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蘇州府”的“運河百景圖”:以河湖整合成棋,將古鎮串珠成線

發佈時間: 2020-08-18 10:24:15 | 來源: 荔枝新聞 | 作者: 王雨琦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公子小姐可願往蘇州府一敘?

近來,一款古風模擬經營遊戲,火熱到如同江南的氣溫。

遊戲內“蘇州府”佈局截圖

遊戲中的蘇州府,河湖星羅棋佈,“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現實中的蘇州,是建在運河上的城市,河流如血脈般,延伸流淌在城市肌理中。

7月29日晚,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蘇州分院舉辦“新時代高品質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線上研討暨“運河+”學者沙龍,探討蘇州運河文化發展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熟悉卻陌生的大運河:

奔流千年綿延千里,匯通八省市經濟文化

提及“大運河”,我們大多想到京杭大運河。然而,“大運河”實際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段組成,貫穿南北,奔流2500多年,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2014年,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千里水道,綿延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和安徽八省市,沿岸名城古鎮無數,中原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江南文化在此一脈涌流。

畫卷裏的運河,商賈熙攘,漁火歌吹。雖然時過境遷,大運河仍是貫通南北的文化動脈,是聯繫不同區域的重要經濟動脈和生態廊道,並在航運、灌溉、防洪等方面發揮強大能量。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

同年7月,《長城、長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審議通過,將依託大運河等一批重大歷史文化遺産,規劃建設國家文化公園。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不止是文化建設,更是經濟、生態、旅遊等全方位發展機遇。當沿岸眾多城市借題發力,蘇州該如何揮灑底色、演繹“蘇式運河故事”?

運河底色中的蘇州:

水路棋盤式縱橫,古鎮枕河而興

自2500年前建城開始,蘇州便水網密布。經歷朝歷代的水利工程,水陸相鄰、河街並行的“雙棋盤式格局”逐漸形成,大河三橫四直,郡郭三百餘巷。這一風格鮮明的水陸格局,存續千百年至今。

以大運河為軸心,蘇州借水路通達五湖四海。時至今日,蘇州段仍是大運河通航條件最好、運輸最繁忙的水道。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研究員王健總結,蘇州運河的特色,一是連續性,二是網路體系。我們説的運河,大多是仍有航運價值的“連續性”運河。但在蘇州城中,有許多已退出航道的“古運河”,沉寂在大眾視野之外,但這恰是蘇州運河極具辨識度的精華。

所以,王健提出,想打造蘇州運河的品牌,必須將可通航的運河+不具通航功能的古運河充分勾連,形成整體方案,保證運河水脈的連續性和擴展性,凸顯蘇州運河的獨特。

除水路本身,運河沿岸還有大批因河而興的古鎮,如木瀆、同裏、震澤等。他們各具特色,又相互關聯,點染出江南雋秀而繁盛的圖景。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蘇州分院副院長史建華指出,古鎮們“獨而不孤”,應借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之機,將古鎮保護作為區域板塊來研究定位,推進大運河區域性文化的整體建設。一方面通過完善的自身城市歷史挖掘、文化傳承、經濟發展體系;另一方面通過城市間相互借鑒、相互支撐,形成經濟、運作聯合體。

開拓運河文旅:

立穩園林地標,串連沿岸古鎮遊

蘇州運河文化內涵豐富,有園林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飲食文化等諸多寶藏,如何在高樓之上,繼續開拓運河文旅?

揚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姜師立提出,各地都在做運河的環境修補、景觀改造,實現了對園林藝術的應用,蘇州便可發揮所長,讓運河的園林技藝在運河景點再造中火起來。

姜師立表示,作為國際旅遊城市,蘇州的筆墨一直側重於園林,對運河文旅還有空白,下一步要加以突破:

首先,文旅融合,聯手開發運河的旅遊産品,讓運河物質遺産和非物質遺産交相輝映。此前,崑曲《浮生六記》在滄浪亭實景演出、蘇繡玉雕等非遺項目走進園林,便是物質文化遺産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園林方向融合發展的範例;下一步,可參考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産如何在運河上呈現;

其次,蘇州有大批運河特色古鎮,可以借運河串珠成線,成立大運河古鎮旅遊聯盟,聯合開闢運河古鎮遊覽線,發揮運河廊道的功能;

另外,以文旅融合為載體,適合年輕遊客的需求,打造文化項目,包括燈光秀、節日燈會、網紅打卡點等,通過文化創意驅動運河文化的提煉,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大運河公園建設:

以傳承歷史為目標,經濟、生態、旅遊全方位佈局

2019年,中宣部下達相關文件,明確由江蘇開展大運河公園試點建設。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認為,大運河公園可以説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先行工程、示範工程,從中汲取經驗,日後為全國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提供參考。

然而,建設大運河公園,首先要辨明的是:把它看作什麼?

