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交響套曲蕩起運河之波
水波為曲,槳帆當歌。12月2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如圖),帶領觀眾在交響樂、京劇、合唱的跨界融合中,探尋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故事,品鑒大運河這一意蘊深厚的史書畫卷。
《京城大運河》聚焦于中國大運河北京段,深度挖掘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內涵,彰顯北京城獨樹一幟的歷史文化風貌。它的創作經過長達一年的細緻采風,共分為5部分:序曲、第一樂章《一支塔影見通州》、第二樂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第三樂章《漂來的北京城》、第四樂章《致敬大運河》,通過京劇不同流派的典型聲腔與交響樂的結合,以套曲的形式錶現每一部分的主題。
作為交響樂隊和京劇合作的一次藝術創新,《京城大運河》在創排中遇到不少挑戰。作曲楊乃林介紹,以第一樂章“通州號子運河人”一段為例,想要表現漕運工人的滄桑豪邁,“通州號子”必不可少,但京劇中沒有“號子”,兩者的結合是一大難題;京劇與合唱的結合也是難點,合唱演員是美聲唱法,和京劇演員的發聲不一樣;京劇樂隊與交響樂隊是兩個體系,在作曲時兩者都要能接受,要能放在一起體現。“我們創作時一直堅持既展示京劇,又不同於戲曲舞臺上表演的京劇;既展示交響樂,又必須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楊乃林説。
演奏上也遇到相似的問題。執棒此次演出的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李飚説:“我們不能完全按照京劇的方式來演奏這部作品,還要加入交響樂的特點,‘融’是最難做到的,比如交響樂、京劇的弦樂聲部怎麼搭配起來,排練時我會告訴大家不要互相模倣,要在兩者間找到共同點,讓演奏更舒服、更流暢。”
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會,《京城大運河》篇章宏大,不同唱段間敘述主體和他們所處的時空常常發生變化。導演孔潔仔細研究每段唱詞,通過燈光、服裝和表演區域的劃分,讓演員分屬歷史和當今兩個不同的時空,營造出一種遠和近、凝重和明快、陳述和反思的對比,以此深化作品的主題,同時也給演員的表演提供更多的心理支點。
自從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以來,有關大運河題材的舞臺作品已經出現了多部,《京城大運河》如何另辟蹊徑?編劇翁思再介紹,這部作品集中描繪大運河北京段,其中對兩個標誌性文化事件給予濃筆描繪,一個是230年前徽班通過大運河北上進京,在京城的厚土上發育形成國粹京劇;另一個是曹雪芹以通州張家灣為來往碼頭,多次於運河南北穿梭,最後在京郊完成中國文學史上的皇皇巨著《紅樓夢》。在呈現徽班進京盛況時,杜鎮傑、李宏圖、遲小秋、朱強、陳俊傑、張慧芳、胡文閣、王怡、楊少彭等京劇表演藝術家悉數亮相。胡文閣、譚正岩在第三樂章中獻唱“一船春風載二黃”,分別飾演梅蘭芳和譚鑫培兩位大師。作為梅派再傳弟子,胡文閣此次嘗試用男旦的唱法演唱新創唱腔,也是全新的嘗試。
《京城大運河》專業顧問、水利專家蔡蕃看完演出後表示,作品創新運用京劇和交響樂結合的形式,將大運河的精神面貌展現得淋漓盡致,較大程度還原了大運河北京段的過往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