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中華魂 天津味 運河韻 天津打造文化遺産活力煥發的大運河示範帶

發佈時間: 2021-04-22 16:55:05 | 來源: 北方網 | 作者: 王音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昨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打造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新聞發佈會,介紹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情況,以及我市大力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相關情況。

會上,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梁軍介紹,我市成立了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各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制定年度目標任務,組織相關部門和沿線各區推進重點工作和重大工程的實施。目前,已多次召開市大運河領導小組會議,市委、市政府多次開展專題研究,有力有序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我市先後批准印發了《天津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天津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行動方案》《大運河天津段核心監控區國土空間管控細則(試行)》,將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作為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納入我市“十四五”規劃綱要,著力打造文化遺産活力煥發的大運河示範帶。

同時,我市高標準推進重點項目。加大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力度,建立了文物及遺存保護清單,大運河沿線共有文物保護單位55處、非物質文化遺産122項,包括北洋大學堂、石家大院、泥人張彩塑、楊柳青木版年畫等。圍繞重要文物和遺址遺跡保護修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水資源保障、生態保護修復等領域,謀劃了9大類51項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310多億元。其中,10個項目已完工、17個項目已開工或啟動實施、24個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不斷完善提升《天津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提出建設“三岔河口”“楊柳青古鎮”兩個核心展示園和三岔河口集中展示帶。按照“留古、承古、揚古、用古”原則,謀劃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誌性項目。

據介紹,我市將制定完成《天津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以及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4個專項規劃。實施大運河文脈整理研究工程,建設大運河標識體系。精心設計旅遊線路和系列旅遊産品,加快完成停車場、驛站、碼頭等配套設施。對大運河兩岸實施綠化提升,打造綠色生態廊道。加強大運河河道水系治理,統籌推動北運河旅遊通水通航,加快推進北運河津冀段連通。加強大運河文化整體宣傳,打造一批特色節慶、民俗品牌活動和群眾性文化活動。

彰顯津沽文化價值

國家級標誌性工程

公園規劃佔地面積2800余畝,分為歷史名鎮、元寶島、文化學鎮三個板塊,總投資52億元,建成後將實現各類收入30億元以上。

在昨天舉行的“打造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新聞發佈會上,西青區委副書記、區長白鳳祥介紹了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的階段性進展情況。

據介紹,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佔地面積2800余畝,分為歷史名鎮、元寶島、文化學鎮三個板塊,總投資52億元。目前,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方案已經市委、市政府專題會議審議通過。

西青區堅持先謀後動、文化引領、文旅融合,把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全力打造成為文化傳承的載體、文化建築的勝地、文化交流的平臺、文化消費的場所、市民樂活的家園,成為展現大運河歷史風貌、呈現時代風采、彰顯津沽文化價值的國家級標誌性工程。

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整體風貌以突顯明清天津運河的古風古韻為總基調,彰顯“中華魂、明清風、天津味、年畫神、運河韻”。公園建成後預計每年將吸引遊客300萬人次,實現各類收入30億元以上。

保護傳承利用好

大運河沿線文物

我市將在大運河沿線豎立近30塊石質基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2座“世界文化遺産”標識、100處遺産區界樁和57處緩衝區界樁。

在昨天舉行的“打造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新聞發佈會上,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文物局局長徐恒秋介紹了關於大運河沿線文物保護傳承利用的相關情況。

據介紹,目前已摸清大運河文化相關文物“家底”,建立了保護傳承利用清單。通過細緻排查,天津大運河沿線共有實物遺存29處,文物保護單位55處。在完善“有保護範圍、有保護標誌、有記錄檔案、有保管機構”的基礎上,我市將在大運河沿線豎立近30塊石質基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2座“世界文化遺産”標識、100處遺産區界樁和57處緩衝區界樁,全面系統蒐集梳理大運河歷史文獻檔案資料,建立檔案資料庫。

