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搶抓文旅融合熱潮下的運河城鎮發展機遇

發佈時間: 2019-11-25 09:50:49 | 來源: 新華日報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世界上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這條以人工之力開鑿的水系,貫通南北,溝通起了華夏大地上的龐大水網,打破了地域的界線,成為中國南北經濟與文化的命脈。兩千五百年光陰流逝,“沉睡”已久的大運河以“文化名片”的面貌新生,在大運河的大發展之際,沿線的文旅、歷史被再次“煥活”。

在當前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國的文旅産業鏈還在成長,文旅産業還沒有像工業那樣形成成熟體系,各細分跑道上的優秀企業不多,所以我們談資源多,談産品少。在以往文旅開發項目中,開發運營者常因內容挖掘太淺、形態確定太早、運營介入太晚、消費分析太少、政府企業太遠等因素而“入坑”。如何促進大運河文化旅遊産業相關領域的交流和跨界合作?這對運河城鎮文旅産業的開發運營來説,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在運河城鎮文旅産業開發運營上,要以項目帶動文旅産業發展。要深潛大運河中心,比如以“賽艇項目+運動社交+教育培訓+國際交流”等具體項目為抓手,積極謀劃包裝一批項目,從而實現文旅項目開發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兩全其美”。同時,運河城鎮要以基金為抓手,融合運河沿岸城鎮與項目方、投資方、建設方和運營方等各方特色優勢資源,以金融之力激活文化之源,引領文旅産業創新發展,實現資源共用、平等合作、互利共贏,共同探索大運河文旅産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途徑。

在運河城鎮的開發運營上,要聚力關鍵點。首先在策劃運營上,要把握小鎮文旅這一重點,不只是新建,更在於提升。其次,在內容生産上,要建立“文旅體學商”新業態,如用科技、融合、時尚觸發生活新業態。再次,在水上旅遊的運營上,可以開發運河遊船、水上特色産品、深潛賽艇等新的旅遊産品,真正活化運河城鎮的新形態,實現運河文化的精彩延續。

推薦閱讀
通州榆林莊村年年辦“筆會” 書寫運河文化 “從往屆筆會的效果看,這樣的活動對於村民素養的提高、村莊環境的改善都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運河第一莊’,擴大了榆林莊村的影響力。受訪者供圖如今,走進榆林莊村依然能夠感受到濃濃的運河文化。日前,榆林莊村筆墨飄香,村裏一年至少舉辦兩場的筆會再次拉開帷幕,20余位書畫家、攝影愛好者和村裏的書畫愛好者一起,通過書法、繪畫及攝影作品交法等方式,傳承運河文化。
搶抓文旅融合熱潮下的運河城鎮發展機遇 同時,運河城鎮要以基金為抓手,融合運河沿岸城鎮與項目方、投資方、建設方和運營方等各方特色優勢資源,以金融之力激活文化之源,引領文旅産業創新發展,實現資源共用、平等合作、互利共贏,共同探索大運河文旅産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途徑。在運河城鎮文旅産業開發運營上,要以項目帶動文旅産業發展。再次,在水上旅遊的運營上,可以開發運河遊船、水上特色産品、深潛賽艇等新的旅遊産品,真正活化運河城鎮的新形態,實現運河文化的精彩延續。
當越劇嘉年華遇上千年大運河 據介紹,自啟動參賽選手徵集以來,組委會共收到來自10多個國家、國內10多個省區市共20多個越迷團體和近100份個人摺子戲的參賽郵件。大運河(浙江段)沿線劇院聯盟主席裘建平介紹,嘉年華組委會安排了一週時間,邀請來賓參觀考察大運河(浙江段)沿線6個城市的運河文化景點,感受大運河江南人家的民俗風情和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基於前3屆嘉年華的良好體驗,本屆嘉年華得到了更多戲迷的關注。
江蘇文投集團亮相長三角文博會 三大重點項目助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大運河主題影視劇《北上》簽約、“紫金文創”定制發佈、江蘇大劇院合作簽約……對於江蘇文投集團帶來的三項主題發佈會,江蘇文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徐寧用“融合”、“多元”、“共用”三個詞概括。據悉,“紫金文創”背靠“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的大樹,通過大賽6年積累下來的海量設計師與作品,遍佈長三角地區、大粵灣地區發達而豐富的文創生産企業,為企事業單位、機構與個人搭建個性定制、文化賦能的文創定制平臺。活動現場(江蘇大劇院供圖)大運河主題影視劇《北上》簽約打造大運河江蘇段金名片據徐寧介紹,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就是推出攝製影視劇《北上》項目,他將該項目概括為“融合”:運河風情和人文影視的融合,著力反映人文歷史、古今交融的運河故事。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