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發佈時間: 2020-07-28 10:02:3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作了《古運回望圖》及其姊妹篇,反映清代康乾盛世老北京風貌的182米國畫長卷《京門九衢圖》等文化工程。

西直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孫軼青題

咏西直門 〔清〕王士禎

都城負太行,勃碣地形古。

城西富流水,磬析頗參伍。

西直門-作用

西直門位於內城西墻。形制與阜成門大體相同。西直門在元代時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姊妹門,明清時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那時的北京城裏皇家用水,都取自西郊玉泉山,因為它在京城九門當中,為運水進城的唯一通道,所以俗稱西直門為“水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西直門篇鑒賞

西直門-由來

西直門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舊城東北營建新城時開始建造的,在元朝時西直門被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劉秉忠為西直門總設計師,郭守敬負責水源方面的設計,按照《周禮·考工記》中關於帝王之都的理想佈局設計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完成。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中國古建築學家羅哲文等專家創作研討中圖片

西直門歷史

元代和義門城門北側設有水關,郭守敬引白浮泉水經翁山泊(今頤和園昆明湖)入水關匯入城內積水潭。明永樂年間營建北京城,和義門改稱“西直門”。明正統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監阮安等監修京師九門城樓,正統四年(1439年)完工,修建時利用和義門原有門洞,將原甕城包在新建的甕城之中。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清代城門基本沿襲明制,在營建圓明園、暢春園等西郊園林時,西直門是必經之路,故多次對西直門及城外官道維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修頤和園及西直門外道路時,又對城門進行全面修繕,後因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未及完工即告中斷。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1950年西直門城樓、箭樓及甕城曾修繕。1969年修建環線地鐵時將西直門城樓、箭樓等拆除,在箭樓下發現埋在地下的元朝和義門甕城門,現原址現已辟建為路。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西直門篇鑒賞

西直門結構

西直門城樓臺基底寬40.9米,城臺頂進深24米,城臺高10.75米,內側券門高8.46米,外側券門高6.3米。城臺內側左、右馬道寬5米,城樓面闊五間,連廊面寬32米,進深三間,連廊通進深15.6米,城樓連城臺通高32.75米。甕城為方形,東西長62米,南北寬68米,甕城南側辟券門,券門上建閘樓,東北角建關帝廟。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明正統元年(1436年)新修的西直門包括門樓、門洞、箭樓、甕城、甕城門各一,均採用山東臨清燒制的特大城磚。門樓通高34.41米(包括樓臺),為3層飛檐歇山式建築,柱、門、窗皆為朱紅色,檐下的梁枋上飾以藍、綠兩色圖案,頂部為綠色琉璃瓦,飾有望獸及脊獸。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在門樓台下部正中與城垣墻身垂直方向,辟有券頂式城門洞,因沿襲和義門之制,較內城其他門洞低。裝有向內開啟的城門一合,用福山壽海5麵包錠鐵釘固定。城門正前方為一重檐歇山頂箭樓,西、南、北3側共有箭窗82孔。箭樓西側面闊7間,內側底座面闊5間,通高30米,俯視呈“凸”型。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甕城連接城樓與箭樓,為東西62米、南北68米的方形。西北角設有甕城廟。在甕城南墻辟有一甕城門。與城門方向成曲尺型,以利遮罩城門。上方有一座單檐硬山譙樓有兩層12個窗,又稱甕城門樓。城外護城河木橋改為石橋。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西直門篇鑒賞

西直門風情-西門折柳

西直門外長河沿岸,垂柳成行,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每年清明過後,草色青青花盛開,親朋好友相邀互攜,到西直門外長河畔春遊,臨別時依依不捨,折柳相贈。久之,形成了“西門折柳”的説法兒。當盛春時,城中仕女雲集,當官的、舞文弄墨的,沒有不到這裡遊覽的。人們稱此地為“小似錢塘西湖”。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西直門盛景 1 -西直水紋

在西直門的甕城門洞中嵌有漢白玉水紋石雕一塊,它是西直門功用的標誌,也是京城九門一絕,稱“西直水紋”一景。傳説西直門城門晝夜不關,因為北京城裏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一時一刻離不開生活用水。不是城裏沒有水井,可那井水大多是苦水,有所謂“苦海幽州”一説嘛。玉泉山的水,清冽甘甜,曾被乾隆帝譽為“天下第一泉”,那是紫禁城皇家的日常專供。從玉泉山來的人推驢拉的運水車,都有皇上簽發的特別通行證,車頭插著一面杏黃小旗,一路飄飄展展,浩浩蕩蕩,晝夜不停地進出西直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創作資料用圖

西直門盛景 2 -薊門煙樹

“燕京八景”之一的“薊門煙樹”碑豎立在元代土城遺址上。元、明以來把德勝門外元大都城健德門(俗稱“土城關”)當做戰國薊門舊址,元代稱做“薊門飛雨”,明時始稱“薊門煙樹”。傳説門外有兩個大土堆,“樹木蓊然,蒼蒼蔚蔚,晴煙拂空,四時不改”,因此得名。僧帽形碑首,刻雷紋。方形碑座,碑的陽面為乾隆帝手書“薊門煙樹”四字,碑陰為乾隆帝禦題七律詩。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西直門篇鑒賞

長卷內容摘要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衚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佈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作者介紹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三“西直門(上)”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築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築、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


推薦閱讀
吃透大運河 他們用鏡頭“語言”探索大運河的美食文化 這個暑期,揚州大學“運河美食傳承者”實踐團隊在大運河江蘇段蘇州、無錫、揚州等城市進行實地調研,聚焦運河沿線美食,用獨特的鏡頭“語言”呈現不一樣的運河文化魅力。
江蘇省大運河(淮安)文旅基金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為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儘快統籌整合資源,加快推動江蘇省大運河(淮安)文化旅遊發展基金設立,8月11日上午,市長陳之常主持召開江蘇省大運河(淮安)文化旅遊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市領導顧坤、孫虎參加會議。
廊坊市開展大運河綜合治理暨公益保護專項行動 8月5日,市檢察院聯合市河長制辦公室,組織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在香河縣開展了京杭大運河廊坊段(北運河)綜合治理暨公益保護專項行動,更好地對京杭大運河廊坊段實施精准保護。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四“德勝門(下)” 沿內城西墻北折有北城門戶之一的德勝門。內城北墻無中門,僅辟兩座旁門。一個在西叫“德勝門”,一個在東叫“安定門”,歷來被看做北京城最重要的防禦之門。德勝門是通往塞北的重要門戶,軍隊出征往往走此門,又被人們稱為“軍門”,寓意“得勝回朝”。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