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運河生態與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在淮陰工學院舉行

發佈時間: 2020-09-22 15:34:21 | 來源: 江蘇省社科聯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9月19日,由江蘇省社科聯、淮陰工學院主辦,淮陰工學院蘇北發展研究院、國際教育學院承辦,中歐運河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協辦的運河生態與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在淮陰工學院舉行。國內外近百位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展開研討交流。

在會議開幕式上,淮陰工學院校長孫愛武,義大利薩蘭託大學校長法比奧·波利斯(Fabio Pollce)作開幕致辭,江蘇省社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德海講話。

孫愛武介紹説,淮陰工學院有著優秀的辦學傳統和深厚的歷史積澱,學校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積極培養具有愛國奉獻的恩來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業樂群的協作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始終堅持紮根淮安辦大學、服務地方謀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學校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建設與發展,于2015年2月成立了蘇北發展研究院。自成立以來,蘇北發展研究院聚焦蘇北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積極主動服務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戰略,為江蘇高品質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以運河生態與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的舉辦為契機,學校將進一步發揮優勢,整合資源,優化研究力量,加大研究力度,以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服務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宗旨,以應用研究、決策諮詢、傳承傳播為主攻方向,突出戰略性、前瞻性、應用性,努力推出具有決策影響力與社會公信力的高品質成果。

劉德海提出,運河的開鑿與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息息相關,大運河是中華民族奔流不息的血脈,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更是千年大計。新世紀以來,中國大運河迎來了兩個重要節點:一是2014年中國大運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遺産“走出去”的標誌性品牌。二是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丈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從國家戰略層面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進行頂層設計,為新時代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描繪了宏偉藍圖。大運河不僅是文化帶,也是生態帶、經濟帶、城鎮帶,是“流動的文化”“活態的文化”。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既是江蘇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賦予了社科理論界重大的時代責任。深入挖掘大運河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加強大運河文化基礎研究,理清江蘇大運河的歷史變遷、文化演進和發展脈絡,推動大運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出一系列高品質科學研究成果,既是今後重點努力的方向,也是推動江蘇哲學社會科學高品質發展的豐富養料。

在會議主旨報告階段,與會專家圍繞“運河生態與城市建設”的會議主題展開研討。

江蘇省社科聯副主席徐之順主持主旨報告會並表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要牢記使命,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寫好文化傳承的大文章,以歷史文化等基礎研究為基石,樹立問題導向、強化問題意識,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積極策應地方需求,推動大運河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出政府滿意、學界認可、社會信任的高品質的學術研究、理論闡述和決策諮詢成果。要用好世界文化遺産交流平臺、打造國際運河城市交流平臺、對接“一帶一路”交流平臺,向世界傳播大運河承載的中國故事,與世界各運河城市深化人文交流和全方位合作,讓運河成為中外交流的通用語言和情感紐帶,在民心相通中構建命運共同體、文明共同體。

推薦閱讀
王昊專題調研運河宿遷港産業園建設工作 9月21日,宿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昊帶領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專題調研運河宿遷港産業園建設與發展,並主持召開調研座談會,會辦解決建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八“東便門(上)” 在老北京城東垣內外城連接點有一不大的城門,叫東便門。它與內城角樓互為寄託。東便門外有水鄉之稱,大運河的北終點大通橋碼頭南北行人,貨物進出城的通道,河流如帶,垂柳梳揚。
運河生態與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在淮安召開 9月19日,運河生態與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在淮安召開。本次研討會以“運河生態與城市建設”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邀請3名外國學者以及3名省內專家分別作主旨報告。
大運河畔的北京CBD和國家文創試驗 “流成的杭州,漂來的北京”,一句俗語道出了中國大運河在歷史上對沿線城市的獨特意義。 中國大運河項目于2014年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三條河流。其中,北起北京、南達杭州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人工運河。縱貫2500多年,大運河作為“功能運河”在歲月滄桑中逐漸褪色,卻在光陰荏苒中因“經濟運河”“文化運河”“生態運河”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