是經濟投資機會?抑或是産業發展機會?房地産開發機會?還是當作文化傳統事業來做?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小武提出,從定位上説,公園首先應有保護、傳承歷史文化的目標,還需有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的思考,以及城市佈局、區域文化等整合佈局的多維思考。

胡小武從Park四個字母分別做解讀:

P是規劃設計,結合文化傳承,包括旅遊、生態保護、經濟增長等功能,要做出精確的模型推演,在規劃設計中將理念植入在內;

A是Art,用藝術化、人文化的設計,彌補蘇州過去文化建設中的短板;

R是Relax,要把公園還原為市民共用的休閒空間。跟國外相比,國內公園的休閒屬性偏弱;

K是Kindness,通過大運河公園的建設,讓蘇州升級為極具友好、開放、共用的城市文化特質的城市,讓這種特質融入城市性格。

四個維度需綜合考量,才能真正做出有蘇州特色的大運河公園,提升城市整體競爭力和軟實力。

大運河綿延千年,浩蕩不止。蘇州,這座千年古城,亦如運河般,生命力勃勃不息。

荔枝新聞 &蘇州大學東吳智庫聯合出品

文案 /王雨琦

配圖 /東方IC星球研究所

推薦閱讀
萬名海外華裔青少年“雲打卡”龍城 一覽大運河文化 樂享常州——登天寧寶塔,遊紅梅公園“樂享常州日常”。常州旅遊商貿高職校在師資、技術上進行了全程支援,打造了運河常州——尋訪常州老城廂“教我如何不想她”。文脈常州——漫步青果巷“探尋龍城文脈”。
探訪大運河 雲遊副中心 直播網紅打卡地 推介文旅資源 燃燈塔下聽故事、五河交匯處賞美景、漕運碼頭憶古今……“探訪大運河雲遊副中心”網路直播推介活動啟動,圍繞大運河和副中心,我區將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呈現給全市乃至全國的遊客,從而增強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吸引力。近日,由中國圖片集團、區文旅局、區網信辦和攝影世界雜誌社聯合主辦,一場以“探訪大運河雲遊副中心”為主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遊資源網路直播推介活動在新華社快看抖音號、攝影世界微網志和通州八大遊微網志直播間等幾個直播平臺同時播出。外景主持人帶著網友們深入探訪大運河和城市副中心,在燃燈塔下聽故事、在五河交匯處賞美景、在大運河的漕運碼頭上憶古今……同時,內景主持人還在直播間裏與嘉賓們互動,現場向網友們推介精美的“通州禮物”和非遺手工作品,並進行抽獎活動。
江蘇淮安:“夜經濟”激發千年運河畔新活力 來自淮揚餐飲、淮味千年、大型商貿、文化旅遊、體育健身等領域的35家企業,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示方式,推出特色商品和促銷政策。今年以來,淮安市舉辦了“春暖淮安·消費促進季”、體育消費大賣場、首屆大運河龍舟賽、“淮味千年”農特産品線上促銷、領導直播帶貨推介淮安特色産品、網紅主播帶你遊淮安等促進消費活動,各縣區、園區積極響應,舉辦了龍蝦啤酒夜市節、網際網路龍蝦節等活動。企業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示方式,推出特色商品和促銷政策。
“蘇州府”的“運河百景圖”:以河湖整合成棋,將古鎮串珠成線 7月29日晚,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蘇州分院舉辦“新時代高品質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線上研討暨“運河+”學者沙龍,探討蘇州運河文化發展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蘇州分院副院長史建華指出,古鎮們“獨而不孤”,應借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之機,將古鎮保護作為區域板塊來研究定位,推進大運河區域性文化的整體建設。大運河公園建設:以傳承歷史為目標,經濟、生態、旅遊全方位佈局2019年,中宣部下達相關文件,明確由江蘇開展大運河公園試點建設。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