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首演

發佈時間: 2020-12-03 13:48:1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亦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絲竹管弦呈交響,洋為中用換新裝。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音融會貫通,通過中西合璧的藝術語言,抒寫京城大運河之獨特風貌,帶領觀眾走近千年大運河的前世與今生。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攝影:劉方)

“京師運河域,處處屐痕深。”如果説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催生了北京城,那麼把北京城養育壯大的,則是大運河北京段。它承載了北京城千年的過往煙雲,讓北京城成為了一座“水上漂來的城市”,它不僅是一條政治、經濟、文化的生命線,更是孕育北京城的京城大運河。

不同於以往的大運河題材藝術創作,《京城大運河》聚焦于大運河北京段,並且經過了前期長達一年的細緻采風,深度挖掘京城大運河歷史文化內涵,彰顯北京城獨樹一幟的歷史文化風貌。“自從中國大運河獲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以來,有關大運河題材的舞臺作品已經出現了多部,而我們這部作品另辟蹊徑,集中描繪運河的北京段。”編劇翁思再説。

《京城大運河》由楊乃林擔任作曲,翁思再、李東才擔任編劇,孔潔擔任舞臺導演,整臺演出共分為五個部分:序曲、第一樂章《一支塔影見通州》、第二樂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第三樂章《漂來的北京城》、第四樂章《致敬大運河》,通過京劇不同流派的典型聲腔與交響樂的結合,以套曲形式錶現每一部分主題內涵。比如第一樂章《一支塔影見通州》,描寫了通州漕運碼頭、驗糧樓、張家灣、通州號子等場景,而最後的聲聲號子,則引出下一樂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講述大運河的修建。

主創秉承的一致理念是,既展示京劇,又不同於戲曲舞臺上表演的京劇;既展示交響樂,又必須彰顯出傳統氣韻、中國氣派。正如編劇李東才所言,《京城大運河》最顯著的特色就是京劇與交響的結合,“傳統經典當代呈現,既要有歷史滄桑感,又要有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質,從而形成具有深厚歷史感和強烈現實感的套曲結構。”

在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李飚執棒下,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北京音協合唱團三方聚力,合力登臺,以龐大的陣容將《京城大運河》演繹得氣勢如虹、大氣恢弘。在每個章節裏,每首曲目所表達的內容、意境、意蘊,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匯聚成強大的藝術的感染力、衝擊力、震撼力。

“一船春風載二黃,燃燈塔下係纜樁。乾隆壽誕香滿路,徽班進京入高堂。”這一段老生唱詞道出了“通惠河”所流淌的傳統文化基因:230年前,徽班通過大運河北上進京,後來在京城的厚土上發育而形成國粹京劇。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攝影:劉方)

花雅並舉續文脈,國粹聲裏國運昌。時空流轉,如今在藝術舞臺上,西皮二黃再度奏響,杜鎮傑、李宏圖、遲小秋、朱強、陳俊傑、張慧芳、王怡、楊少彭、張建峰、張馨月、譚正岩、康靜、方旭等京劇表演藝術家悉數登場,以國粹之魅力,共唱對中國夢、千年城的美好展望。

遲小秋認為,《京城大運河》是一部守正創新,展示我們民族文化精神圖譜的力作,它體現了“講好中國故事”最好,最具體的落實。

張建峰表示,非常高興能參加《京城大運河》的創作團隊,大運河的故事,印象深刻的是由運河帶來的“徽班進京”奠定了國粹京劇的發展,藝術作品對傳播大運河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這次的《京城大運河》相信會給喜歡京劇和喜歡交響樂的觀眾朋友帶來非常棒的藝術享受。

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會,《京城大運河》演出極具儀式感、可視感,從起光到收光,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一氣呵成、氣韻流暢。以“船帆”為主體意向的多媒體大螢幕,可以自由升降,模擬運河上的帆起帆落,營造出層疊有序的舞臺空間感,同時以字幕形式打出大運河歷史背景,為觀眾傳遞更多資訊。音畫相得益彰,為觀眾描摹著古往今來不同歷史時期大運河的景象,也讓觀眾領略到豐富的舞臺視覺魅力和當代審美趣味。

作為我國第一部以京城大運河為題材,表現北京歷史文化和現代京城建設發展前景的舞臺藝術作品,《京城大運河》主題立意的高遠性、題材開掘的獨特性、藝術表達的創新性,可謂全國首創、獨領風潮,而台下的觀眾們亦能深切感知。

《京城大運河》專業顧問、水利專家蔡蕃認為,大運河北京段是中國大運河最重要、最困難的一段,雖然大運河現在已不再通航,但兩千多年積澱的文化仍在繼承發揚。《京城大運河》將大運河的精神面貌展現得淋漓盡致,用京劇和交響樂結合的形式,演繹運河歷史文化,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創新之舉。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攝影:劉方)

藝術不負韶華,凝聚主創們的智慧與心血的《京城大運河》,正如大運河上的一艘漕船,挺立潮頭,迎風揚帆。任何一部舞臺藝術精品的誕生,都需要經歷千錘百煉,在細節上不斷調整、改進、提升,這艘“漕船”亦如此,尚有需要完善、打磨、精進之處,比如京劇與交響的融合度,燈光、舞美、音響的配合度、演員表演的純熟度……然而,桅帆立起來了,魂魄立起來了,便為成功第一步。

據悉,《京城大運河》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發起設立的公益性基金,重點圍繞舞臺藝術創作、文化傳播交流和藝術人才培養三大領域開展資助。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攝影:劉方)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攝影:劉方)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攝影:劉方)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攝影:劉方)

推薦閱讀
【對話運河】聊城:傳承發展與守正創新中開創運河城市新局面 紮實推進文化遺産保護及開發“運河遺産保護基礎性工作開展得較早,也較為紮實。聊城市文旅局領導、聊城市旅遊發展集團領導向中國網記者介紹聊城市大運河。打造全域全要素的大運河文化旅遊産業劉光輝介紹,近年來,聊城市按照“文化的河、流動的河、美麗的河、繁榮的河”四大願景,守住文化保護、生態保護兩個原則,加強對大運河聊城段的保護和利用,提出要打造全域全要素的大運河文化旅遊産業。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首演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亦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 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
文旅部發佈《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文化産業數字化戰略,推動數字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發佈。《意見》明確推進數字經濟格局下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