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張秋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張秋篇鑒賞
“張秋”是個難釋由來的地名,歷史長久。原屬東阿縣,與壽張、陽谷二縣交界,後來陽谷縣地近東平湖、梁山泊,大運河、黃河故道以及其他河流穿經交匯。每遇陰雨連綿,眾河水漲溢岸,建在河口的村落被無情的洪水沖毀,田園裏的莊稼、蔬菜受到慘痛的吞沒,這裡的前人遭到嚴重的災難。但窮家難捨,故土難離,人們在廢墟上重建家園,憂愁河口再漲發,有學問的人就給河口邊村落起名叫作“漲秋口”,“秋”字不取季節之義,而是“愁”的意思,形象地告訴後世,這裡的前人遇到的水害。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研討會圖片
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周世宗柴榮親自到長江督戰,欲掃滅南唐,南唐主請和,把江北之地獻給後周,後周得到江淮14州60縣。為將這遼闊富庶區域糧物及時徵集而運到汴京(今河南開封),開浚汴口(隋通濟渠會黃河之處),引導黃河之水走通濟渠故道入淮河,再入海。如此一來,黃河不再沿故道東流入海,也就不再給齊魯地區造成危害,漲秋口一帶農業生産得到保障,莊稼獲得豐收,便改稱“張秋”,“張”取大義,“秋”取收成義。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在明弘治間修築滾水石壩之後,黃河對張秋(時稱“安平鎮”)不再構成威脅,兩側碼頭穩定,“夾渠而室者以數千計,五方之工賈駢集而滯鬻其中”。鎮中專業化商品街竟有20余條,諸如鹽店街、清香市街、竹竿街、絲緞街等等,齊魯的魚鹽梨棗,秦晉的氈毯皮革,吳越的綾羅錦緞,閩廣的奇珍異寶,在此鳴掉轉轂,縱橫磊珂,以相灌注,成為大運河岸邊的商貿重鎮。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張秋篇鑒賞
從臨清到聊城,由聊城到張秋,從張秋再往南,是逆水行舟。畫卷上運河中一艘裝滿北方貨物的大貨船正向南行駛,逆水又逆風,必將帆落下,只能靠縴夫拉曳緩緩而行。三條又長又粗的縴繩拴在梳桅下部,二三十人肩套纖板,面朝纖路,彎腰使勁前拽,船頭二人撐篙點河,避免船頭觸岸礁石,船在搏風鬥浪中穩穩前進。每走一步,纖路上的汗就多一滴,從縴夫們一致的步伐看,就好像傳來了高亢的號子聲。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名勝一 上閘一柳林閘一下閘一十里閘
大運河上有兩道石閘,頭道閘的外面,貨船落帆駢集,等待過閘,兩道閘間也有船停泊在兩道閘的前面,準備過兩道閘。兩道閘的岸邊,各有四方草棚一座,內設軸承絞盤,盤上嵌安三根木杠,每杠都有閘夫或推或拽在提閘板。一條小河流入運河,與運河形成一個“丁”字,這“丁”字處就是京杭大運河的水脊之處,這兩道石閘就是水脊處控制源流方向的南旺分水樞紐工程的上閘一一柳林閘和下閘一一十里閘,充分體現了大運河治河技術在當時領先於世界的水準,是治河工程官員和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名勝二 南旺分水一水脊
從張秋到濟州的這段運河,要爬過一個高坡,這個高坡處就在濟州以北南旺村一帶,稱“大運河水脊”。誰聽説過河水能爬坡?盡人皆知水往低處流,運河怎麼會爬坡呢?南旺比北面的臨清高90尺,比南面的徐州高116尺,大運河從臨清南下,要爬過南旺水脊,大運河從徐州北上,也要爬過南旺水脊。這個問題在元代至元年間開鑿濟州河、會通河時已經解決了,就是通過在大運河沿途上建造一道道水閘而予以解決的。但是,南旺水脊處的水源是汶河河水,這條河河水從東向西流到南旺處,與大運河形成了一個“丁”字形,有七分水向北流,有三分水向南流,所謂“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水源分散,水脊突出,漕船怎麼過這道水脊?
