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天津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天津篇鑒賞
“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隋唐時期被稱為“三會海口”,宋代此地被稱為“尼姑海口”。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元朝統一南北之後,定首都在大都城,將經濟重心南方的各種物産調到政治重心北方的大都,兼行海運和河運,都必須在直沽轉運或接運經白河(今北運河)達通州。這裡檣連帆疊,舳艫蔽水,加上附近又開闢鹽池制鹽,為朝廷重點管理區域,元延祐三年(1316年)於此設置海津鎮,直白地指出這裡是納有多條河流的海河渡口,元廷派副都指揮伯顏戍守。
圖為《古運回望圖》——參加運河研討會圖片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而興兵,于通州沿運河南下,在海津鎮渡過海河,擊敗明軍統帥耿炳文。經過四年征戰,朱棣奪取皇位,建年號為“永樂”。明永樂元年(1403年),因永樂帝曾經過此渡口,故將海津鎮改名“天津”。此處是海漕與河漕的樞紐,明永樂二年(1404年),兵部在這裡設衛(明軍地方駐防編制單位,每衛5500名官兵)鎮守,保衛漕運,名“天津衛”。同年,為便於防戍,開始修築軍城。明永樂三年(1405年),戶部於此設有大型轉机漕倉,從而天津成了名揚四海的軍糧城。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獅子林橋
在天津城東城門鎮海城樓的外面,有一座巨大的木橋,橋面平折,中孔寬闊,一艘樓船滿載貨物、免帆而過,橋面上護欄曲折,販夫、遊人、才子、仕女紛然,摩肩接踵,沒有車馬蹤影,繁鬧而有序。這就是三岔河口的獅子林橋。關於此橋名稱的由來,沒有記載,似是元代海津鎮的鹽商富豪,效倣南方大運河邊蘇州城內名園獅子林的景致,在此處也曾建有一座園林稱“獅子林”,于附近建的木橋就以園林名稱而叫起來了,果真如此,這獅子林橋就是大運河文化流播的確鑿載體了。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天津篇鑒賞
玉皇閣
玉皇閣以主祀玉皇大帝神像而得名。坐落在天津城東北角外,地濱三岔河口,視野開闊。明宣德二年(1427年)創建於此。這裡四方人士匯聚,三教九流龐雜,各種社會矛盾交織,經常出現爭吵鬥毆。道教為適應國家長治久安需要,搬來統帥各種神仙的玉皇大帝,用道教的無為思想來影響這個運河大碼頭上的各種人群,息事寧人,和諧相處,客觀上起到穩定社會和保障漕運的作用。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天后宮
著名的天后宮位於玉皇閣之南,三岔河口西岸,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天妃、媽祖廟之一。天后也稱“天妃”,是南方沿海一帶習尚敬祀的海神媽祖林默娘。元朝實行海運,海船從海河口行駛到直沽,就由河船經白河轉運,江南祭祀海神媽祖的習俗隨著漕運傳到了北方沿海沿河地區。京杭大運河形成後,元世祖忽必烈在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就下旨在海河岸邊建天妃宮,祈求海神保祐海運漕糧平安無恙,滿足大都之需。海津鎮是海運、河運的轉机碼頭,為利漕運,元泰定三年(1326年),泰定帝再敕建天后宮于三岔河口。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天津篇鑒賞
此外,海津鎮居民出海捕魚或打魚歸來,也都要入宮祈禱海神保祐和感謝海神庇護。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傳為天后誕辰,這天天后宮道士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形成廟會,通宵達旦,遊人如潮。娛神活動熱鬧非凡,多檔民間花會如高蹺、花車、龍燈、旱船、獅子、開路等,在宮前廣場上表演。同時,宮南、宮北大街兩側,各種當地生産製作的農産品及其他生産生活用品羅列,或放在案上,或堆在地面,車運擔負,不可勝數。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天津衛“三宗寶”— 鼓樓
明永樂二年(1404年),天津設衛築城,當時不過是土垣築城。大約明弘治六、七年(1493-1494年),才砌成磚城,同時修建了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的城樓和四處城角的角樓。坐落于天津中軸線上的鼓樓,也是在這個時候修建起來。鼓樓應該稱之為“鐘鼓樓”,自古以來,擊鼓、撞鐘用以報時所需。鼓樓建成之初,每日晨昏擊鼓,因聲波不足傳遍城廂,後從山東濱州長老院運來一口大鐵鐘,取代大鼓。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清末天津詩人周楚良在一首竹枝詞裏寫道“本是鐘樓號鼓樓,晨昏兩度代更籌。聲敲一百單零八,遲速鍋腰有準頭。”原來守鼓樓的是一位駝背的老人(俗稱駝背為“鍋腰”),他每日早晚兩次敲鐘,每次各敲五十四響,作為城門晨昏啟閉的信號。1921年,飽經滄桑的鼓樓得以落地重建,為銘記天津城的歷史,人們又將已拆毀的四座城門“鎮東”“安西”“定南”“拱北”的名字請天津大書法家華世奎題書,製成石額,鑲置在鼓樓四門之上。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天津衛“三宗寶”— 炮臺
説起老天津的炮臺,有人以為是大沽口的炮臺(清嘉慶二十二年,即1817年始建),其實是指建在天津城周圍的炮臺。明末,後金軍多次入關,明王朝為加強天津防務,于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在天津衛城外撥民地建炮臺七座,令總兵趙良棟每日各臺撥兵十名,晝夜防守。當時的七座炮臺位於三岔河口北、窯洼南岸、西沽、邵公莊東(梁家嘴)、城西雙忠廟南、海光寺(炮臺莊)、馬家口(大光明橋一帶)。清康熙《天津衛志》中的“天津衛圖”也標明著七座炮臺的大體位置。七座炮臺各具特點,或明或暗,攻守兼備。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天津篇鑒賞
天津衛“三宗寶”— 鈴鐺閣
鈴鐺閣是座藏經閣,位於天津老城廂外西北一里許,藏經閣始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藏經閣除檐頂四角懸鈴外,還在飛檐的閣頂四週、屋脊房椽各端係著千余個銅鈴。風吹過時鈴動聲響,天長日久藏經閣漸漸被人冠以“鈴鐺閣”稱呼了。鈴鐺閣內早年藏有16櫃佛經,為元代內府御賜海會寺的寶貝,其中《大藏經》幾乎包括了全部的漢文佛學經典,彌足珍貴。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三月初七,鈴鐺閣附近的一場大火將此閣焚燬,震驚各界。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作者簡介: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