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我們國家下一步的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目標的提出,彰顯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奮鬥目標的新內涵,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自信。
“美麗”彰顯現代化奮鬥目標的新內涵
“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新的社會主義奮鬥目標,第一個顯著的變化是把目標的內涵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進一步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即增加了“美麗”。這個變化包含了兩個方面的深刻內涵。
一是黨和國家對增進人民福祉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民生就是人民最大的福祉,改善和發展民生就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最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根本依據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當前我國處在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這個時候如何應對人民群眾的需求,從而有效增進人民福祉,成為日益重要的問題。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正是因為無法有效回應人民的多元化和差異化訴求,使階級裂痕增大,導致社會矛盾叢生。因此,只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走一條不同於西方國家、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才能夠真正增進人民福祉。
二是人民群眾對生態文明的美好期待。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辯證關係。一方面,人從屬於自然,如馬克思所言,“自然界同(人)自身相聯繫,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與自然共生。兩者相互依存、互相促進,從而形成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的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從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個維度著力進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在發揮政府作用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通過政府的主體行為來干預生態環境的保護、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在發揮市場自身作用方面,通過市場價格這一杠桿來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用價格來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在發揮社會治理功效方面,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當前所處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時期,我們應當秉承“綠色”發展理念,主動破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推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子孫後代建設“美麗”家園。
“強國”展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新的社會主義奮鬥目標,第二個顯著的變化是目標本身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變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回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辛歷程,我們經歷了從站起來、富起來,並正在經歷著強起來這三個主要階段。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字之變,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自信。如果説“站起來”意味著毛澤東同志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富起來”意味著鄧小平同志帶領全國人民擺脫了“一窮二白”的面貌;那麼“強起來”則意味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條件下實現了跨越式和超常規的發展。
在政治建設領域,黨和國家實施簡政放權,進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2013年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之初,國務院仍有1700余項行政審批事項權力,而僅僅兩年的時間,就取消或下放了641項行政審批事項權,佔總數的三分之一強,從而有效實現了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權,以及政府向市場和社會放權,莊嚴兌現了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之初的承諾。
在經濟建設領域,自2013年在全國全面展開農村土地確權頒證,這為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和資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農民增收今後將不再只有進城打工一種選擇,可以通過其土地使用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流轉、抵押甚至折股的形式增加自身的收入,從而實現城鄉發展的相對均衡和平等。
在黨的建設領域,自十八大以來開展全面從嚴治黨。一方面進行反腐敗運動,打虎、拍蠅和獵狐一起進行,從橫縱兩個維度取得了顯著成效,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另一方面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特別是通過對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和農村黨支部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等方式,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
可以説,這些跨越式和超常規的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帶領全國人民取得的極不平凡的成就,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編:邱玉潔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