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將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有關大運河的幹貨都在這兒了!
中國網4月10日訊昨日(9日),《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正式發佈。
規劃期到2035年,展望2050年,圍繞回答“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的時代之問,以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生動實踐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
《規劃》的戰略定位為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創新引領、傳播交流、服務保障。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全國文化中心地位顯著增強,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對全國文化建設的示範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全國文化中心功能更加系統完善,文化建設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更加強勁,大國之都文化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展望2050年: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地位更加鞏固,文化名家薈萃雲集,文藝高峰之作迭出,人民群眾文化創造活力充分釋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協調發展,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更加彰顯。北京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城市之林,成為弘揚中華文明和引領時代潮流的世界文脈標誌。
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將按照“四個文化”即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的基本格局,“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的總體框架,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根基,以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為抓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文化産業發展引領區建設,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鬥力量。
那麼,該規劃中有哪些內容涉及咱大運河?
構建“一河兩道三區”發展格局
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對文物本體及環境實施嚴格保護和管控,打造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的樣板區,規劃大運河文化主題展示區,建設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以大運河為軸線,建設全線濱河綠道及重點遊船通航河道,結合大運河沿線不同特點,打造大運河文化展示區、大運河生態景觀區和疏解整治提升區,構建“一河兩道三區”的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傳承大運河文化,激活沿線發展活力,進一步擦亮世界公認的國家文化符號。
京杭大運河北京市通州段(馬文曉攝)
系統開展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
完善大運河沿線文化遺産保護清單,系統開展大運河歷史文化遺址遺跡保護工作。
合理保存傳統文化生態,逐步疏導不符合規劃要求的設施、項目,統籌做好沿線古橋、古閘、古碼頭、古倉庫等建築遺跡和文物的保護修繕,聚焦重要物質文化遺産,擴大文物展覽開放空間。
加強路縣故城遺址和通州古城整體保護利用,在活態保護中留住漕運古城風貌。推進重點片區的疏解搬遷與整治提升,規劃建設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有效恢復歷史景觀格局。
北京市通州“三廟一塔”景區(安德烈·阿基莫夫攝)
營造藍綠交織生態文化景觀
聚焦北運河、通惠河、蕭太后河等大運河重要水系,開展綜合治理,全面改善大運河生態環境,實現沿線污水全處理,河道水體全面還清。加強老城內歷史水系保護,研究制定古河道恢復和景觀設計方案,串聯沿線閘橋古跡,增加人文景觀和配套設施,展現古橋縱橫、古屋比鄰、商鋪連綿、水穿街巷的親水休閒歷史風貌。
做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大運河兩岸景觀整體規劃,精心打理水系,貫通親水步道,打造高品質生態景觀廊道。在大運河沿線構建大尺度綠色開放空間,更好服務群眾休閒遊憩。
京杭大運河千荷洩露大橋(安德烈·阿基莫夫攝)
打造文化旅遊魅力走廊
做好“三廟一塔”周邊風貌管控,優化提升旅遊配套設施和服務品質,積極創建集休閒、度假、體驗于一體的北京(通州)大運河國家5A景區。
整合大運河水系、城市森林、文化遺産等資源,2021年實現北運河北京段通航,遠期推進與天津、河北段通航,打造大運河水上旅遊精品線路。
統籌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保護張家灣古鎮、漷縣古鎮,精心打造昌平白浮村、朝陽高碑店村、通州皇木廠村等傳承大運河歷史文化的特色古村落,促進遺産保護與區域發展的協調統一。
利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的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展示好大運河文化,講好大運河故事。
京杭大運河北京市通州段(馬文曉攝)
編織協同發展文化紐帶
加大與天津、河北的工作對接力度,共同加強大運河京津冀段遺産保護,加快梳理大運河歷史文脈。協同開發利用區域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産業和旅遊休閒産業協同發展。
按照統一標準,加強大運河水環境保護,整體塑造大運河沿線風貌,帶動大運河周邊區域發展。用好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等合作機制,聯合大運河沿線八省市共同推動大運河文化傳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