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讓千年運河文化流淌不息

發佈時間: 2021-04-07 16:40:22 | 來源: 廊坊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大運河是古代中國的水路大動脈,在南北溝通、中西交流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涓涓千年運河,流淌出沿岸文化。生生不息的運河文化孕育了沿途獨特的商貿、建築、文學、飲食、民俗風情,直到今天仍散發著無窮魅力,影響著運河沿岸的人民。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中華文明傳承延續的大事、要事,也是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017年6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批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序幕由此拉開。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2019年7月審議通過了《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標誌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以此為契機和起點,大運河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和利用也被大運河沿線各省、市提上了重要議事議程。

大運河河北段在整個運河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承載了燕趙文化,在京津冀一體化建設中扮演著獨特角色。河北省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制定和完善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等多個專項規劃,成為最早啟動和完成大運河資源調查的省份,也是較早完成大運河遺産保護規劃的省份。

北運河指京杭大運河自北京通州北關閘至天津三岔口這一段,上連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是貫穿京津冀大運河的重要節點。廊坊域內的北運河始於冀京界,南至冀津界,主要位於香河域內,歷史上是南北漕運的咽喉要道。由於處於全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區域,其發展潛力巨大,廊坊市也制定了《廊坊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北運河部分)》《北運河廊坊段旅遊通航規劃》和《北運河廊坊段旅遊通航規劃實施方案》,要求利用香河大運河旅遊通航的契機,深入挖掘大運河廊坊段,尤其是以北運河流經的香河縣為重點的運河歷史文化資源,並明確了“十四五”期間直至2035年廊坊段大運河文化建設的方向、目標和任務。

以旅遊通航為抓手,著力打造“京畿首驛·如意香河”

香河縣地處京津之間、燕郊南麓。廊坊域內北運河成形于元代,流經香河縣安平、淑陽、鉗屯、五百戶4個鄉鎮,縣內河道長21.7千米,整體保存完好,景觀風貌自然真實,沿線文物遺存豐富且特色突出。香河的大運河文化是自然遺産和人文遺産的集合,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項、省級4項、市級15項、縣級127項。其中,紅廟村金門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頭屯中幡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給大運河香河段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帶來了難得的時代契機。按照《北運河廊坊段旅遊通航規劃》要求,北運河香河段2021年要“實現與北京互聯互通,分段通航”;2025年,要“具備與京津旅遊全線直航的條件”且“香河運河旅遊品牌叫響京津冀”。北運河香河段是北運河旅遊通航出京第一站,是溝通京津冀的重要紐帶,加之北運河在香河境內的形態恰似一柄如意,今年以來,香河縣把推進北運河廊坊段旅遊通航作為首要工程,深入挖掘、“活態”傳承大運河傳統文化,著力打造“京畿首驛·如意香河”的文化旅遊形象。

借勢借力促進文旅融合,推進香河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不僅有利於促進香河縣乃至廊坊市的産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支撐點,而且有利於促進京津冀高品質協同發展,更有利於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和增強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歷史貢獻。

用文化“雙創”推動大運河文化“活態”傳承

目前,香河大運河旅遊通航工作正在分步積極推進,但“京畿首驛·如意香河”的文旅形象塑造不僅僅是通航就能完成的。大運河真正的價值是物質文化遺産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相互匹配,所以挖掘、提升和活化“文化上的大運河”是關鍵。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雙創”原則為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指明瞭方向。

飲食文化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香河縣以非遺項目香河肉餅文化的産業化實踐為切入點,堅持文化“雙創”原則,整合現有資源,按照公司化、標準化和産業化方向,積極發揮“政府引導、示範帶動、行業管理、市場聯動”機制,多措並舉,著力培育香河肉餅特色文化産業。

