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發佈時間: 2020-04-15 09:49:0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臨清篇鑒賞

“臨清”,西漢時設為清淵縣,以城臨清河回灣處而名。北魏時分出部分區域設置一個臨清縣,以地處清河岸邊故名。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列為東、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齊王高洋代魏自立,稱帝建齊,史稱“北齊”,廢除臨清縣。隋文帝開皇年間(581ー600年)復置此縣,以這裡是首都政治中心與河北經濟發展區域的轉運中心而再設。故城在今縣城南,明朝時期將縣城北移,並因地在京杭大運河衛河段與會通河段的交接處,是個漕運重地,便將縣升為州叫臨清州。明景泰元年(1450年)始築城池,明成化六年(1470年)再築土城將漕倉圈在城內。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研討會圖片

明洪武至宣德數十年間,朝廷在臨清先後設有臨清倉、廣積倉、常盈倉,又將德州倉移置此處,使這裡的運河轉机倉可儲漕糧300萬石,成為其他幾處轉机倉之冠。在明萬曆年間,臨清城中就有大小當鋪100余家,高、低檔旅店200余家,綢布店100余家,僅糧食市場每年銷售量就有500余萬石,成為華北最大的糧食市場。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名勝一   臨清舍利磚塔

其始建年代無載,也沒有進行考證,但在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曾經進行重修。由座、身、剎三大部分組成,全高約60米,基圍39米。塔座由條石所砌,高5.3米,正南面設門,門楣石上橫鐫“舍利寶塔”四個大字;塔身九層,磚身木檐,磚雕倣木鬥拱,灶門處置灰陶佛像,每角老角梁下置磚雕荷花寶瓶,第二層始每層每面辟券門,正方向一面為明門,隔面為暗門,塔內設通天塔心柱,循旋階可登臨第九層,收分明顯;塔剎為盔頂,為山東獨具形制。立於塔頂層西望,運河遠上白雲,目送連帆消逝,意趣橫生。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名勝二   臨清磚官窯

畫卷上五座闊大馬蹄形磚窯錯列,這就是久負盛名的山東臨清官家城磚燒制窯廠。有環窯坡道通到窯頂;有人用木杈挑木柴填入寬深的窯門;有人手搬四五塊大磚坯子向窯門走去,似是在進行裝窯;有人挑著木筲走上窯頂,將筲中水倒在窯頂,窯頂上氣孔煙氣騰騰;有人從窯門走出,背著一摞青磚走向磚垛,這是在將燒成的大磚移出,叫“出窯”。這處場面展現從裝窯、燒窯到出窯的城磚燒制過程。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臨清篇鑒賞

磚窯的右面空場,有的用獨輪車推來黃土,有的握锨倒水正在和泥,有的雙手按著木模子,正在製作磚坯子,叫“摔坯子”,也叫“扣鬥子”,把一塊塊磚坯單塊晾在地面上,曬乾後便碼成長垛,垛頂起脊苫蓋草簾防雨,這是製作磚坯子的程式。在磚窯的左側也有一片空地,幾垛青磚之間,有的碼磚,有的背磚,有的用席苫磚,有的點磚,有的驗磚,有的往船上裝磚,裝滿一船後便揚帆北上,這是將燒好的城磚運走的環節。一片土崗已被挖掉一塊,窯場間樹木古壯蔥蘢,似為前輩窯工所栽。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名勝三   鰲頭磯

鰲頭磯處在運河要衝,經濟繁榮,人文薈萃,文學碩彥、藝術大師行經臨清,多舍舟上岸,登樓步閣,觀漕題咏,寄情抒懷。明文淵閣大學士、文學家、書法家李東陽有七言絕句二首,其一曰:“折岸驚流此地回,濤聲日夜響春雷。城中煙火千家集,江上帆檣萬斛來。”其二曰:“十里人家兩岸分,層樓高棟入青雲。官船賈舶紛紛過,擊鼓鳴鑼處處聞。”把個盛景鬧市描繪得淋漓盡致。明代此處為“臨清十景”之一,稱“鰲磯凝秀”,指的又是另一番風光美景。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臨清篇鑒賞

