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在揚州三灣拔地而起

發佈時間: 2020-04-13 10:02:24 | 來源: 新華日報 | 作者: 王宏偉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一座博物館與一座古城的復興  

揚州,三灣公園,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鋼結構主體已經施工到第二層。圍擋外,紅色和黃色的吊機旋轉忙碌;圍擋內,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很快,一隻巨船的形象將拔地而起,這只“船”就是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主體建築。

船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別的含義,它總是承載著什麼,從遠處來往遠處去,就像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收藏著2500年曆史,蘊藏著穿越時空的智慧,啟迪著我們把目光投向未來。

一座博物館,

濃縮大運河2500年水韻精華

“每天有800人在現場施工,還有500人在工廠內製造鋼結構,今年10月底就可以進行展陳施工,如果計劃沒有變化,明年7月坐落在古運河三灣邊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就可以迎接八方來客。”揚州市三灣投資建設公司董事長李大衝告訴記者。為了防控疫情,當地專門派車去外地接回工人,並經隔離確保安全後,于2月22日復工。

打造世界運河文化旅遊目的地,展陳復原運河人文風情,是揚州三灣景區的建設目標,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無疑是其中的點睛之筆,也是中國大運河文化帶的一個地標。

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由設計大師張錦秋院士領銜設計,南京博物院負責布展運營。按照規劃,建築主體由4層博物館建築與100米高的唐式風格寶塔構成,博物館外觀仿佛一艘昂首前行的大船,而站在寶塔上則可以把整個三灣濕地公園盡收眼底。博物館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其中地上5萬平方米,地下3萬平方米。內設多個主題展廳、考古研究所、文創商品銷售、餐飲、兒童體驗、小劇場、文物庫等功能區,是集文物保護、科研、展覽、休閒體驗為一體的現代綜合性博物館。

記者從南京博物院了解到,博物館展陳方案已經專家論證,目前正在按專家組要求進行修改。據介紹,博物館布展將以大運河發展變遷為脈絡,以大運河全流域、江蘇段特質為重點,展示大運河帶給民眾的美好生活。目前已經確定的常設展有兩個,其中“世界文化遺産——中國的大運河”以隋唐運河、京杭運河、浙東運河為主線,將大運河發展史中的重要節點,例如邗溝與大運河的關係等一併加入展示;“應運而生”則通過實景展示運河沿岸人文風情,表現大運河為沿線城市帶來的發展和繁榮,觀眾可以看到運河上來往的船隻,運河兩岸人民的生活方式,甚至還可以吃到運河邊的特色小吃。此外,“隋煬帝與大運河”“運河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運河上的舟楫”“大運河與紫禁城”等臨時展覽也已原則上確定。

博物館落戶三灣,是精挑細選的結果。選址啟動於2017年9月,綜合生態稟賦、歷史因素和文化資源,揚州的邵伯鎮、蜀岡西峰、灣頭鎮、南門遺址區域、三灣片區和瓜洲鎮6地入圍,經多輪論證,三灣最終入選。

三灣開鑿于明代,發揮了延緩水流、保障航運的作用,是古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的偉大水工遺址。在地理位置上,三灣片區與主城區距離適宜,與瘦西湖景區南北呼應,也是推動城市東南片區改造、加快南部城區升級、促進城區均衡發展的關鍵節點區域。正因為如此,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所在的三灣片區將被打造成具有鮮明標識性、可讀性、辨識度的運河文化地標,成為揚州的一張新名片。

一座公園,

輝映古代智慧與現代文明

三灣片區佔地3.59平方公里,這裡將被打造成體現古人智慧、再現大運河歷史輝煌的場域,成為揚州這座古城的經典片區。

博物館之所以選址三灣,是因為這裡是中國大運河的重要水工文化遺産。古人為縮短航運距離往往截彎取直,而揚州城南這一段卻反其道而行之,揚州城北高南低,這裡尤其水流湍急,容易造成船隻擱淺和傾覆。明朝萬曆二十五年(1597),揚州知府郭光復親率民工將揚州城南運河(現三灣段)舍直改彎,將河道由100多米的直道,改為1.7公里長的彎河道,既抬高了水位,又減緩了水流速度,避免水勢直瀉而下,解決了運河航運安全的一大難題,彰顯了古人“三灣抵一壩”的治水智慧。

如果説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縱貫中國南北、穿越數千年的歷史集于一體,那麼與之相配套的其他規劃則體現了傳承創新的現代文明。

李大衝告訴記者,圍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還有四大板塊正在規劃中。其中非遺文化街區佔地500畝,目前正在與北京永新華洽談合作,該公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攜手搭建全球非遺數據庫。街區將選擇適合産業化的非遺項目進行展示、傳承和活化,在提升遊客旅遊休閒體驗的同時,探索用非遺保護傳承的産業化方式。未來,這裡將成為集“非遺、藝術、劇院、影視、養生”等為一體的文化街區。

6萬平方米的文創區由原來的集裝箱廠房改建而成,僅層高就達10米,為內部空間的改造利用提供了充足空間,也為將來開展文化沙龍、文博展覽,引進文創設計團隊留下了想像空間。

400畝的科創板塊將成為文化産業聚集地,除了引進大型龍頭文化企業,也將為年輕人創業提供全套的辦公空間,以及住宿和生活配套設施,這裡要建的不光是辦公大樓,更是未來文化産業的孵化器。

