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培訓會議

發佈時間: 2020-08-18 09:37:26 | 來源: 齊魯壹點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8月16日,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培訓會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楊洪利主持並講話,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井為民作專題輔導報告。區領導班子成員,新區建設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同志,各部部長、副部長及派駐分局主要負責人參加。

井為民從優化營商環境背景解讀、指標評價體系、如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等方面入手,詳細闡述了打造營商環境的重要性,解讀了一些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內容緊密聯繫當前時局和新區實際,為全區幹部作了一堂生動實用的報告。

楊洪利對優化全區營商環境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市委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充分彰顯了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決心。運河新區要按照市委“高效能改革,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上爭先進位”的部署要求,堅持以政務服務新高度、項目落地新速度、社會服務新溫度為目標,對照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兩個文件要求,將11項一級指標和45項二級指標分解落實、細化到位。尤其要結合當前1283項審批事項承接改革工作,大力壓減一般事項,全力提升辦理速度,真正讓企業、群眾感覺到便利。

楊洪利要求在改革、發展、交接各項工作重疊交叉關鍵時期,各級要增強合作意識,提高統籌能力,切實處理好當前和長遠、內部和外部、新體制和舊體制、分工和集體、效率和有序、組織需要和個人意願等各方面關係,迅速保障改革機制落實到位,確保民生服務等工作平穩有序推進,確保改革發展大局穩定,為新區建設開好頭、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會上,印發了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和《優化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並對細化營商環境方案作出安排。

推薦閱讀
萬名海外華裔青少年“雲打卡”龍城 一覽大運河文化 樂享常州——登天寧寶塔,遊紅梅公園“樂享常州日常”。常州旅遊商貿高職校在師資、技術上進行了全程支援,打造了運河常州——尋訪常州老城廂“教我如何不想她”。文脈常州——漫步青果巷“探尋龍城文脈”。
探訪大運河 雲遊副中心 直播網紅打卡地 推介文旅資源 燃燈塔下聽故事、五河交匯處賞美景、漕運碼頭憶古今……“探訪大運河雲遊副中心”網路直播推介活動啟動,圍繞大運河和副中心,我區將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呈現給全市乃至全國的遊客,從而增強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吸引力。近日,由中國圖片集團、區文旅局、區網信辦和攝影世界雜誌社聯合主辦,一場以“探訪大運河雲遊副中心”為主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遊資源網路直播推介活動在新華社快看抖音號、攝影世界微網志和通州八大遊微網志直播間等幾個直播平臺同時播出。外景主持人帶著網友們深入探訪大運河和城市副中心,在燃燈塔下聽故事、在五河交匯處賞美景、在大運河的漕運碼頭上憶古今……同時,內景主持人還在直播間裏與嘉賓們互動,現場向網友們推介精美的“通州禮物”和非遺手工作品,並進行抽獎活動。
江蘇淮安:“夜經濟”激發千年運河畔新活力 來自淮揚餐飲、淮味千年、大型商貿、文化旅遊、體育健身等領域的35家企業,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示方式,推出特色商品和促銷政策。今年以來,淮安市舉辦了“春暖淮安·消費促進季”、體育消費大賣場、首屆大運河龍舟賽、“淮味千年”農特産品線上促銷、領導直播帶貨推介淮安特色産品、網紅主播帶你遊淮安等促進消費活動,各縣區、園區積極響應,舉辦了龍蝦啤酒夜市節、網際網路龍蝦節等活動。企業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示方式,推出特色商品和促銷政策。
“蘇州府”的“運河百景圖”:以河湖整合成棋,將古鎮串珠成線 7月29日晚,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蘇州分院舉辦“新時代高品質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線上研討暨“運河+”學者沙龍,探討蘇州運河文化發展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蘇州分院副院長史建華指出,古鎮們“獨而不孤”,應借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之機,將古鎮保護作為區域板塊來研究定位,推進大運河區域性文化的整體建設。大運河公園建設:以傳承歷史為目標,經濟、生態、旅遊全方位佈局2019年,中宣部下達相關文件,明確由江蘇開展大運河公園試點建設。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