《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張秋篇鑒賞
明永樂九年(1412年),永樂帝委派剛直不阿的工部尚書宋禮來治理運河水脊,他同工部侍郎金純等官員,深入調查研究,採納當地博古通今、治河有道的汶上民人白英的治河意見,並且委任白英為治河總監,帶領徵調的四府民伕十余萬人,全面綜合治理水脊及其他相關的開河、建壩、尋泉、修閘、蓄水、引流等一系列問題,諸如開挖80余裏新汶河,並在戴村修築五里長攔河大壩,引導汶河河水流入運河濟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在新開汶河入運河的河口水脊處上游一段,于河底修建長長的分水尖,將汶河水三七開,七分向北流,三分向南流;在汶河入運水脊處的南北各建一道節制水閘,水閘的頂部高於南旺水脊,漕船南來北上,閉脊北閘,使汶河水全部南流,水面高出水脊,船過水脊,閉脊南閘,使汶河水全部北流,啟脊北閘,送船北上,北來南下船隻反之;在脊北新建石閘17座,脊南新建石閘21座,還在大運河兩岸築堤蓄水建閘,乾旱水源少時開閘放水濟運;在南旺的汶河口運河對岸,修築了長220米、高4米的石岸,以防汶河水沖毀堤岸淹田毀莊。經過綜合治理,科學巧妙地解決了大運河水脊與水源短缺的重大難題,這都是六七百年前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名勝三 南旺水脊龍王廟
南旺一段運河的閘壩、河道、水源的機構,挨著的就是大運河邊最大的龍王廟。龍王是道教神靈,主管江河湖海,不使驚濤駭浪傷害民間,有時也能興風作雨,解除世間旱情。舊時多有官民迷信,每遇水旱災情,就成群結隊去龍王廟,燒香上供磕頭,祈禱龍王神像保祐平安無事。
《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張秋篇鑒賞
但南旺水脊的龍王廟不同,開始應該稱“宋禮祠”,因宋禮從國家和百姓的利益出發,不計較個人得失,任職罷官,再任職再罷官,而治理南旺水脊這一運河大事堅持不渝,深入民間,得到汶上白英這位治水專家的全心全意輔助,終於帶領當地十余萬百姓,徹底解決了南旺水脊和水源不足的重大困難,為千古傳頌。明代,人們為紀念他,就在水脊處建造了宋禮祠。後來道教在這裡修建了規模宏大的龍王廟,故有“分水龍王廟”之稱,而最初的宋禮祠漸漸地被龍王廟掩蓋了。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名勝四 魯運河
這裡的運河稱“會通河”“濟州河”,合起來稱為“魯運河”。早在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丞相伯顏在領兵攻討南宋的途中,就派遣郭守敬勘察淮河至禦河之間地形地貌和河流水道全面情況,並且製成測繪圖上奏元世祖。次年,伯顏曾經上奏皇上説:“江南城郭郊野,市井相屬,川渠交通,凡物皆以舟載,比之車乘任重而力省。今南北統一,宜穿鑿河渠,令四海之水相通。遠方朝貢京師者,皆由此致達,誠國家永久之利。”
《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張秋篇鑒賞
在經過精密測算和努力等備後,正月至同年六月修挖了會通河,接濟州河北端的須城,北到聊城再西北到臨清,與禦河接通,全長250余裏,也同時修建了不少水閘。這樣,由北向南自臨清第一道閘到濟州最末一道閘,在大運河上共有31道閘,故而這段大運河又稱作“閘河”。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張秋篇鑒賞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作者簡介: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因其曾對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自1997年始,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泱泱大國的厚重文化,在國家相關領導支援下,激發了董事長谷建華先生對歷史文化挖掘和保護的責任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主要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歷史橫切面的真實的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