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浙江:將大運河打造成承接國家戰略的沿河開放利用帶

發佈時間: 2020-04-15 09:30:1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郭其鈺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在14日于杭州舉行的《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新聞發佈會上,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廳長級領導張金強介紹,浙江將立足其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大運河連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紐帶作用,將大運河打造成承接國家戰略的沿河開放利用帶。

日前浙江出臺《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下稱《規劃》),以大運河浙江段世界文化遺産為核心資源依託,提出目標打造“千年古韻、江南絲路、通江達海、運濟天下”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浙江樣本。

“浙江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為核心,以統籌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主線,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張金強介紹,浙江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總體定位是將大運河浙江段打造成為國際影響最廣泛、遺産保護最有效、功能價值最突出、生態環境最優越的中國大運河華彩段。

具體而言,《規劃》借鑒主體功能區理念,將大運河浙江段劃分為遺産保護地帶、重點管控地帶和優化發展地帶三個地帶,分類落實保護和建設控制要求。

如在重點管控地帶上,浙江將京杭大運河(浙江段)和浙東運河主河道兩岸各2000米內的核心區範圍劃定為核心監控區,提出原則上除城市建成區(含建制鎮)外,將大運河主河道兩岸各1000米範圍劃定為濱河生態空間,嚴控新增非公益建設用地。

張金強表示,在充分保護好傳承好大運河文化的基礎上,浙江也兼顧科學利用和適度開發,具體將實施運河水利能力提升工程、運河文旅融合發展工程、運河綠色航運提升工程、運河國際文化交流工程等八大工程42項重點任務。

據悉,《規劃》提出浙江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分階段發展目標,其中2025年之前為強化保護和科學利用階段。2026至2035年是深化鞏固和全面提升階段。至2050年,力爭將大運河浙江段打造成為文化浙江的“亮麗名片”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標誌性品牌。

推薦閱讀
《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發佈 ”省自然和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將圍繞大運河的生態保護修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要求,紮實推進歷史文化傳承保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大運河沿線區域生態空間佈局更加合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貫通全省運河及沿線的歷史文化長廊和休閒遊憩長廊,打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文化旅遊精品帶。”實施八大工程細化42項重點任務《規劃》借鑒主體功能區理念,將大運河浙江段劃分為遺産保護地帶、重點管控地帶和優化發展地帶等3個地帶,分類落實保護和建設控制要求。
無錫地鐵4號線貫通大運河 經過近200天的不懈努力,近日,無錫地鐵4號線一期黃巷站至盛岸站盾構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地鐵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若在穿越過程中參數控制不當,極易造成河水貫通、土層坍塌的風險。區間線路出黃巷站後沿鳳翔路直行,側穿鳳翔苑、麗新路引橋、公交車維修基地及鳳翔路高架,下穿京杭大運河及駁岸後到達盛岸站。
東莞橋頭鎮東引運河流域樟村斷面綜合治理工程進展良好 據悉,工程位於橋頭鎮東引運河流域範圍,計劃新建污水管道總長54.28km,其中新增次支管網長32.24km,雨污分流管長10.71km,錯漏接改造11.33km。東引運河流域次支管網完善工程完成後,主要功能是補充管網建設,建立兩套雨污排水系統,為排水戶的雨污分流接駁提供條件。為了保障東引運河流域樟村國考斷面水質達V類水,根據市運河指揮部下發的《2020年樟村斷面水質達標工作情況進展評價表》和《2020年樟村斷面水質達標橋頭鎮工作任務清單》,從2019年年底開始,東莞橋頭鎮啟動引運河流域樟村斷面綜合治理工程-污水管網完善工程。
棗莊列入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 根據《規劃》,山東省棗莊市被納入沿運規劃拓展區5個市之一,滕州市、薛城區、嶧城區、臺兒莊區入選規劃核心區。三是在推動文化創新發展方面,臺兒莊古城在現有景區基礎上,按照中華運河文明傳承創新核心區、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世界文化遺産定位,建設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棗莊市被納入沿運規劃拓展區5個市之一,滕州市、薛城區、嶧城區、臺兒莊區入選規劃核心區。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