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第二屆運博會“音舞詩畫”中開幕 古運河畔“好戲連連”

發佈時間: 2020-09-04 09:33:2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孫權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古運河畔的實景演出。 孫權 攝

古詩詞吟誦、民俗音畫歌舞、黃梅戲歌、絢麗多彩“燈光秀”……3日晚,在“音舞詩畫”中,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無錫市人民政府、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下簡稱“運博會”)在江蘇無錫拉開帷幕。

古運河夜景迷人。 孫權攝

當晚,海內外嘉賓乘坐“江南畫舫”,從無錫運河公園出發,穿過千年古運河,行至有“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之稱的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參加在這裡舉行的第二屆運博會主會場開幕式活動。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世界上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在250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貫通南北、聯通古今的大運河,留下了豐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作為大運河遺産最為豐富的省份,江蘇定下了“努力打造最繁華、最精彩、最美麗的大運河江蘇段”的目標。

一首吟誦,拉開了運博會的帷幕。 孫權攝

去年,以“融合·創新·共用”為主題首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江蘇揚州舉行。今年,第二屆運博會依舊延續該主題,在9月3日至7日期間,安排了夜遊古運河、開幕儀式、主題演出、展覽展示、主題論壇、非遺分會場和互動聯動等7大板塊、15項重點活動,傾力搭建大運河沿線城市文旅融合發展平臺、文旅精品推廣平臺和美好生活共用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晚的開幕式演出中,主辦方將戲曲舞蹈、詩詞歌賦等古典藝術融入江南運河靈動秀美的自然風光,通過全息影像等現代視覺技術進行生動呈現,充分展示江南古運河的獨特魅力。

古運河上,張燈結綵。 孫權攝

記者在開幕式現場看到,在水岸、橋頭、遊船組成的立體多維度表演舞臺上,“春波綠韻”“夏岸濃蔭”“秋渡金風”“冬灣雪景”4個篇章陸續上演,這些表演以“歌、舞、詩、樂、曲藝、戲曲”等藝術形式,以四季節令與色彩的自然變化,形象展示大運河全流域的景色之美、人文之美、風物之美。

古今交融,古運河畔“好戲連連”。 孫權攝

“通過運用科技手段,加強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強化觀眾參與度,打造‘沉浸式’的觀演新體驗,真實再現了江南運河畔傳承千年的繁華景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江南古運河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無錫運河保護開發利用的最新成果。”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開幕式上的精彩演出外,作為“東道主”,無錫還依託繞城而過的運河景觀、水岸舞臺,結合地方文化元素,推出了江南絲竹《紫竹調》、錫劇表演《贈塔》、舞蹈表演《繡娘》、崑曲《牡丹亭》選段、吳歌對唱等繽紛多彩的實景演出,可謂“好戲連連”。

“無錫元素”融入了演出之中。 孫權攝

據悉,今年的運博會主會場設在江蘇無錫,分會場設在江蘇淮安。為了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主辦方採用了“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的方式,引入“直播帶覽、帶遊、帶貨”助陣,讓不能來到現場的市民遊客也能感受活動氛圍、了解運河文化。

推薦閱讀
無錫古運河醉了運博會嘉賓 舟行碧波上 人在畫中游 無錫古運河的前身為3000多年前泰伯率眾開挖的伯瀆河。一路上,古航道樞紐西水墩、茂新麵粉廠遺址、振興紗廠舊址、淘沙巷歷史街區、“江南水弄堂”、清名橋等運河景點次第映入眼簾,打開了運河裏流淌千年的城市記憶,“破解”了無錫乘“運”而來、因水而興的繁華密鑰。運河沿岸的實景演出更是繽紛多彩、引人入勝。
美麗運河邊宣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通呂運河綠廊景觀帶是南通繼濠河“第一生態圈”後,市區著力打造的“第二生態圈”,如今綠滿兩岸,成為兩岸居民休閒、健身的首選地。
9月起進入京杭運河江蘇段船舶必須“零排放” 9月1日起,京杭運河江蘇段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二號行動”進入集中整治階段,凡不能滿足船舶污染物“零排放”要求的船舶,不得進入京杭運河江蘇段。記者了解到,“二號行動”自7月20日啟動,僅8月1日至31日期間,全省船舶污染防治檢查1022艘,其中400總噸以上船舶502艘、400總噸以下船舶520艘。對於已經進入京杭運河的船舶,將按規定予以行政處罰,並責令限期就近整改。
大運河與中國古代文學 今天我們邀請了幾位著名的古代文學學者,來到大運河畔的淮陰師範學院,與淮陰師範學院的各位運河文學研究專家共同舉辦這樣一次對話會,希望能對推進大運河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有所貢獻。各位從外地到淮安的學者通過與淮陰師範學院運河文化與運河文學研究專家的交流,一定會對“大運河與中國古代文學”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而大運河和中國古代文學的關係,更是非常密切。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