1800畝的文化公園將建設以運河體驗、水上風光為核心的休閒空間。未來這裡將成為遊客乘坐水上巴士的重點集散地,碼頭就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門前,遊客可以從這裡上船,看兩岸十里風光,一路直達東關街歷史街區的老碼頭,或沿著發達的水系,從城南一直駛向位於城北的瘦西湖景區。

在揚州的整體規劃中,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所在的三灣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片區。將來站在新建的大運塔上,向南可見隋代高旻寺的天中塔,向北可見明代文峰寺的文峰塔,收入眼底的不僅是“三塔映三灣”的運河景觀,還有綿綿不絕的千年文脈。當我們把目光投向更長的時間和更大的空間,就會發現這裡對於揚州這座古城有著非凡的價值和意義。

一條文化帶,

讓運河之水澤被當下啟迪未來

如今的三灣,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被作為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的經典案例,但在六七年前,三灣並不是現在的樣子。

就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所在的地方,以前聚集著威亨熱電廠、揚農化工廠等廠區,各式各樣的倉庫、碼頭,與之相伴的是人們生活的棚戶區,點綴其間的還有垃圾場。大運河申遺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到沿線現場考察,凝聚著中國古代水工智慧的三灣並未被列入考察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段河道上停泊著大量垃圾船,實在有礙觀瞻。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尤其是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選址和建設,讓三灣脫胎換骨,煥發青春,一個集非遺、藝術、劇院、影視、養生等為一體的文化片區呼之欲出。它的西側是充滿蓬勃發展動力的揚州經濟開發區,東側是充滿著生活氣息的城市綜合區,北側是被整體保護、嚴格控制開發的揚州古城,三灣對於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豐富城市片區功能的規劃意義不言而喻。

把150公里長的大運河揚州段作為大背景,會發現這座博物館和三灣片區對於未來揚州的意義遠遠超越了地塊活化本身。在三灣片區的規劃中,對於其定位有這樣一段話:“三灣片區(3.59平方公里)將打造成為體現古人智慧、再現大運河歷史輝煌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示範區,揚州建設現代公園城市、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新興科創名城的戰略性城市片區,以及體現當代人智慧、能力和水準的永恒城市經典。”

在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過程中,揚州的規劃定位是打造“三帶一廊”:從邵伯到瓜洲的揚州古運河文化旅遊帶,從邵伯到六圩口門的京杭運河綠色航運示範帶,核心保護區達340平方公里的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生態帶,以及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態大走廊。運河之水從古代流到現代,它不僅孕育了燦爛文化,也蘊藏著城市未來發展的密碼,在揚州的城市定位和發展戰略中,文化無疑具有龍頭意義和引領作用。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就是中國大運河全流域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所在,它和邵伯—灣頭古鎮、揚州古城、揚子津學院片區與瓜洲古鎮共同構成了大運河揚州段的六大片區,並且由運河串珠成線。揚州是中國大運河的發源地,也是申遺的牽頭城市,在《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中,揚州是唯一全域劃入核心區的地級市,多個國家戰略、國家工程在這裡交匯疊加,成為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場域。

在漫長的歷史時空中,揚州是一座因運河興而興,因運河衰而衰的城市,如今它的復興再度與大運河息息相關。當下連接著歷史和未來,而這種聯繫可以從一座博物館與一座城市的故事中觀察到清晰的路徑,品讀出悠遠的韻味。

推薦閱讀
《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發佈 ”省自然和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將圍繞大運河的生態保護修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要求,紮實推進歷史文化傳承保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大運河沿線區域生態空間佈局更加合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貫通全省運河及沿線的歷史文化長廊和休閒遊憩長廊,打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文化旅遊精品帶。”實施八大工程細化42項重點任務《規劃》借鑒主體功能區理念,將大運河浙江段劃分為遺産保護地帶、重點管控地帶和優化發展地帶等3個地帶,分類落實保護和建設控制要求。
無錫地鐵4號線貫通大運河 經過近200天的不懈努力,近日,無錫地鐵4號線一期黃巷站至盛岸站盾構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地鐵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若在穿越過程中參數控制不當,極易造成河水貫通、土層坍塌的風險。區間線路出黃巷站後沿鳳翔路直行,側穿鳳翔苑、麗新路引橋、公交車維修基地及鳳翔路高架,下穿京杭大運河及駁岸後到達盛岸站。
東莞橋頭鎮東引運河流域樟村斷面綜合治理工程進展良好 據悉,工程位於橋頭鎮東引運河流域範圍,計劃新建污水管道總長54.28km,其中新增次支管網長32.24km,雨污分流管長10.71km,錯漏接改造11.33km。東引運河流域次支管網完善工程完成後,主要功能是補充管網建設,建立兩套雨污排水系統,為排水戶的雨污分流接駁提供條件。為了保障東引運河流域樟村國考斷面水質達V類水,根據市運河指揮部下發的《2020年樟村斷面水質達標工作情況進展評價表》和《2020年樟村斷面水質達標橋頭鎮工作任務清單》,從2019年年底開始,東莞橋頭鎮啟動引運河流域樟村斷面綜合治理工程-污水管網完善工程。
棗莊列入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 根據《規劃》,山東省棗莊市被納入沿運規劃拓展區5個市之一,滕州市、薛城區、嶧城區、臺兒莊區入選規劃核心區。三是在推動文化創新發展方面,臺兒莊古城在現有景區基礎上,按照中華運河文明傳承創新核心區、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世界文化遺産定位,建設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棗莊市被納入沿運規劃拓展區5個市之一,滕州市、薛城區、嶧城區、臺兒莊區入選規劃核心區。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