畫卷上有一座闊孔石橋,護欄間橫階橋面上,士人過客穿行,這就是美觀結實的廣濟橋。橋端大樹濃萌匝地,下棋者聚精會神,販物者交談生意。又有碼頭一處,一艘客船靠岸,一些人準備登船遠去。一段硬山筒瓦脊圍墻直抵運河岸,石砌護坡,設月亮門一座,書生和遊人穿門而過。一座券洞歇山筒瓦調大脊的過街樓,稱“觀音閣”,券洞上楣額石上鐫刻“獨佔”二字,這二字隱現“鰲頭”之名。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封建時代,考中狀元的人,要站在皇宮前浮雕巨鰲的石階上接皇榜,故把考中狀元稱“獨佔鰲頭”。見“獨佔”二字,必然會令人想到“鰲頭”,表明鰲頭磯獨具特色風景。遠處有四角攢尖帶寶頂重檐樓一座,那是望河樓,還有李公祠、呂祖堂,四圍相對呼應,這就是鰲頭磯的主體建築,融佛、道兩教與民俗于一起,生動地體現了大運河的文化融和性。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這裡在禦河、會通河與汶水這三條不同時代運河的交匯處,地勢較高,恰似一隻海中大龜背。在龜背東頭,建有觀音閣,似翹起的頭,故稱“鰲頭”。因防備河水沖毀河岸,用石塊砌護河坡,使這裡就像露出海面的一塊大岩石,明代正德年間臨清州知州馬綸因其形而題為“鰲頭磯”。觀音閣的兩側運河上各建有兩座水閘,像是鰲足,閣後面的廣濟橋宛若鰲尾。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名勝四   臨清鈔關

臨清鈔關,是一處朝廷設立的徵收商船運稅和貨稅的關所。“關”指收取關稅的處所,“鈔”指錢和收取稅錢給開的單據,這裡是國家戶部設的收取款錢又給開收稅單據的機構所在地,故稱之為“鈔關”。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臨清鈔關始設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是設在大運河首尾及中間的七大鈔關之一。明運河七關分別為通州、河西務、臨清、淮安、揚州、滸墅和杭州,此處鈔關所收稅額約佔運河七關所收總數的四分之ー。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此鈔關機構分為前關、後關。前者在河口碼頭處,設攔截關卡與檢貨廳;後者為正式辦理徵稅之所,內部分工詳細,各負其責,有儀門、正廳、過斤、後廳以及船料房(管測商船體量容積之事,憑此收取稅額)、巡攔房(主管在運河上巡視檢查有否偷漏稅事)、衙皂房(管鈔關事務和保衛之事)、稅銀庫(所收稅額的白銀儲藏地)、鼓鑄坊(所收散銀熔為標準銀綻備繳朝廷戶部),設置嚴密,分工負責,管理統一,互相監督,是一處完整系統的運河收稅機構。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臨清篇鑒賞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臨清趣事”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作者簡介: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聊城趣事”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因其曾對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自1997年始,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泱泱大國的厚重文化,在國家相關領導支援下,激發了董事長谷建華先生對歷史文化挖掘和保護的責任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主要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歷史橫切面的真實的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推薦閱讀
無錫地鐵4號線貫通大運河 經過近200天的不懈努力,近日,無錫地鐵4號線一期黃巷站至盛岸站盾構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地鐵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若在穿越過程中參數控制不當,極易造成河水貫通、土層坍塌的風險。區間線路出黃巷站後沿鳳翔路直行,側穿鳳翔苑、麗新路引橋、公交車維修基地及鳳翔路高架,下穿京杭大運河及駁岸後到達盛岸站。
東莞橋頭鎮東引運河流域樟村斷面綜合治理工程進展良好 據悉,工程位於橋頭鎮東引運河流域範圍,計劃新建污水管道總長54.28km,其中新增次支管網長32.24km,雨污分流管長10.71km,錯漏接改造11.33km。東引運河流域次支管網完善工程完成後,主要功能是補充管網建設,建立兩套雨污排水系統,為排水戶的雨污分流接駁提供條件。為了保障東引運河流域樟村國考斷面水質達V類水,根據市運河指揮部下發的《2020年樟村斷面水質達標工作情況進展評價表》和《2020年樟村斷面水質達標橋頭鎮工作任務清單》,從2019年年底開始,東莞橋頭鎮啟動引運河流域樟村斷面綜合治理工程-污水管網完善工程。
棗莊列入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 根據《規劃》,山東省棗莊市被納入沿運規劃拓展區5個市之一,滕州市、薛城區、嶧城區、臺兒莊區入選規劃核心區。三是在推動文化創新發展方面,臺兒莊古城在現有景區基礎上,按照中華運河文明傳承創新核心區、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世界文化遺産定位,建設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棗莊市被納入沿運規劃拓展區5個市之一,滕州市、薛城區、嶧城區、臺兒莊區入選規劃核心區。
古時大運河與通州“抗疫” 在史料中,崇禎十三年、崇禎十四年都有疙瘩病的記載。”因為傳染性強,崇禎十六年通州所記的“疙瘩病”,不可避免地也出現在昌平、河間等地方誌書。再有《民國通州志要》記載,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通州霍亂流行”,當時的《大公報》記這次霍亂“始發于塘沽”,可見這場瘟疫是由天津傳到通州的,雖然此時大運河的漕運已經幾乎廢棄,但因通州與天津的距離非常近,且通州仍是轉机之地,也因而被傳染。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