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發佈時間: 2020-09-09 15:12:0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京門九衢圖》及《古運回望圖》姊妹篇。主創團隊成員83每人平均為國家頂級畫家,採用中國傳統繪畫的長卷形式進行創作和表現,以“工兼寫”的手法,還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門的功能作用和規劃藝術,採用由外觀內的方式,以通州大運河入通惠河過西便門講起,繞皇城後至廣安門結束。

朝陽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羅工柳書

咏朝陽門 〔明〕釋性柔

金碧先朝寺,香鐙出內家。

松杉留古籟,闌盾落天花。

朝陽門-作用

朝陽門又稱“糧門”。南方出産的糧食經由漕運糧船進京走京杭大運河至通州,陸路進京的糧食再由朝陽門運進城內的京都九倉,朝陽門甕城門洞內左側墻上,鐫刻有谷穗一束,“以志填倉”吉祥,象徵此門為進京糧道,“朝陽谷穗”為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也是九門觀景中的一景。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朝陽門篇鑒賞

由元至清,甚至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齊化門(朝陽門)一帶是經濟繁盛之地。北京城中,除“前三門”外,就以朝陽門關廂最為熱鬧。朝陽門關廂的熱鬧主要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早在隋朝就已開通的這條大運河,在蒙古人統治的元朝依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成為連接北京與南方各省的一條重要交通命脈。而朝陽門,正是離大運河北端重要碼頭——通州碼頭最近的一個城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北京市政協原副主席滿運來先生及其他領導鑒賞長卷圖片

通州碼頭在朝陽門正東40里,那時離京南去的官員客商,或是由南人京朝覲、經商的官員與客商,都要在朝陽門經停。因此,朝陽門下往來客商川流不息,一片車水馬龍之景,各行各業的商人看到這巨大的商機,都爭相在朝陽門關廂開設店舖。更為重要的,這裡是漕運糧食的必經之門,經大運河運達北京的南方糧米,在東便門或通州裝車,通過朝陽門進城,儲存在城內的各大糧倉中。時至今日,朝陽門附近仍有許多有“倉”字的地名存在(如海運倉、北新倉等),間接佐證了朝陽門的這一功能。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朝陽門-結構

朝陽門是北京內城東墻南側城門,與阜成門遙遙相對。元建大都時,於此建齊化門。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派徐達北伐,由齊化門入大都。明永樂年間(1402年-1424年)修北京城,此門沿用。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修,並加築甕城。城門也改名為“朝陽門”。朝陽門命名有迎賓日出含義,典出於《詩經》:“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清代仍然沿用此名稱。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朝陽門篇鑒賞

由於朝陽門地處元朝齊化門舊址上,所以老北京人直到近代仍然稱其為“齊化門”,這也許就是約定俗成的力量吧。清朝皇帝拜謁東陵均出入此門。朝陽門城樓形制與崇文門略同,面闊五間,通面闊3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9.2米。箭樓形制略與宣武門同,面闊七間,通寬32.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5米。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朝陽門-城樓

朝陽門城樓形制與阜成門相同,並與之相對應,但其寬度等各部位尺寸要略大於阜成門城樓,在細部存在些差異。朝陽門城樓面闊七間,樓寬27.5米,通寬32米,進深三間,樓深13米,通進深17米;樓連臺通高32米。三滴水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戧脊小跑7個。一、二層廊柱均為20根,二層平座四角另有戧柱4根,支撐著二層重檐的四角。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朝陽門篇鑒賞

城樓于1903年進行了全面修飾,損毀的全部內外構件都得到了更換,使北京城門樓的巍峨雄偉,壯觀華麗得到了完整體現。1953年5月,為改善交通,北京市政府向中央寫報告,要求將朝陽門、阜成門,以及東四牌樓、西四牌樓和帝王廟前的牌樓拆除。1953年5月9日中央批復同意把朝陽門和阜成門的城樓及甕城拆掉,交通取直線通過。1956年10月9日,朝陽門城樓拆除完畢。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朝陽門-箭樓

朝陽門箭樓形制略與宣武門同,箭樓修築于凸出甕城的城臺之上,正面俯瞰著護城河橋。箭樓自基部向上有較明顯的收分,城臺之上的基部寬35米,頂部寬度略小于32米,樓高17米,樓連臺通高30米。朝陽門箭樓正面辟箭窗4排,每排12孔;兩側面各辟箭窗4排,每排4孔;後抱廈兩側面各辟1孔箭窗,總共為82孔箭窗。圖為1930年中,朝陽門箭樓內部東北角樑架鬥拱。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朝陽門篇鑒賞

朝陽門古跡 -祿米倉

今祿米倉衚同71號、73號,坐北朝南,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為明、清兩代儲存京官俸祿米的糧倉。清初有30廒,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增至57廒,光緒末年減為43廒。該倉圍墻及倉廒均由大城磚砌成。毎廒五間,面闊約為23米,進深17米左右,高約7米,房頂為合瓦,頂開氣窗,兩山為懸山五花山墻,倉內原有明代歷任倉場監督題名碑。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城外是護城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以後也可以運糧,城內是糧倉。因為從水路運來的糧食需要就地儲存,東直門內建造了許多糧倉。許多倉名也進入了北京街巷名稱,一直保留至今,如海運倉、祿米倉、白米倉、新太倉等。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朝陽門篇鑒賞

朝陽門風情 -填倉節

舊俗正月二十五為“填倉節”。因居住京師的居民不事耕種,儲存糧食不多,日常所需的糧食和其他物品多靠市面交易。正月正是春節過後家中糧倉空虛之時,需購置較多的糧食、名曰“填倉”,以供日後食用,所以每年正月,進城的運糧車最多。清代《京師竹枝詞》寫道:“蟠桃宮裏看燒香,玩耍沿河日更長,童冠歸來天尚早,大通橋上望漕糧。”這首詞裏描繪的就是此時景象。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長卷內容摘要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作者介紹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七“朝陽門(上)”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








推薦閱讀
滄州元素亮相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 9月4日至6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江蘇省無錫市、淮安市等地拉開帷幕,共吸引了國內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7個城市、境外28個國家(地區)的400多家企事業單位近3000人參展參會。滄州市在無錫市主會場搭建的獨具地方特色的特裝展館以及滄州運河沿線各縣(市、區)推介展示的文旅資源,受到參觀者歡迎。
“古老的運河講新時代的故事”系列報道之八里橋篇 “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枝塔影認通州”,這裡的“塔影”指的是燃燈佛舍利塔。燃燈塔與古運河相距幾百米,而塔景垂映運河之中,昔日運河中過往的漕船商舟遠遠就能望到。燃燈佛舍利塔是運河北端的標誌,是古通州的地標。
京杭運河杭州段枯水期專項執法初顯成效 為進一步加強京杭運河杭州段通航安全管理,切實保障運河枯水期船舶安全、航道暢通,杭州市港航行政執法隊于9月起在京杭運河杭州段開展枯水期專項執法檢查,進一步加強過閘船舶誠信申報管理、超限船舶違規查處。
河北清河: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近年來,河北省清河縣大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以建設大運河文化景觀長廊為抓手,深入挖掘運河文化內涵,推進景區開發、生態建設、文化傳承等工作,為大運河沿岸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