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出爐 北運河通惠河告別“亞健康”
北京市水文總站的水文人員開展對水生動植物、河湖生態健康狀況的相關觀測和監測。
家門前的河湖水體健康嗎?記者昨天獲悉,北京市水文總站已完成《2019年全市水生態監測及健康評價報告》。報告顯示,和去年相比,被監測水體中常年生活于水體底部的底棲動物數量增三成,水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明顯提高,北運河通惠河告別“亞健康”。
北京市水文總站總工程師黃振芳介紹,自2009年開始,本市在全國水利系統率先啟動了水生態監測及健康評價研究工作,在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城市景觀水體、水環境綜合整治水域設置水生態監測站點,收集本市水生態基礎數據。經過不斷完善,截至2019年,全市已形成包括山區河流、平原河流、水庫、湖泊等四類30個水體共48個典型監測站點的水生態監測站網體系。
除常規的理化指標外,水文人員還會對生境指標、大型水生植物、底棲動物、魚類等生物指標開展監測。每年監測3個輪次,11年來,累計採集各類生物樣品2萬餘份,監測數據30余萬條。2019年的報告分為水生態監測成果、水生態健康狀況、密雲水庫水生態健康狀況和北運河流域水生態健康狀況四部分。水生態監測成果顯示,和2018年相比,底棲動物種類漲幅明顯,從2018年的44種增加到了57種,漲幅為29.5%。
“我們監測的30個水體都擁有自己的綜合評分,這個評分是通過生境、理化、生物三項指標綜合計算得出來的,如果得分在80分以上,就是健康水體。”黃振芳説,監測中的30個水體的水生態健康狀況較好,全部處於健康和亞健康等級,其中處於健康等級的水體22個,佔73%;處於亞健康等級的水體8個,佔27%。記者發現,綜合評分最高的是拒馬河八渡,綜合評分為95.00分,綜合評分最低的是南護城河龍潭閘,綜合評分為69.25分。
黃振芳介紹,在密雲水庫,水文人員去年共監測到浮游植物145種、浮游動物119種、底棲動物17種、大型水生植物10種、魚類42種、濕地鳥類26種,種群較大的有大天鵝、蒼鷺、紅嘴鷗、黑翅長腳鷸等。“對密雲水庫多年水生態監測數據的分析表明,密雲水庫生物多樣性良好,生態系統結構穩定,處於健康狀態,健康評分由2015年的84.4分已經提高到2019年的87.8分。”
在北運河流域,通惠河和北運河的“成績”不錯,都已經從2015年的亞健康等級上升至2019年的健康等級,而多年來備受關注的涼水河已由2015年的不健康等級上升至2019年的亞健康等級。黃振芳告訴記者,水文人員對北運河的監測點位位於榆林莊閘,這裡相當於九河下梢,八成以上的污水都要經過這裡,經過近些年對北運河的治理,實現了從亞健康到健康的轉變,非常不易。
此外,水文人員還通過監測發現,北運河流域浮游植物優勢種群逐漸由藍藻門向綠藻門、硅藻門轉變,而且密度逐年降低;浮游動物以原生動物、輪蟲為優勢種類,對水質敏感的枝角類、橈足類所佔的比例上升;底棲動物和大型水生植物出現了中等耐污型生物;多處河段在候鳥遷徙季節可見成群的白鷺、野鴨等水禽。“這説明河道水質正逐年改善,水生態結構日益改善,能滿足高等水禽的生存需求了。”黃振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