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發佈時間: 2020-05-22 09:47:3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河西務篇鑒賞

“河西務鎮”,地鎖京津,距兩地俱120里。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山東省內會通河開鑿後,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這裡是漕運要途,商民攢聚,舟船輻輳。因位於北運河西岸,始稱“河西”,初為停泊修船的地方,曾有過“河西塢”之稱。戶部在此設立分司,這裡成了非常著名的榷稅鈔關,河西務由此正式得名,一直相沿至今。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研討會圖片

河西務起源於漢魏,在元一代及明朝前、中期,沒有城池。但是,蒙古酋長俺答、辛愛雄黠喜兵,屢犯明朝北部邊關,甚至多次深入內地,威脅京師,為保護漕運要道,拱衛北京,在明隆慶四年(1570年)八月,“築河西務城”。當時所築的是土城,在明隆慶六年(1572年)又在外壁砌磚,始有磚城,加強了防禦功效。河西務數百年間,歷朝歷代均在此設官置府,從而使這個臨河小鎮逐漸成了漕運咽喉、榷稅鈔關,水陸驛站所在。故上從國史縣誌,下至詩文典籍,內中多有對河西務的記述。因地位顯要、市景繁榮,河西務早在明朝即有了“京東第一鎮”之稱。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河西務十四

元代河西務設有14座糧倉,可儲糧226萬石。分別是:大盈倉,取加大充滿之義,80間,儲糧20萬石;充溢倉,取充足流溢之義,70間,儲17.5萬石;崇墉倉,取倉若城高之義;廣盈北倉、廣盈南倉,取普遍豐滿之義;大稔倉,取大獲豐收之義,間數與儲量俱與充溢倉同;永備北倉、永備南倉,取長久儲備之義,大小與大盈倉同;豐備倉,取豐富糧儲之義;恒足倉,取永遠充足之義;既備倉,取食糧齊備之義;足用倉,取滿足用度之義;豐積倉,取增大積儲之義,均50間,各儲12.5萬石;大京倉,取極大穀倉之義,60間,儲16.25萬石。都取積極吉祥字詞,寄託朝廷的美好願望。由此可知,河西務具有極高的戰略地位,是京東名鎮。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河西務篇鑒賞

海河

海河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海河擁有薊運河、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衛南運河七條河流,最後匯集天津,注入渤海。海河與鄰近的灤河及徒駭、馬頰河系共同組成了海河流域。海河流經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內蒙古和遼寧八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全部和部分地區,流域面積為31.8萬平方公里。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海河的起源當前最有影響的兩種説法:一、《辭海》中説海河發源於地處河南省的衛河,以此計算海河全長1090公里;二、《海河流域綜合規劃》中提到,海河發源於山西省境內的漳河,以此計算海河全長1032公里。當然,也有水利專家認為,海河發源地應是漳河的上游濁漳間,以此計算海河全長1329公里。海河,起自天津西部的南運河、子牙河相交的三岔河口西,東至大沽口入海,全長70多公里。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海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具有豐富的史前文化,並在元、明、清三代成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遠在200萬年前的洪荒時代,海河流域就有了人類活動。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海河流域從永定河的上中游到漳衛河的上游都有人類活動的足跡。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海河流域的文化也燦爛奪目,宗教思想、文學藝術、史學、科學技術等領域成果輝煌,造就出魏徵、李百藥、李吉甫、盧照鄰、高適、劉長卿、賈島、孔穎達、僧一行等傑出人物。也涌現了如地理學家酈道元、數學家祖衝之、畫家楊子華、書法家盧諶、崔悅等許多傑出人物。總之,元朝定都北京後,海河流域便成為我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推動了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作者簡介: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河西務趣事”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推薦閱讀
保護第一 傳承優先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 5月21日,浙江省在杭州召開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大運河創作展覽選題研討會舉行 5月20日,“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采風、寫生、創作、展覽活動”選題研討會在省會舉行。白雲鄉、鄭一民、石玉新等省內20余名大運河文史專家、文藝理論家、著名畫家及相關學者參加會議。
北運河通州段月底前完成河道清障 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骨幹防洪及景觀工程。2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運河管理處了解到,這項工程將在月底前完成河道障礙清除,以保障主河槽順暢。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 原標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5月21日,浙江在杭州召開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今年是《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的啟動實施之年,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局之年。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必須聚焦重點,堅持保護優先,在傳承文化根脈上作示範。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