於國際領先水準,現在都在紛紛地制定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有幾個企業,比如像比亞迪,它走得快一些,走得比較好一些,它的大客車率先走出了國門,不管在歐洲,不管是在北美,都得到了比較好的口碑。我們也是嘗試著把純電動的轎車産品先小批量地往外推,我想可能因為在推廣新能源汽車國際化上的難度要比傳統的燃油機要小,所以作為這個戰略來講,我了解到的汽車行業的這幾家都有打算,我估計會取得比較好的結果吧。

  (本期人員——責編:段冰 主持:佟靜 攝像:高聰  後期:劉哲 主編:鄭海濱)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段冰 佟靜 高聰 劉哲 鄭海濱    | 責編:張雲松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