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薛亮:加強大運河文化遺産 保護、傳承和利用
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住蘇全國政協委員、省書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薛亮接受專訪,就如何落實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和利用提出建議。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考察調研時指出:“要把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一起來,為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兩年來,大運河沿線各省市圍繞如何保護、傳承和利用大運河文化遺産做了大量工作,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四梁八柱”的規劃體系已經形成。根據現狀,薛亮建議:
一是明確主體職責,加強協同合作。各級各部門定期會商聯動,形成黨委領導、黨政群協同、部門負責、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開展對大運河全方位的系統研討,凝聚發展共識,推進價值共創,重塑大運河南北經濟交流。
二是發揮地域特色,實行異地聯動。推動沿運河各地多層次、多形式溝通,樹立底線思維。發揮地域特色,合理佈局,加快制定生態環境、名城名鎮、文化旅遊、航運轉型等配套實施方案,鼓勵各地各級部門、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等建立跨越合作,形成共用合力。
三是嚴控生態環境,全面保護遺存。把“還河於民、造福於民”作為運河綜合保護的根本出發點,嚴控沿河景點、名鎮、村落等周邊生態空間佔用。加大運河故道的修復工作,對威脅運河遺産安全和環境的各類企業進行整治搬遷,悉心保護現有文化遺存。
四是加強文化宣傳,提升文化自覺。加大基礎文獻研究力度,全面梳理相關文獻、方志、地圖等資料。繼續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推動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通過建設統一規範的大運河文化遺産標識展示,開展專題宣傳。推動沿岸文藝作品和文創産品的繁榮衍生,搭建大運河宣傳載體平臺,講好運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