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北京大通濱河公園再現運河盛景

發佈時間: 2020-09-27 09:49:35 |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李瑤 | 責任編輯:

26日上午,市民在綠意盎然的大通濱河公園裏散步休閒。本報記者和冠欣攝

曾經是臟亂破舊的東城區“進京第一瘡”,如今是兼具美景與野趣的“進京第一窗”。昨天上午,北京市大通濱河公園開園,該公園地處明清時東便門與大通橋所在地,是自然野趣、歷史文化相融的城市森林公園。其中“大通追憶”的景觀節點再現“大通橋上望漕糧”的歷史景觀,展示大運河盛景,引人懷古誦今。

CBD一路往南,通惠河與東二環護城河交匯之處,水綠掩映之中便是大通濱河公園,公園整體呈帶狀分佈,總面積8.9公頃。正值秋季,步入園中,耳旁的喧囂瞬間消失,沿著長約3.3公里的健身步道向前,兩旁馬褂木、七葉樹、流蘇、猬實、太平花、胡枝子等園林植物參差錯落,綠樹成蔭。

大通濱河公園是明清時東便門與大通橋所在地,大通橋建於明正統三年(1438年),建成後成為大運河漕運的北端終點,故有“大通橋上望漕糧”一説,公園名字“大通”也由此而來。

在公園建設中,東城區特意將此段歷史展現出來,在大通橋原址區域設置名為“大通追憶”的景觀節點,通過現代造景手法,將靠近鐵路的保留建築用“城墻”和垂直綠化巧妙遮擋,並把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昔日東便門外郊野的景象:綠樹掩映中,悠悠河水流淌,人們遙望著一艘艘漕運船舶向北駛來。

公園建成前,這裡環境面貌臟亂、房屋破舊,被稱為東城區的“進京第一瘡”。為徹底改變地區環境面貌,2016年11月,東城區將該處列為棚戶區改造重點項目,實施全面整治、綠化美化。公園建設秉承城市森林、海綿城市、留白增綠、生物多樣性等理念,生態景觀區、文化展示區、體育健身區三大區域各具特色,為周邊居民提供舒適的休憩、健身場地,成為優美的“進京第一窗”。

公園全園共計新植植物近70余種,新增綠地面積4.8公頃。其中,生態景觀區利用拆建還綠的內城區稀有土地資源,用繡花功夫打造宜人風景,植物景觀以春、秋兩季為觀賞特色,濱河植物景觀帶、生態植物景觀帶、防護植物景觀帶三大植物景觀帶一路相隨,讓人們全方位感受綠樹成蔭、花木蔥蘢、林下休憩、花間漫步。

體育健身區結合園內的生態景觀,採用環保材料,新建1800平方米運動場地,設置健身步道、多處體育健身場地,包括5人制籠式足球場、標準籃球場、半場籃球兼羽毛球場、440平方米健身活動場地、14套全民健身器材。

夜間,大通濱河公園也將成為一道城市風景線。公園全線以基礎照明為主,河岸沿線和重要景觀節點設置景觀照明,呈現“一條金帶貫長堤,萬點綵燈映碧波”的絢麗夜景效果。

推薦閱讀
運河雅集活動展現南北文化交融魅力 ​長風萬里送秋雁,北國江南脈相牽。“京杭風韻”運河雅集活動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重要活動之一,昨天上午,在通州大運河上的大型倣古畫舫“通運號”上拉開帷幕。
數字大運河怎麼建設、怎麼展示? 對文化遺産進行數字化的闡釋和展示,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9月24日,北京市文物局在北京“京杭對話”活動期間,組織了一場以“數字大運河:文化遺産的價值闡釋與展示”主題的文化遺産數字化論壇。
專家建言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融入國家戰略 蜿蜒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的大運河,貫通五大水系,連起八個省市。來自運河沿線地區的專家們匯聚北京通州大運河畔,建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融入國家戰略,形成共建共治共用新格局,共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
北京大通濱河公園再現運河盛景 ​曾經是臟亂破舊的東城區“進京第一瘡”,如今是兼具美景與野趣的“進京第一窗”。昨天上午,大通濱河公園開園,該公園地處明清時東便門與大通橋所在地,是自然野趣、歷史文化相融的城市森林公園。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