我市將進一步實施文物古跡修繕工作。對九宣閘、北洋大學堂舊址、天津廣東會館等一批大運河沿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有效保養和修護。同時,在大運河沿線開展靜海區張官屯窯址、北辰區張灣沉船等重要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工作。其中,張官屯窯址被市政府公佈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強化文物安全制度,推動文物安全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建立文物保護志願者隊伍,落實大運河沿線文化遺産巡查制度,確保文物古跡安全。

大運河成為

文藝創作“富礦”

我市推出了一批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長篇小説《煙火》、話劇《運河1935》、電視紀錄片《趕大營》及同名圖書已完成……我市策劃舉辦了一系列文化旅遊活動,推出“運河印象遊”精品旅遊線路,將大運河沿線打造成繽紛旅遊帶。

本報訊(記者王音)在昨天舉行的“打造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新聞發佈會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君毅介紹了我市通過多種形式大力挖掘弘揚大運河文化的相關情況。

據介紹,我市以大運河題材作為創作重點,推出了一批主題突出、題材豐富、特色鮮明的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長篇小説《煙火》展現了運河沿岸的百年曆史;話劇《運河1935》謳歌了運河兒女的民族大義和愛國情懷,即將在大運河沿線多個城市巡演;表現受運河文化影響發生的“趕大營”歷史及其發展的電視紀錄片《趕大營》及同名圖書已完成;正在拍攝製作的《過年的畫》以電視紀錄片形式講述楊柳青年畫的前世今生;海河傳媒中心與西青區聯合拍攝了5集電視紀錄片《美的溯遊》。此外,還推出了圖書《行與思:大運河文化帶考察報告》,出版了《尋根大運河》系列叢書。

我市策劃舉辦了一系列文化旅遊活動。推出“運河記憶”非遺宣傳展示、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楊柳青民俗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廣泛吸引群眾參與,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擴大大運河文化影響。推出“運河印象遊”精品旅遊線路,沿途串起古文化街、楊柳青古鎮等有代表性的文化旅遊資源,將大運河沿線打造成繽紛旅遊帶。

 

推薦閱讀
2021中國大運河“馳騁文旅”啟動儀式將在鎮江舉行 “大運河鎮江城區段旅遊品牌建設可圍繞‘江河交匯看鎮江’進行,具體品牌路線廣告語可設計為‘沿江遊、沿河憩、江河渡收眼底’。4月19日,鎮江高專文旅學院副教授、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鎮江分院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錢興認為,可從沿江遊、沿河憩、“江河渡收眼底”三個板塊發力。錢興認為,開展“沿江遊”既能突出大運河鎮江城區段的特色與亮點,又能較好地利用目前已有的資源條件,從而取得較好的旅遊效果。
中國(杭州)新年祈福走運大會榮獲世界級金獎 這30個優秀案例,打開了30種美好的休閒生活方式,匯集了世界各地的休閒項目和江南塞北的美好生活。專家們也對走運大會給予高度的評價。“走運”不僅走進了杭州,更是走進了全國。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於今年6月開館 孟德龍攝揚州是中國大運河的原點城市和申遺牽頭城市,2500多年前吳王夫差在揚州開鑿古邗溝,拉開了中國大運河的序幕。“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最大的意義就在於,這座博物館是中國大運河‘百科全書’,人們通過一個‘館’可以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縱覽中國大運河的歷史和文化,以及運河沿線的自然生態、運河與‘一帶一路’的交匯。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於今年6月開館。
蘇伊士運河堵船的影響還在持續 當地時間3月29日,擱淺在蘇伊士運河中的重型貨船已經脫困。同時,由於港口的擁堵,通行不暢,想要及時把集裝箱從港口運到中國或者亞洲其他需要的地方,變得很困難,所以,“我覺得市場也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重新恢復平衡”,彥辭説。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彥辭(JensEskelund)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期間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蘇伊士運河堵船,對海運作業影響很大,而且“我們還會持續感受到這種影響”。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