一是深入挖掘傳統技藝和歷史文化內涵。香河縣成立了肉餅協會和香河運河文化研究會,集思廣益,深挖香河肉餅的千年起源、風俗演變以及乾隆與香河肉餅的故事等,賦予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發掘其社會功能和哲學意蘊,開發其“醫食同源”的養生功效,將與時俱進的價值觀念注入到傳統肉餅文化中。二是做好“三個整合”,明確産業發展路徑。註冊集體商標,奠定品牌化基礎;起草《香河肉餅團體標準》,規範産品品質;統一管理標準體系和視覺識別系統(店招、裝潢、桌椅、食具、工作服等),統一産品定位和食材配送,打好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基礎。三是加強示範引領,打造“香河肉餅示範店”。2020年9月16日,香河縣第一家“香河肉餅示範店”隆重開業,為開啟品牌餐飲連鎖模式樹立了樣板。四是廣泛宣傳推介,塑造肉餅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各種活動加強宣傳力度,比如中央、省、市、縣各級電視臺,微信公眾號、雲名片等網路媒體和“美團”“餓了麼”等APP,以及肉餅大賽、大運河文化節、攝影作品和文化旅遊形象標識徵集等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香河肉餅美食文化的魅力,不斷擴大香河肉餅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下一步,香河縣計劃制定香河肉餅文化産業化發展的長期戰略策劃方案,進一步明確政府、市場、社會組織的定位,大力培養專業人才,在縣域內採取自由連鎖和直營連鎖方式,在縣域外採取特許加盟連鎖經營方式,大力推介香河肉餅特色飲食文化品牌,使延續千年的小小肉餅煥發新的生命力。

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創新是關鍵。作為香河運河文化的典型代表,香河肉餅文化的産業化發展可以實現品牌價值、市場效應和經濟效益,是大運河傳統飲食文化創新發展的一個有益嘗試,為探索大運河非遺文化如何與當代生活相結合、與當代文化相適應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借鑒。借助大運河飲食文化的智慧,打造大運河文化帶中的文化精品,也是助力廊坊市乃至河北省大運河段文化、社會、經濟三重價值實現,讓大運河“風景這邊更好”的重點工程。

(作者係中共廊坊市委黨校教授)

 

推薦閱讀
讓千年運河文化流淌不息 借助大運河飲食文化的智慧,打造大運河文化帶中的文化精品,也是助力廊坊市乃至河北省大運河段文化、社會、經濟三重價值實現,讓大運河“風景這邊更好”的重點工程。作為香河運河文化的典型代表,香河肉餅文化的産業化發展可以實現品牌價值、市場效應和經濟效益,是大運河傳統飲食文化創新發展的一個有益嘗試,為探索大運河非遺文化如何與當代生活相結合、與當代文化相適應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借鑒。下一步,香河縣計劃制定香河肉餅文化産業化發展的長期戰略策劃方案,進一步明確政府、市場、社會組織的定位,大力培養專業人才,在縣域內採取自由連鎖和直營連鎖方式,在縣域外採取特許加盟連鎖經營方式,大力推介香河肉餅特色飲食文化品牌,使延續千年的小小肉餅煥發新的生命力。
蘇北運河發佈航運轉型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計劃》重點任務包含設施升級、智慧加持、安全固本、轉型發展、服務提升、融合發展6大行動,包括全線綜合整治、節點船閘建設、生態護岸修復、數字航道、智慧船閘建設、船舶過閘導航研究、依法治航、安全生産標準化、安全應急監管、運作效率提升、運輸結構調整、水運數據共用、惠民設施完善、服務能力提質、污染防治、航運文化、文旅融合、人才隊伍建設18項工程。4月6日,蘇北航務管理處發佈《蘇北運河航運轉型提升2021-2023三年行動計劃》(下稱《計劃》),通過三年實施6大行動18項工程,使蘇北運河航運轉型提升取得明顯成效。《計劃》明確,至2023年,京杭運河江蘇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江北段)建設完成。
山東省大運河五市公共圖書館聯盟成立 山東省大運河(五市)公共圖書館聯盟成立大會在聊城市舉行山東省圖書館供圖3月31日,山東省大運河(五市)公共圖書館聯盟成立大會在聊城市舉行,共商山東省大運河文化帶棗莊、濟寧、泰安、聊城、德州五市公共圖書館事業高品質發展大計,助力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山東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劉顯世,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江濤,濟寧學院圖書館館長、教授劉欣,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慶濤,大運河五市圖書館館長,聊城各縣(市、區)圖書館館長參加活動。山東省大運河(五市)公共圖書館聯盟的成立將推動沿線五市公共圖書館資源整合共用、縱向流動、跨區延伸,為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集群乃至整個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快捷、強大、切實、有效的文化支撐和文獻保障,全面推進全民閱讀、圖書館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文化傳承等服務職能,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科普: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長賜號”如何脫困 大漲潮帶來脫困希望28日,救援團隊使用兩台挖掘機繼續挖掘,12艘拖船從船體兩側進行拖拽。埃及總統塞西當天在視察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海事訓練與模擬中心時表示,此次貨輪擱淺事件再次凸顯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性。26日,船身壓垮了運河的堤岸,管理局開始使用大型挖掘機挖掘船首底部四週的岩石,工人們開始用水泥砌築新的河堤。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