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在九三學社、無黨派人士、科協、科技界聯組討論現場,有政協委員談起近年浙江“五水共治”的成果,既喜又憂:“我省地表水Ⅲ類以上水質斷面比例已經達到82.4%,但近岸海域水質卻不容樂觀,浙江治水剿劣是時候望向海洋了。”
話音剛落,就引起在場其他委員的附議,還有委員翻出自己手機中收藏的文章:在去年國家環保部發佈的《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品質公報》中,在全國61個沿海城市中,溫州、台州等6個城市近岸海域水質被列為“差”級,寧波、嘉興、舟山等6個城市為“極差”級。不少委員感嘆,希望未來在浙江的海邊也常常可以見到金沙碧浪。
“的確,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浙江也較早遇到藍色海洋的挑戰。”省政協委員、浙江海洋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海洋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程繼紅對此感受頗深。他來自海島舟山,致力於海洋歷史與文化研究多年。“海洋保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海岸線保護、灘塗保護、水質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方面。”程繼紅介紹,浙江海洋大學近年來開展的錢塘江入海口多樣性研究顯示,我省近岸海域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已不容樂觀。
“如何提高多樣性?其實問題在水裏,根子在岸上!”有委員忍不住插話,脫口而出這句浙江的治水“名言”。“的確,保護海洋要注重統籌發展。”談及統籌,程繼紅認為應該分為兩步。第一步要提高近岸海域水質不能就海洋而談海洋,海洋污染的根源往往是在陸地,必須要找準根源才能收穫成效;第二步則是自然生態保護與文化歷史保護統籌進行。我們必須了解珍貴的海洋文化,才能實現更好地傳承與保護。
“生物的多樣性十分關鍵,關乎到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程繼紅的發言引起了省政協委員、省環保廳副廳長王以淼的共鳴。他介紹,我省今後“五水共治”的重點正是要提高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而增加水生物多樣性,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目前,我省的近岸海域水質是生態環境中最突出的短板之一。其實我省的近岸海域水質指標主要差在總氮和總磷。”王以淼分析説,我省現行的陸岸水質指標尚未完全統一,因此在指標控制方面存在不足。浙江今後將嚴格開始實施總氮控制,將總氮控制指標分解到各個設區市和各個河段,使得責任落實更明確。“在我省自身嚴格實施總氮控制管理之後,還希望能實現長江經濟帶跨省聯控、協調管理,聯手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王以淼説。
程繼紅談起自己今年帶來的提案,都與海洋保護息息相關。他注意到,由於地處海島,受交通和經濟因素制約,舟山的海洋高端人才一直相對匱乏。今年,他建議以浙江海洋大學為依託,設立用於引進高端海洋人才的專項基金,助力海洋強省發展。
來源: 浙江線上 | 作者: | 責編:李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